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8965发布日期:2019-03-27 11:4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机出胶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



背景技术:

热熔胶可以作为粘着剂及填充剂使用,其在常温下呈块状、颗粒或条状的透明或半透明状产品,并具有耐水性佳和粘着力强等特点,从而广泛运用与各种涂布工艺生产、金属和纺织品粘结;一般热熔胶须经过热熔胶机加热转化成液态后方能使用,现有的热熔胶机主要包括电机、齿轮泵、胶桶、设于胶桶底部的胶路板和设于胶路板出胶口的喷头或保温胶管,齿轮泵的输入口与胶桶连通,输出口与胶路板的进胶口连通,胶路板中形成有胶路通道、与胶桶连通的泄压通道和胶路通道上埋设的滤网件及回流阀件;其一般工作流程是齿轮泵输入口吸入胶桶中的胶液,并通过输出口将胶液压入胶路板中,胶液经滤网件过滤后进入保温胶管或喷头组件喷出;超压的热溶胶经回流件回到齿轮泵输入口。

目前热熔胶机的齿轮泵及胶路板普遍使用的是电机带动一进一出齿轮泵旋转挤出热熔胶至一进多出胶路板再用胶路板上的回流阀来控制出胶量及稳定性;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种胶路板在齿轮泵平稳输出的情况下,胶路板多个出胶口不能分时开启,会出现出胶口的出胶量不稳定,这是因为针对胶路板和齿轮泵来说,只有一个输入口输入,一个输出口输出,一个回流阀来控制出胶量及稳定性,当多组出口分时开启的话就会造成另几组出胶口胶路通道上的压力波动而影响出胶。

故此,很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胶路板进行结构设计,实现在分时开启出胶口时而不影响其他出胶口的出胶量及稳定性,以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有效地避免胶路板分时开启出胶口时而不影响其他出胶口的出胶量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具有一板本体;所述板本体内挖设有两组相互独立且每组通道内各流道贯通设置的胶路通道,两组所述胶路通道按照热熔胶液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入料流道、过滤流道、两出胶口流道、回流阀流道和泄压回流流道,所述入料流道、所述过滤流道、两所述出胶口流道、所述回流阀流道和所述泄压回流流道的一端口分别与所述板本体外表面连通,便于对所述入料流道、所述过滤流道、两所述出胶口流道、所述回流阀流道和所述泄压回流流道的加工;

所述板本体还挖设有胶箱进料流道和与其连通的齿轮泵进料流道,所述泄压回流通道与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连通,使得热熔胶液体先经过所述板本体后进入齿轮泵,便于齿轮泵的安装固定,提高热熔胶机的稳定性;热熔胶液体经两所述入料通道分别进入两组所述胶路通道,经所述过滤流道的过滤后通过两所述出胶流道喷出,超量的热溶胶液体通过所述回流阀流道后再经所述泄压回流流道返回至所述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从而控制所述胶路通道内部的压力及出胶量,实现了所述胶路通道的出胶稳定性和每组所述胶路通道的出胶独立性。

较佳地,两所述入料流道挖设的角度以一仰角的角度设置,可以起到有效的使得所述板本体的体积达到一个较小的效果。

较佳地,两所述出胶口流道对称设置于所述过滤流道的两侧且分别与其相连通,流道的对称设置起到出胶稳压及出胶量相同的效果。

较佳地,所述过滤流道分别与两所述出胶口流道和所述回流阀流道连通,所述回流阀流道和其中之一所述出胶口流道同轴设置,流道的同轴设置避免所述胶路通道内部压力的波动过大。

较佳地,所述过滤流道埋设有滤网组件,目的是净化从所述板本体输出的热熔胶液体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较佳地,所述回流阀流道埋设有回流阀组件,用来保护齿轮泵防止在过压状态下运行及稳定输出压力流量。

较佳地,所述胶箱进料流道设有过滤网,使得从胶箱输入到齿轮泵中的热溶胶液体进一步达到进化效果,防止出现因杂质而出现堵塞和损坏齿轮泵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胶箱进料流道的一端口分别与外置的胶箱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的一端口与外置的齿轮泵或保温胶管相连通。

