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182发布日期:2018-12-05 19:2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剂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



背景技术:

在涂布、合成革、印染等行业,生产线上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废气(VOC),挥发性有机废气中有机溶剂若不加以回收,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甲苯、丙酮等溶剂的回收一般是通过活性炭吸附、活性炭脱附的方式对甲苯、丙酮等进行回收。

公告号为CN103432862B、发明名称为“回收装置及利用回收装置回收丙酮废气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回收装置及利用回收装置回收丙酮废气的方法,该回收装置的脱附单元包括布气板、进气管、膜片阀、流量计,布气板设置在活性炭槽内的上部,布气板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脱附蒸汽通过布气板上的蒸汽孔进入活性炭槽,对吸附在活性炭上的丙酮进行脱附。现有技术中,为使脱附蒸汽扩散到活性炭上,通常情况下布气板上的蒸汽孔的开口是直接朝向活性炭的,这样从蒸汽孔排出的脱附蒸汽就会吹走或吹散活性炭,影响活性炭的铺放位置,进而影响活性炭的吸附、脱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该吸附罐能够确保脱附气从排出孔排出时不会吹走或吹散吸附层,使吸附层保持原有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包括吸附层、脱附气排出管和用于通入脱附气的脱附气接入管,所述吸附层和脱附气排出管位于所述吸附罐内,所述脱附气接入管连通所述脱附气排出管,所述脱附气排出管上设有多个排出孔,所述排出孔的开口非朝向所述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罐包括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所述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通过连通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平行设置,所述脱附气接入管通过所述连通管道连通所述脱附气排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位于所述吸附层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脱附气排出管上的多个排出孔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组排出孔,每组排出孔包括第一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开口朝向所述吸附罐的内顶壁,在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第一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排出孔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出孔在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和所述第二排出孔在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三排出孔在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和所述第二排出孔在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罐还包括消防水接入管,所述消防水接入管连通所述脱附气接入管以通过所述脱附气排出管将消防水排出至所述吸附罐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罐的内底壁还设有用于排出消防水的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罐上设有泄压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脱附气排出管上设有多个排出孔,排出孔的开口非朝向吸附层,脱附气从排出孔排出后朝吸附罐的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等方向扩散,受到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的阻力后,脱附气的流速下降并朝向吸附层扩散,最后均匀且缓和地扩散到吸附层上,既保证了脱附气扩散到吸附层上的均匀性又避免了脱附气直接吹向吸附层而吹走或吹散吸附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脱附气排出管和连通管道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在脱附气排出管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的示意图。

图中:

10、吸附罐;11、泄压阀;12、排气阀;16、阀门;20、吸附层;30、脱附气排出管;40、脱附气接入管;50、连通管道;60、消防水接入管;31、排出孔;311、第一排出孔;312、第二排出孔;313、第三排出孔;321、第一夹角;331、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10,吸附罐10包括吸附层20、脱附气排出管30和用于通入脱附气的脱附气接入管40,吸附层20和脱附气排出管30位于吸附罐10内,脱附气接入管40连通脱附气排出管30,脱附气排出管30上设有多个排出孔31,排出孔31的开口非朝向吸附层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10,脱附气排出管30上设有多个排出孔31,排出孔31的开口非朝向吸附层20,脱附气从排出孔31排出后朝吸附罐10的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等方向扩散,受到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的阻力后,脱附气的流速下降并朝向吸附层20扩散,最后均匀且缓和地扩散到吸附层20上,既保证了脱附气扩散到吸附层20上的均匀性又避免了脱附气直接吹向吸附层20而吹走或吹散吸附层20的问题。吸附层20可以是活性炭吸附层,现有的吸附罐10内的活性炭吸附层一旦被吹散,需要人工进入对活性炭吸附层重新进行铺设,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影响生产的连线进行。本实施例的吸附罐10通过对脱附气排出管30的结构进行改进,对于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和降低工作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罐10包括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通过连通管道50连接,连通管道50靠近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的居中位置,脱附气由连通管道50进入脱附气排出管30后向脱附气排出管30的两边均匀扩散,具体地,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位于吸附层20上方,吸附罐10只有一个脱附气排出管30时,脱附气会相对集中在吸附层20的部分区域,而吸附层20的其他位置的脱附气的密度可能相对较小,造成吸附层20上的脱附气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吸附层20的吸附、脱附效率,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排出的脱附气会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吸附层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平行设置,脱附气接入管40通过连通管道50连通脱附气排出管30,保证脱附气在每个脱附气排出管30中等量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行设置有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如图2所示,吸附层20为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可用于吸附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但不限定于此,活性炭吸附层包括活性炭,脱附气可以为蒸汽但不限定于此,蒸汽可以用于对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甲苯、丙酮进行脱附。以含有甲苯的有机废气的回收过程为例,当含有甲苯的废气进入吸附罐10后,甲苯被活性炭吸附层吸附并逐渐积累,直到活性炭吸附相对饱和,不能使废气中的甲苯达到排放标准时停止吸附,进入脱附阶段。蒸汽由脱附气接入管40通过连通管道50均匀进入到平行设置的两个脱附气排出管30,再由排出孔31排出,均匀扩散在活性炭吸附层上,将吸附于活性炭的甲苯解析出来并混合于蒸汽中,含有甲苯和蒸汽的混合物排出吸附罐10,完成脱附工作,接着进行下一操作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吸附罐10除用于回收处理含有甲苯、丙酮的废气外,还可以用于回收处理含有其他有机溶剂的废气,吸附层20和脱附气依据待回收处理的有机溶剂的不同进行调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脱附气排出管30上的多个排出孔31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组排出孔31,每组排出孔31包括第一排出孔311、第二排出孔312和第三排出孔313,第二排出孔312的开口朝向吸附罐10的内顶壁,在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上,第一排出孔311和第三排出孔313分别位于第二排出孔312的两侧。第二排出孔312排出的脱附气向吸附罐10的内顶壁扩散,第一排出孔311和第三排出孔313排出的脱附气向吸附罐10的内顶壁和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扩散,脱附气受吸附罐10的内壁阻挡后沿吸附罐10的内壁向下流动和朝向吸附层20扩散,使脱附气较分散的从脱附气排出管30中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一排出孔311在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和第二排出孔312在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夹角321,第三排出孔313在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和第二排出孔312在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脱附气排出管30的径向截面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二夹角331,第一夹角321和第二夹角331相同,以此保证吸附罐10内排出脱附气的均匀性。

