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93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花洒。



背景技术:

花洒是浴室中常见的用品,手持花洒以其方便移动改变冲洗目标更是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花洒,在长时间使用后,出水孔容易被污物堵塞,现有的清洁方法,往往是将出水面板拆下进行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洁出水孔的手持花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持花洒,包括花洒座、出水面板、除垢件、切换组件和分水组件;

所述出水面板分为第一出水区域和第二出水区域,所述第一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

所述分水组件包括分水件和导水件,所述分水件与花洒座围成进水腔室,所述分水件内设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分别设于进水腔室内,所述导水件内设有第一导水通道与第二导水通道,所述第一导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区域;

所述除垢件套设于第二导水通道上,所述除垢件与导水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除垢件沿第二导水通道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除垢件靠近出水面板的一侧设有中空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导水通道对应设置,所述出水面板的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套设于第二凸起部上,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围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导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一腔室,可移动设置的除垢件用于开启或封闭第一腔室与第二出水区域的连通,所述除垢件靠近出水面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的导柱,至少两个的所述导柱与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柱随可移动的除垢件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出水孔的方向移动;

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封闭第一进水通道的入口或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水通道、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数目分别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水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出水区域设于出水面板的中心,所述第二出水区域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二出水区域设于第一出水区域的外侧且与第一出水区域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板、按钮和按压杆;

所述分水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分别设于第一凹槽的底部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十字形;

所述切换板设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切换板上设有切换口,所述切换板的底部的中心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端面由端面的中心朝端面的边缘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侧壁上设有两根的肋条,所述肋条沿第三凸起部的轴向方向延伸,两根的所述肋条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设于通孔内,两根的所述肋条靠近第三凸起部的顶部的端面分别沿第三凸起部的圆周方向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按压杆的一端与按钮相连,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四个的“V”形第四凸起部,四个的“V”形的所述第四凸起部围绕按压杆的中心轴线均分分布,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贯穿导水件且设于通孔内,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三凸起部上,所述按压杆在通孔内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按压杆与切换板组成圆珠笔按压机构,可移动设置的所述按压杆控制切换板上的切换口与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连通;

所述按钮和导水件之间、所述切换板和花洒座之间分别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杆与导水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导杆;

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中心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导杆的一端与花洒座相连,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切换板并延伸至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水流进入进水腔室后,通过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从而选择水流流经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二进水通道的时候,水流依次经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导水通道流至第一出水区域,从而从第一出水孔中喷出。由于除垢件与导水件之间设有弹簧,此时除垢件的导柱插入第二出水孔中;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时,水流经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导水通道流入第一腔室,在水压的作用下,除垢件朝靠近导水件,也就是远离出水面板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离,此时,除垢件上的导柱也随之离开第二出水孔,直到再一次关闭进水开关或将水流切换至第一进水通道,除垢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朝出水面板移动,导柱再次插入第二出水孔内,第二进水通道每次通断水流,导柱就完成一次往复运动,从而除去第二出水孔内的污垢,防止第二出水孔堵塞。上述手持花洒,每次除垢,不需要特别将出水面板拆下,清洁方便,同时,在正常切换水路时就能在日常使用中在不经意间完成清洁,不需要使用人员进行定期作业,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除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第一出水孔出水状态下的正面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第一出水孔出水状态下的侧面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第二出水孔出水状态下的正面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花洒的第二出水孔出水状态下的侧面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花洒座;

2、出水面板;21、第一出水孔;22、第二出水孔;23、第二凸起部;

3、除垢件;31、导柱;32、第一凸起部;33、第一腔室;

4、分水组件;41、分水件;411、第一进水通道;412、第二进水通道;

413、第一凹槽;414、通孔;42、导水件;421、第一导水通道;422、第二导水通道;

5、切换组件;51、切换板;511、切换口;52、按钮;53、按压杆;

531、第四凸起部;532、第二凹槽;54、导杆;

6、弹簧;

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除垢件上的导柱常时插入第二出水孔中,通过通断进水通道的水流让导柱在第二出水孔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对第二出水孔进行清洁。

