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水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373发布日期:2018-12-07 22:58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水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浴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水浴装置广泛应用于干燥,浓缩,蒸馏,浸渍化学试剂,浸渍药品和生物制剂,也可用于水浴恒温加热和其他温度试验,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生化实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恒温水浴装置是通过加热低于实验要求温度的水来恒温,当夏季水温高于实验要求时,通常会在浴槽中添加冰块再加热恒温,影响控温精度和工作效率。

常用的恒温水浴装置要么没有磁力搅拌的功能,要么只有一个磁力搅拌,不能进行平行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大大提高了控温精度和工作效率,使恒温槽内的水温平衡在所需温度,另外,具有两个以上的搅拌工位,适合进行平行实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水浴装置,包括控制箱和设置在控制箱下方的工作台;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电源开关、调速旋钮、第二温度传感器接线孔和显示屏,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烧瓶固定面板,所述烧瓶固定面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的烧瓶卡口,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恒温槽、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和磁力搅拌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和加热系统分别为恒温槽内的水冷却和加热,所述恒温槽内放置有烧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磁力搅拌系统用于搅拌恒温槽和烧瓶内的溶液,所述烧瓶内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开关、调速旋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和磁力搅拌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搅拌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搅拌工位,每个搅拌工位包括电机、调速旋钮、搅拌转子、安装在电机转动轴末端的磁钢和安装在恒温槽底面的金属托盘;所述电机和磁钢设置在恒温槽的下方,所述金属托盘位于磁钢的正上方,所述金属托盘上放置烧瓶,所述烧瓶内水平放置有搅拌转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调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数量与电机的数量相等,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依次顺序与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循环连接;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安装在工作台内部的侧面,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恒温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恒温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通讯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下部设置有放水阀,所述放水阀与恒温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为了提供低于室温的恒温条件,使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制冷设备对恒温槽内的水进行冷却,使用加热管对恒温槽内的水进行加热,利用控制器控制冷却和加热,使恒温槽内的水快速冷却和加热,恒温在低于室温条件下,大大提高了控温精度和工作效率。

2、为了提供平行实验条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搅拌工位,并在每个工位底部安装电机和磁钢,为每个工位配置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让测量更直观,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恒温槽和控制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工作台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磁力搅拌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制冷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控制箱,2.工作台,3.电源开关,4.调速旋钮,5.第二温度传感器接线孔,6.显示屏,7.烧瓶固定面板,8.烧瓶卡口,9.恒温槽,10.烧瓶,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电机,13.搅拌转子,14.磁钢,15.金属托盘,16.压缩机,17.冷凝器,18.干燥过滤器,19.毛细管,20.蒸发器,21.通讯接口,22.放水阀,2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恒温水浴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设置在控制箱1下方的工作台2;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箱1的正面设置有电源开关3、调速旋钮4、第二温度传感器接线孔5和显示屏6,所述控制箱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如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烧瓶固定面板7,所述烧瓶固定面板7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限制烧瓶10位置的烧瓶卡口8,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台2的内部设有恒温槽9、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和磁力搅拌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和加热系统分别为恒温槽9内的水冷却和加热,所述恒温槽9内放置有烧瓶1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磁力搅拌系统用于搅拌恒温槽9和烧瓶10内的溶液,所述烧瓶10内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开关3、调速旋钮4、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6、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和磁力搅拌系统连接。显示屏6上显示恒温槽9内水的设定温度值、测量温度值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1测量的每个烧瓶10内溶液的实时温度值,使测量更直观,更精确。

如图5所示,所述磁力搅拌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搅拌工位,本实施例中搅拌工位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搅拌工位包括电机12、调速旋钮4、搅拌转子13、安装在电机转动轴末端的磁钢14和安装在恒温槽9底面的金属托盘15;所述电机12和磁钢14设置在恒温槽9的下方,所述金属托盘15位于磁钢14的正上方,所述金属托盘15上放置烧瓶10,所述烧瓶10内水平放置有搅拌转子13。所述电机12驱动磁钢14转动,利用磁钢14所产生的旋转磁场带动金属托盘15上烧瓶10内的搅拌转子13转动,从而达到搅拌溶液的目的,使温度均匀。

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调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数量与电机12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调速模块和电机12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12连接,调速模块用于调节电机12的转速。

如图6所示,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6、冷凝器17、干燥过滤器18、毛细管19和蒸发器20,所述压缩机16依次顺序与冷凝器17、干燥过滤器18、毛细管19和蒸发器20循环连接;所述压缩机16、冷凝器17、干燥过滤器18和毛细管19安装在工作台2内部的侧面,所述蒸发器20安装在恒温槽9的侧壁上,实现恒温槽9内水的冷却。

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恒温槽9的底壁上,实现恒温槽9内水的加热。

所述控制箱1的正面设置有通讯接口21,通讯接口21用于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端监控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记录运行状态和数据。所述工作台2的下部设置有放水阀22,所述放水阀22与恒温槽9连通,用于排出恒温槽9内的水。所述工作台2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23,用于工作台2内部设备的散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智能PID恒温控制模块,智能PID恒温控制模块比较运算反馈的测量温度和所需的设定温度,从而控制制冷系统和加热管对恒温槽9内的水进行制冷和加热。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开机后,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恒温槽9内温度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比较运算反馈的测量温度和所需的设定温度(比如常用的20℃),当测量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输出制冷信号,制冷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开启压缩机16等制冷设备,当低于设定温度时通过控制器输出加热信号,加热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使加热管工作,以实现恒温。

在恒温系统工作时,开启磁力搅拌系统,使各个搅拌转子13转动,从而搅拌烧瓶10内的溶液,搅拌充分,温度均匀。由于每个搅拌工位都安装电机12、磁钢13、金属托盘14和搅拌转子15,并为每个搅拌工位配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1,从而可以实现平行实验。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