优选地,第一夹角321和第二夹角331均为60度。脱附气由第二排出孔312排出后直接朝吸附罐10的内顶壁扩散,脱附气由第一排出孔311和第三排出孔313排出后直接朝吸附罐10的内顶壁和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扩散,脱附气受到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的阻力后沿吸附罐10的内壁向下流动和朝向吸附层20扩散,并均匀且缓和地扩散到吸附层20上,既保证了脱附气扩散到吸附层20上的均匀性又避免了脱附气直接吹向吸附层20而吹走或吹散吸附层20的问题,不会影响吸附层20的铺放位置,进而不会影响吸附层20的吸附、脱附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吸附罐10还包括消防水接入管60,消防水接入管60连通脱附气接入管40以通过脱附气排出管30将消防水排出至吸附罐10内,也就是说,脱附气排出管30既可以用于排出脱附气又可以排出消防水,与脱附气的排出原理基本相同,消防水由消防水接入管60进入连通管道50,接着进入脱附气排出管30并由中间向两边扩散,需要喷洒消防水时,消防水从排出孔31排出后朝吸附罐10的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等方向扩喷洒,受到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的阻力后,消防水的流速下降,沿吸附罐10的内壁向下流动和朝向吸附层20流动,并均匀且缓和地洒到吸附层20上,而现有的消防水喷洒操作是消防水由消防水接入管60直接喷洒到吸附层20上,不能保证消防水喷洒到吸附层20上的均匀性,而且喷洒的消防水流速大,容易冲散吸附层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罐10的内底壁还设有用于排出消防水的阀门16,当吸附罐10内的温度点超过设定警戒值时,活性炭可能会出现火苗,这时,关闭阀门16,喷洒消防水,消防水通过排出孔31均匀且缓和地洒到活性炭上并且没过活性炭,关闭阀门16的原因在于让消防水完全淹没活性炭,杜绝火苗没有被完全灭掉。现有技术仅仅是喷洒消防水,并没有相当于本实施例中阀门16的设置,可能存在火苗未完全灭掉的危险和隐患。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罐10上设有泄压装置,保证吸附罐10进行泄压操作时的安全。泄压操作是脱附工作结束后的一个动作,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阀11和排气阀12,当脱附工作结束时,罐内温度高、压力大,温度为130℃左右、压力为0.08MPa左右,如果在此状态下打开排气阀12,由于吸附罐10内压力大会引起排气口突然的气爆。为防止这个现象发生,需要利用小口径排压之后才能打开排气阀12。因此,在脱附结束5min左右打开泄压阀11排压,待吸附罐10自然降温至110℃以下,压力小于0.02MPa,才能打开排气阀12进行下一步操作,完成泄压操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机溶剂吸脱附回收的吸附罐10,脱附气排出管30上设有多个排出孔31,排出孔31的开口非朝向吸附层20,脱附气从排出孔31排出后朝吸附罐10的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扩散,受到内顶壁、靠近内顶壁的内侧壁的阻力后,脱附气的流速下降并朝向吸附层20扩散,最后均匀且缓和地扩散到吸附层20上,既保证了脱附气扩散到吸附层20上的均匀性又避免了脱附气直接吹向吸附层20而吹走或吹散吸附层20的问题;脱附气排出管30既可以排出脱附气又可以排出消防水,消防水通过脱附气排出管30的排出孔31均匀且缓和地非直接洒到吸附层20上并且没过吸附层20,;设有用于排出消防水的阀门16,当喷洒消防水时,关闭阀门16,能使消防水完全淹没吸附层20,避免吸附层20火苗清除不彻底的危险。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