请参照图1-8,一种手持花洒,包括花洒座1、出水面板2、除垢件3、分水组件4和切换组件5;

所述出水面板2分为第一出水区域和第二出水区域,所述第一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出水孔21,所述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22;

所述分水组件4包括分水件41和导水件42,所述分水件41与花洒座1围成进水腔室,所述分水件41内设有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二进水通道412,所第一进水通道411与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分别设于进水腔室内,所述导水件42内设有第一导水通道421与第二导水通道422,所述第一导水通道421连通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一出水区域;

所述除垢件3套设于第二导水通道422上,所述除垢件3与导水件42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除垢件3沿第二导水通道422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除垢件3靠近出水面板2的一侧设有中空的第一凸起部32,所述第一凸起部32与第一导水通道421对应设置,所述出水面板2的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3,所述第一凸起部32套设于第二凸起部23上,所述第一凸起部32与第二凸起部23围成第一腔室43,所述第二导水通道422连通第一进水通道411与第一腔室43,可移动设置的除垢件3用于开启或封闭第一腔室43与第二出水区域的连通,所述除垢件3靠近出水面板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的导柱31,至少两个的所述导柱31与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2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柱31随可移动的除垢件3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出水孔22的方向移动;

所述切换组件5用于封闭第一进水通道411的入口或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水流进入进水腔室后,通过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从而选择水流流经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二进水通道的时候,水流依次经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导水通道流至第一出水区域,从而从第一出水孔中喷出。由于除垢件与导水件之间设有弹簧,此时除垢件的导柱插入第二出水孔中;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时,水流经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导水通道流入第一腔室,在水压的作用下,除垢件朝靠近导水件,也就是远离出水面板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离,此时,除垢件上的导柱也随之离开第二出水孔,直到再一次关闭进水开关或将水流切换至第一进水通道,除垢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朝出水面板移动,导柱再次插入第二出水孔内,第二进水通道每次通断水流,导柱就完成一次往复运动,从而除去第二出水孔内的污垢,防止第二出水孔堵塞。上述手持花洒,每次除垢,不需要特别将出水面板拆下,清洁方便,同时,在正常切换水路时就能在日常使用中在不经意间完成清洁,不需要使用人员进行定期作业,更人性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水通道422、第一凸起部32和第二凸起部23的数目分别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水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出水区域设于出水面板2的中心,所述第二出水区域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二出水区域设于第一出水区域的外侧且与第一出水区域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5包括切换板51、按钮52和按压杆53;

所述分水件4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413,所述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分别设于第一凹槽413的底部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413的中心设有通孔414,所述通孔414的形状为十字形;

所述切换板51设于第一凹槽413内,所述切换板51上设有切换口511,所述切换板51的底部的中心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端面由端面的中心朝端面的边缘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侧壁上设有两根的肋条,所述肋条沿第三凸起部的轴向方向延伸,两根的所述肋条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设于通孔414内,两根的所述肋条靠近第三凸起部的顶部的端面分别沿第三凸起部的圆周方向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按压杆53的一端与按钮52相连,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四个的“V”形第四凸起部531,四个的“V”形的所述第四凸起部531围绕按压杆53的中心轴线均分分布,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贯穿导水件42且设于通孔414内,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三凸起部上,所述按压杆53在通孔414内沿通孔414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按压杆53与切换板51组成圆珠笔按压机构,可移动设置的所述按压杆53控制切换板51上的切换口511与第一进水通道411或第二进水通道412连通;

所述按钮52和导水件42之间、所述切换板51和花洒座1之间分别设有弹簧6。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切换板51转动原理与自动圆珠笔的原理相同,当按下按钮52,按压杆53推动切换板51转动,随切换板51转动的切换口511连通第一进水通道411的入口或连通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杆53与导水件42之间设有密封圈7。

由上述描述可知,密封圈7保证按压杆53在上下活动中,进水腔室内的水不会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5还包括导杆54;

