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浮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402发布日期:2018-09-28 18:4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设备,具体地指一种防浮提取罐。



背景技术:

制药过程中常需要对一些密度低于水的药材的原材料(如植物叶片)进行提取操作以获得其中的有效药物成分。而由于药材的密度低于水,导致药材保持漂浮在液面上方,导致提取效果不理想,无法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入到液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防止原材料漂浮而难以提取有效成分的防浮提取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浮提取罐,包括提取罐本体;所述提取罐本体为仅上端敞开的容器;所述提取罐本体上端通过提取罐盖密封;

所述提取罐盖下端面连接有升降柱的固定端,所述升降柱的活动端连接有插入到所述提取罐本体内腔的防浮板;

所述防浮板下端面还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桨叶。

进一步地,所述防浮板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浮板边缘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辅助辊组件;所述辅助辊组件包括所述防浮板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与所述提取罐本体的内侧壁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罐本体内侧壁上还连接有与所述辅助辊组件数量一致的辅助轨;所述辅助轨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上端敞口大于下端敞口或所述通孔的为所述通孔的上端敞口与下端敞口之间的连通管道为弯曲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浮提取罐,通过升降柱的活动端连接用于防止药材漂浮的防浮板,这样使得药材浸入到液面下。防浮板下端连接有搅拌装置以加快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快分离。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辅助轨和辅助辊,使得整个防浮板在提取罐本体内的升降过程更加平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柱、防浮板以及搅拌桨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浮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浮板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提取罐本体1;防浮板2;升降柱3;辅助轨4;搅拌桨叶5;辅助辊组件6;凹槽61;转轴62;辅助辊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浮提取罐,包括提取罐本体1;提取罐本体1为仅上端敞开的容器;提取罐本体1上端通过提取罐盖密封;

提取罐盖下端面连接有升降柱3的固定端,升降柱3的活动端连接有插入到提取罐本体1内腔的防浮板2;

防浮板2的形状、大小与提取罐本体1横截面相适应,使得防浮板2可在提取罐本体1内上下运动。优选地,提取罐本体1可制作为圆柱形,而防浮板2可相应地制成直径略小于提取罐本体1直径的圆盘形。

与这样通过升降柱3的伸缩活动可以设置控制防浮板2在提取罐本体1内上下运动过程。

优选地,防浮板2上可以设置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以感应提取罐本体1的液面高度,以控制防浮板2按比例下降到一定的高度。

如图2所示,防浮板2下端面还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桨叶5。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加速药材中幼小成分的提取。

如图3所示,防浮板2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通孔。通过设置通孔使得下方的药液可以通过通孔刘向防浮板2的上方,防止药液只能在防浮板2的下方而对防浮版2的下降产生较大的阻力。

如图4所示,防浮板2边缘对称设置有2个辅助辊组件6;辅助辊组件6包括由防浮板2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61;凹槽61内通过转轴62转动连接有辅助辊63;辅助辊63与提取罐本体1的内侧壁滚动配合。

提取罐本体1内侧壁对称位置上还连接有2个辅助轨4;辅助轨4的位置与辅助辊组件6的位置相对应。辅助轨4与辅助辊63的两侧卡接配合。辅助轨4的横截面为与凹槽61中空隙部位对应的设置的U型结构。这样辅助辊63与U型的辅助轨4内的提取罐本体1的内壁滚动配合,保证了防浮板2上升、下降过程的稳定性、平顺性。避免了防浮板2一侧上升或下降速度大于另一侧而发生磕碰、损坏的情形。

优选地,通过设置升降柱3活动端的下止点位置,使得防浮板2的能下降的最低位置依然在提取罐本体1的底面上方一定的距离,避免了防浮板2与提取罐本体1的底部发送磕碰而损坏。

优选地,通孔的上端敞口尺寸大于下端敞口尺寸。这样通孔的下端敞口较小,防止药材碎片轻易进入防浮板2的上方。而较大的上端敞口,方便操作人员对通孔进行清洗。

如图5所示,优选地,通孔的为上端敞口与下端敞口之间的连通管道为弯曲管道的弯曲通孔。这样药液可以通过通孔,而药液中漂浮的药材颗粒无法轻易地通过弯曲通孔进入防浮板2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