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喷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4166发布日期:2018-12-28 19:3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喷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喷淋洗涤塔。



背景技术:

洗涤塔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它是在可浮动填料层气体净化器的基础上改进而产生的,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除尘等方面的前处理,净化效果很好,由于其工作原理类似洗涤过程,故名洗涤塔。

现有技术中的洗涤塔的喷淋层中顶部的喷头喷出洗涤液后,雾化的洗涤液在下降过程吸收效果降低,影响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喷淋洗涤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涤塔的喷淋层中雾化的洗涤液在下降过程中吸收效果降低,影响吸收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喷淋洗涤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上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方设置有喷淋层,所述喷淋层上方设置有除雾层,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塔体侧面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废气入口位于所述填料层与所述水槽间,

所述喷淋层内设置有雾化总管,所述雾化总管通过水泵连接水槽,所述雾化总管为若干个且沿所述喷淋层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雾化总管连通若干雾化支管,所述雾化支管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雾化支管的一端互相连接且均与雾化总管连接,另一端高度相同且低于互相连接端高度,相邻两个雾化总管连接的雾化支管交错排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支管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雾化支管两侧,所述挡板与所述雾化支管顶部形成回水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支管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杆,所述引流杆与所述雾化支管连接,所述引流杆位于两个所述挡板间,所述引流杆与所述雾化支管连接端高度低于另一端,一个雾化支管上的引流管均匀设置,所述引流杆的长度与所述引流杆距所述洗涤塔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杆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引流支杆,所述引流支杆与所述引流杆连接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所述引流支杆与所述引流杆连接端距所述洗涤塔中心的距离低于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水泵将水槽中的洗涤液提升至雾化总管,雾化总管将洗涤液输送至雾化支管,并从喷嘴喷出,喷出的洗涤液将填料层润湿,当废气通过废气入口进入洗涤塔时,先通过被润湿的调料层进行第一次吸收,之后再经过喷淋层进行二次吸收,最终经过除雾层将废气中的水雾去除并从废气出口排出,由于洗涤液喷出后,随着下落其对废气的吸收能力会下降,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沿喷淋层不同高度设置的多个雾化总管能够使喷淋层中不同高度均存在吸收能力较强的洗涤液粒,进而实现对废气的高效洗涤,提高了洗涤塔对废气处理的效率和排出废气的质量,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雾化支管排列形成一个锥体,雾化支管沿锥体的母线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洗涤液粒会在雾化支管上凝结,倾斜设置的雾化支管能够使在其上凝结的洗涤液能够自行流动至较低一端滴下,而不是自行凝结正较大液滴才滴下,降低液滴对下方填料层的影响,保证了吸收效果,相邻两层雾化支管交错设置,即相邻两层中上方一个雾化支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下方的两个雾化支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相邻两层雾化支管交错设置,使下方的雾化支管对上方的雾化支管通过喷嘴喷出的洗涤粒影响最小,提高了洗涤塔的吸收效率,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在雾化支管上方凝结的洗涤液粒能够通过回水槽流向雾化支管的边缘并从洗涤塔的边缘滴下,进而降低雾化支管上凝结液滴的数量,降低凝结液滴的滴下对填料层的吸收效果的影响,保证了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喷嘴所喷出的洗涤液粒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能力会逐渐降低,且会与下方新喷出的洗涤液粒发生凝结形成较大液滴影响新喷出的洗涤液粒的吸收效果,而多个引流杆的设置能够使上方吸收效果减弱的雾滴凝结在引流杆上,由于引流杆使倾斜设置的,雾滴会随着引流杆流入回水槽中并通过回水槽留至洗涤塔的边缘并滴下,引流杆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每层雾化支管对上方吸收效果减弱的洗涤液粒的吸收效果,保证了洗涤塔的吸收效果,使喷淋层中形成吸收效果上方最弱下方最强的吸收效果阶梯,并与废气在不同高度的含量相匹配,增强了对废气中污染物质的吸收效果,使喷淋层中每个高度都能够对废气起到良好的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5、本实用新型中,引流支杆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每层雾化支管对上方喷下的洗涤液滴的吸收能力,进而进一步增强了洗涤塔的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层雾化支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雾化支管及引流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流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回水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引流支杆示意图;