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中心设有第二凹槽532,所述导杆54的一端与花洒座1相连,所述导杆54的另一端穿过切换板51并延伸至第二凹槽532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杆54保证按压杆53在上下运动中位置不发生偏移。

请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手持花洒,包括花洒座1、出水面板2、除垢件3、分水组件4和切换组件5;

所述出水面板2分为第一出水区域和第二出水区域,所述第一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出水孔21,所述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22;

所述分水组件4包括分水件41和导水件42,所述分水件41与花洒座1围成进水腔室,所述分水件41内设有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二进水通道412,所第一进水通道411与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分别设于进水腔室内,所述导水件42内设有第一导水通道421与第二导水通道422,所述第一导水通道421连通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一出水区域;

所述除垢件3套设于第二导水通道422上,所述除垢件3与导水件42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除垢件3沿第二导水通道422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除垢件3靠近出水面板2的一侧设有中空的第一凸起部32,所述第一凸起部32与第一导水通道421对应设置,所述出水面板2的第二出水区域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3,所述第一凸起部32套设于第二凸起部23上,所述第一凸起部32与第二凸起部23围成第一腔室43,所述第二导水通道422连通第一进水通道411与第一腔室43,可移动设置的除垢件3用于开启或封闭第一腔室43与第二出水区域的连通,所述除垢件3靠近出水面板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的导柱31,至少两个的所述导柱31与至少两个的第二出水孔2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柱31随可移动的除垢件3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出水孔22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导水通道422、第一凸起部32和第二凸起部23的数目分别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水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出水区域设于出水面板2的中心,所述第二出水区域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二出水区域设于第一出水区域的外侧且与第一出水区域同轴设置。

所述切换组件5包括切换板51、按钮52、按压杆53和导杆54;

所述分水件4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413,所述第一进水通道411和第二进水通道412的入口分别设于第一凹槽413的底部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413的中心设有通孔414,所述通孔414的形状为十字形;

所述切换板51设于第一凹槽413内,所述切换板51上设有切换口511,所述切换板51的底部的中心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端面由端面的中心朝端面的边缘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侧壁上设有两根的肋条,所述肋条沿第三凸起部的轴向方向延伸,两根的所述肋条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设于通孔414内,两根的所述肋条靠近第三凸起部的顶部的端面分别沿第三凸起部的圆周方向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按压杆53的一端与按钮52相连,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四个的“V”形第四凸起部531,四个的“V”形的所述第四凸起部531围绕按压杆53的中心轴线均分分布,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贯穿导水件42且设于通孔414内,所述按压杆53与导水件42之间设有密封圈7,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三凸起部上,所述按压杆53的另一端的端面的中心设有第二凹槽532,所述导杆54的一端与花洒座1相连,所述导杆54的另一端穿过切换板51并延伸至第二凹槽532内,所述按压杆53在通孔414内沿通孔414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按压杆53与切换板51组成圆珠笔按压机构,可移动设置的所述按压杆53控制切换板51上的切换口511与第一进水通道411或第二进水通道412连通;

所述按钮52和导水件42之间、所述切换板51和花洒座1之间分别设有弹簧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清洁出水孔的手持花洒。水流进入进水腔室后,通过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从而选择水流流经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二进水通道的时候,水流依次经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导水通道流至第一出水区域,从而从第一出水孔中喷出。由于除垢件与导水件之间设有弹簧,此时除垢件的导柱插入第二出水孔中;当切换组件封闭第一进水通道时,水流经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导水通道流入第一腔室,在水压的作用下,除垢件朝靠近导水件,也就是远离出水面板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离,此时,除垢件上的导柱也随之离开第二出水孔,直到再一次关闭进水开关或将水流切换至第一进水通道,除垢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朝出水面板移动,导柱再次插入第二出水孔内,第二进水通道每次通断水流,导柱就完成一次往复运动,从而除去第二出水孔内的污垢,防止第二出水孔堵塞。上述手持花洒,每次除垢,不需要特别将出水面板拆下,清洁方便,同时,在正常切换水路时就能在日常使用中在不经意间完成清洁,不需要使用人员进行定期作业,更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