一种保健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1137发布日期:2019-01-05 00:2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健花洒。



背景技术:

花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卫浴器具,传统的花洒只有单纯的喷洒功能,没有保健或者添加香气的功能。为了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52013874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健花洒,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喷淋头,喷淋头内设有保健盒,保健盒内设有保健颗粒,在沐浴时,水流可流经保健盒内的保健颗粒,保健盒内的保健颗粒可溶于水中并随水流洒出,有利于健康,但是水流是以平流方式经过保健盒,水流与保健盒内的保健颗粒不能够充分接触反应,保健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水流能够与保健颗粒充分接触反应,提升保健效应的保健花洒。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保健花洒,包括通水把,所述通水把包括进水连接端和出水连接端,所述出水连接端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嵌设有保健盒,所述保健盒包括流水腔体,所述流水腔体的腔口上设有进水滤网,所述流水腔体的腔底上凸设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上开设有填充保健颗粒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贯穿流水腔体的腔底,所述填充腔的腔口上设有出水滤网,所述分流柱上设有分流组槽,各分流组槽沿分流柱的轴向依次排布分布,所述分流组槽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位置上的分流槽构成,各分流槽以填充腔为中轴呈轴对称分布,分流槽连通所述流水腔体和填充腔;还包括固定外环,所述固定外环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通水把的容纳槽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外环通过内螺纹、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固定于容纳槽的槽口上,同时将保健盒固定于通水把的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流槽相对于所述填充腔呈倾斜夹角分布;倾斜设置的分流槽能够提升分流后水流的流速、水压,提升水流冲入填充腔内的冲击力,提升水流和保健颗粒的相互碰撞作用,提升保健效益。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充腔内位于相邻的分流组槽之间设有通水网;各通水网使得填充腔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填充腔格,独立的填充腔格使得保健颗粒具有独立的活动空间,避免大量保健颗粒的堆积造成的水流、颗粒碰撞几率下降的现象。

进一步的是,所述容纳槽的圆周内壁上等间距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轴向凸条,各轴向凸条相互间形成夹持保健盒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能够提升保健盒在容纳槽内的固定作用,避免保健盒在容纳槽内松动的现象,提升通水流畅性。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保健花洒,水流流经保健盒时,通过进水滤网进入流水腔体,再经过分流柱进行分流,水流呈多个方向分流进入填充有保健颗粒的填充腔内,其中,经过位于同一圆周位置上的分流槽,水流呈对撞形式冲入填充腔,提升了水流与保健颗粒的碰撞效果,提升保健效益,同时,水流对撞效果使得保健颗粒受到多方向碰撞,带动保健颗粒产生移动,提升水流和保健颗粒的碰撞几率,使得水流和保健颗粒之间接触反应充分,提升了保健效果;因此,所述保健花洒结构简单,水流能够与保健颗粒充分接触反应,保健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健盒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保健花洒,包括通水把1,所述通水把1包括进水连接端和出水连接端,所述出水连接端上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嵌设有保健盒2,所述保健盒2包括流水腔体21,所述流水腔体21的腔口上设有进水滤网22,所述流水腔体21的腔底上凸设有分流柱23,所述分流柱23上开设有填充保健颗粒的填充腔24,所述填充腔24贯穿流水腔体的腔底,所述填充腔24的腔口上设有出水滤网25,所述分流柱23上设有分流组槽,各分流组槽沿分流柱的轴向依次排布分布,所述分流组槽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位置上的分流槽26构成,各分流槽26以填充腔为中轴呈轴对称分布,分流槽26连通所述流水腔体21和填充腔24,分流槽26相对于所述填充腔呈倾斜夹角分布;所述填充腔24内位于相邻的分流组槽之间还设有通水网27;还包括固定外环3,所述固定外环3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内螺纹31,所述通水把1的容纳槽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2,所述固定外环3通过内螺纹31、外螺纹12的螺纹连接固定于容纳槽11的槽口上,同时将保健盒2固定于通水把的容纳槽11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容纳槽11的圆周内壁上等间距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轴向凸条(图中未示出),各轴向凸条相互间形成夹持保健盒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能够提升保健盒在容纳槽内的固定作用,避免保健盒在容纳槽内松动的现象,提升通水流畅性。

综上所述设计的保健花洒,结构简单,水流能够与保健颗粒充分接触反应,保健实用性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