图中:1-塔体,2-水槽,3-填料层,4-喷淋层,5-除雾层,6-废气出口,7- 废气入口,8-雾化总管,9-雾化支管,10-挡板,11-回水槽,12-引流杆,13-引流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水喷淋洗涤塔,包括塔体1,塔体1底部设置有水槽2,水槽2上方设置有填料层3,填料层3上方设置有喷淋层4,喷淋层4上方设置有除雾层5,塔体1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6,塔体1侧面设置有废气入口7,废气入口7位于填料层3与水槽2间,

喷淋层4内设置有雾化总管8,雾化总管8通过水泵连接水槽2,雾化总管 8为若干个且沿喷淋层4竖直方向均匀设置,雾化总管8连通若干雾化支管9,雾化支管9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

本实施例中,水泵将水槽2中的洗涤液提升至雾化总管8,雾化总管8将洗涤液输送至雾化支管9,并从喷嘴喷出,喷出的洗涤液将填料层3润湿,当废气通过废气入口7进入洗涤塔时,先通过被润湿的填料层进行第一次吸收,之后再经过喷淋层4进行二次吸收,最终经过除雾层5将废气中的水雾去除并从废气出口6排出,由于洗涤液喷出后,随着下落其对废气的吸收能力会下降,本实施例中其中沿喷淋层4不同高度设置的多个雾化总管8能够使喷淋层4中不同高度均存在吸收能力较强的洗涤液粒,进而实现对废气的高效洗涤,提高了洗涤塔对废气处理的效率和排出废气的质量,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每组所述雾化支管9的一端互相连接且均与雾化总管8连接,另一端高度相同且低于互相连接端高度,相邻两个雾化总管8连接的雾化支管9 交错排列。

本实施例中,雾化支管9排列形成一个锥体,雾化支管9沿锥体的母线设置,由于本实施例中洗涤液粒会在雾化支管9上凝结,倾斜设置的雾化支管9 能够使在其上凝结的洗涤液能够自行流动至较低一端滴下,而不是自行凝结正较大液滴才滴下,降低液滴对下方填料层3的影响,保证了吸收效果,相邻两层雾化支管9交错设置,即相邻两层中上方一个雾化支管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下方的两个雾化支管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相邻两层雾化支管9交错设置,使下方的雾化支管9对上方的雾化支管9通过喷嘴喷出的洗涤粒影响最小,提高了洗涤塔的吸收效率,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雾化支管9上方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雾化支管9两侧,挡板10与雾化支管9顶部形成回水槽11。

本实施例中,在雾化支管9上方凝结的洗涤液粒能够通过回水槽11流向雾化支管9的边缘并从洗涤塔的边缘滴下,进而降低雾化支管9上凝结液滴的数量,降低凝结液滴的滴下对填料层3的吸收效果的影响,保证了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雾化支管9上设置有引流杆12,引流杆12与雾化支管9连接,引流杆12位于两个挡板10间,引流杆12与雾化支管9连接端高度低于另一端,一个雾化支管9上的引流管均匀设置,引流杆12的长度与引流杆12距洗涤塔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本实施例中,由于喷嘴所喷出的洗涤液粒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能力会逐渐降低,且会与下方新喷出的洗涤液粒发生凝结形成较大液滴影响新喷出的洗涤液粒的吸收效果,而多个引流杆12的设置能够使上方吸收效果减弱的雾滴凝结在引流杆12上,由于引流杆12使倾斜设置的,雾滴会随着引流杆12流入回水槽12中并通过回水槽11留至洗涤塔的边缘并滴下,引流杆12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每层雾化支管9对上方吸收效果减弱的洗涤液粒的吸收效果,保证了洗涤塔的吸收效果,使喷淋层4中形成吸收效果上方最弱下方最强的吸收效果阶梯,并与废气在不同高度的含量相匹配,增强了对废气中污染物质的吸收效果,使喷淋层4中每个高度都能够对废气起到良好的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引流杆12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引流支杆13,引流支杆13与引流杆12连接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引流支杆13与引流杆12连接端距洗涤塔中心的距离低于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引流支杆13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每层雾化支管9对上方喷下的洗涤液滴的吸收能力,进而进一步增强了洗涤塔的吸收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