较佳地,两所述出胶口流道的一端口与外置的喷头组件或保温胶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板本体内部挖设有两组相互独立的胶路通道,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齿轮泵平稳输出的情况下,胶路板多组出胶口分时开启,各组出胶口不会相互干扰而避免影响出胶的稳定性,使得可以达到两台热溶胶机设备的稳定出胶效果,减少了使用成本;另外对所述胶路通道埋设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回流阀组件,净化了所述板本体输出的热熔胶液体和使得输出的热溶胶液体达到出胶稳压及出胶量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C-C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D-D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E-E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F-F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局部区域G-G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板本体、110—胶路通道、111—入料流道、112—过滤流道、113—出胶口流道、114—回流阀流道、115—泄压回流流道、116—滤网组件、117—回流阀组件、120—胶箱进料流道、121—过滤网、130—齿轮泵进料流道、14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两进两过滤四出两回流式胶路板,具有一板本体100;所述板本体100内挖设有两组相互独立且每组通道内各流道贯通设置的胶路通道110,两组所述胶路通道110按照热熔胶液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入料流道111、过滤流道112、两出胶口流道113、回流阀流道114和泄压回流流道115,所述入料流道111、所述过滤流道112、两所述出胶口流道113、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和所述泄压回流流道115的一端口分别与所述板本体100外表面连通,便于对所述入料流道111、所述过滤流道112、两所述出胶口流道113、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和所述泄压回流流道115的加工及安装外置组件。

参照图5、图8和图9所示,所述板本体100还挖设有胶箱进料流道120和与其连通的齿轮泵进料流道130,所述泄压回流通道115与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连通,所述胶箱进料流道120的一端口分别与外置的胶箱(未画出)相连通,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的一端口与外置的齿轮泵(未画出)相连通,使得热熔胶液体先经过所述板本体100后进入齿轮泵,安装齿轮泵的所述板本体100一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140,便于齿轮泵的安装固定,提高热熔胶机的稳定性;热熔胶液体经两所述入料通道111分别进入两组所述胶路通道110,经所述过滤流道112的过滤后通过两所述出胶流道113喷出,超量的热溶胶液体通过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后再经所述泄压回流流道115返回至所述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从而控制所述胶路通道110内部的压力及出胶量,实现了所述胶路通道110的出胶稳定性和每组所述胶路通道110的出胶独立性。

参照图11所示,两所述入料流道111挖设的角度以一锐角的角度设置,一则可以起到使得所述板本体100可达到体积较小的效果,这是因为齿轮泵本身的两个出胶口和一个进料口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就限定所述板本体100上的两所述入料通道111的入口和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的入口处于一条直线上,如果两所述入料通道111和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在所述板本体100上的延伸孔以平行的方式加工,则所述板本体100的末端就安装不下那么多的所述过滤流道112、所述出胶口流道113和所述回流阀流道114等装置;优选地,两所述入料流道111的加工方式首先与所述板本体100连接的外表面交汇点为起点各分成32°的角度,再在32°的基础上做成7°和20°角度加工,便于安装所述回流阀组件117,达到所述板本体100的体积最小化的目的。

参照图7和图10所示,两所述出胶口流道113的一端口与外置的喷头组件或保温胶管(未画出)相连通,两所述出胶口流道113对称设置于所述过滤流道112的两侧且分别与其相连通,流道的对称设置起到出胶稳压及出胶量相同的效果。

参照图6和图9所示,所述过滤流道112分别与两所述出胶口流道113和所述回流阀流道114连通,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和其中之一所述出胶口流道113同轴设置,流道的同轴设置避免所述胶路通道内部压力的波动过大。

参照图1和图5,所述过滤流道112埋设有滤网组件116,目的是净化从所述板本体110输出的热熔胶液体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参照图1和图9,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埋设有回流阀组件117,用来保护齿轮泵及电机防止在过压状态下运行及稳定输出压力流量。

参照图9所示,所述胶箱进料流道120设有过滤网121,使得从胶箱输入到齿轮泵中的热溶胶液体进一步达到净化效果,防止出现因杂质而出现堵塞和损坏齿轮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为:热熔胶须经过胶箱和胶路板上设有的加热装置加热转化成液态后通过所述胶箱进料流道120和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进入齿轮泵后,热溶胶液体经齿轮泵的加压后通过两所述入料流道111分别进入所述胶路通道110内,经所述过滤流道112过滤后分三支支流流动,其中二支流通过所述出胶口流道113喷出所述板本体,另一支流为超量的热熔胶体经所述回流阀流道114和所述泄压回流通道115后进入所述齿轮泵进料流道130,净化及稳定控制所述板本体100输出的热熔胶液体和使得输出的热溶胶液体达到洁净及出胶稳压及出胶量相同的效果;另外两组相互独立的所述胶路通道110,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齿轮泵平稳输出的情况下,胶路板多组出胶口分时开启,各组出胶口不会相互干扰而避免影响出胶的稳定性,使得单台设备可以达到两台设备的稳定出胶效果,减少了使用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