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调节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8833发布日期:2019-03-27 11: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多角度调节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多角度调节点胶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车载监控系统的繁荣发展,其对专用高端光学镜头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攀升,这对高端光学镜头(尤其是手机用双摄光学镜头)组装制造企业能够快速满足客户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内镜头生产厂家所使用的光学镜头点胶封装设备主要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这些设备不仅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并且拥有好多技术壁垒,还一般不会提供给国内厂商使用。

现有的基座旋转式点胶封装设备操作过程一般为:人工将一颗待点胶封装的镜头放置到带有可旋转的固定治具上,胶筒在气缸控制下可上下运动;启动控制开关,胶筒向下运动,点胶针头到达镜头点胶槽位置;基座开始自动旋转,同时点胶控制器压出胶筒里的胶水;基座旋转一周后,此颗镜头点胶封装完成;人工手动将此颗镜头取出,再放入另一颗未点胶封装的镜头;人工重复此作业。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1.人工夹取镜头容易造成镜头螺纹划伤,也易造成镜片表面产生灰尘污染,使整颗镜头变成不良品。

2.人工重复作业,易疲劳,日产量低。

3.点胶针头一般为垂直状态,不可以进行角度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调节点胶机,以使点胶机能够多角度调节并能够自动旋转点胶,以适应对不同型号的镜头进行点胶和节省劳动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点胶机,其包括:

设备平台;

设置在设备平台上用于放置镜头的载物台,载物台底部设置有与载物台滑动配合的第一驱动装置;

横向设置在设备平台上方的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具有与第一支架平行并能够沿第一支架方向前后移动的丝杆;

套设在第一支架上的点胶机构,点胶机构与第二驱动装置的丝杆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丝杆带动点胶机构沿平行第一支架方向移动,点胶机构具有:

设置在点胶机构下端的用于向镜头的点胶槽点胶的胶筒;

用于将胶筒固定在点胶机构上的第二支架;

与第二支架相抵进而调节胶筒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的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设置在点胶机构上端用于带动第二支架向下移动以靠近放置在载物台上的镜头的第三驱动装置;

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用于带动胶筒绕镜头的轴线旋转以对镜头进行点胶的第四驱动装置;

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与第二驱动装置的丝杆连接的用于待点胶机构对镜头点胶完毕后移动到镜头上方对镜头进行拍摄的成像相机;

设置在设备平台上的处理器,处理器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成像相机电连接,处理器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接收成像相机所拍摄的图像,进而判断点胶后的镜头是否符合点胶规格。

进一步地,还包括点胶控制器,点胶控制器通过导管与胶筒的顶部连接,点胶控制器通过导管向胶筒内部充入气体以迫使胶筒内部的活塞向下移动挤出储存在胶筒中的胶水。

进一步地,点胶机构还包括Z轴调节装置,Z轴调节装置与第二支架相抵,用于调节胶筒与镜头之间的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第二支架相抵用于调节第二支架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调节装置以及与第二支架相抵用于调节第二支架沿Y轴移动的Y轴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载物台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镜头到达与点胶装置、成像相机的轴线相交的直线上。

进一步地,处理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的开启、停止和转动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由多条导向杆组成,与点胶机构连接的导向杆成一开口向右的U形结构,U形结构的导向杆用于防止点胶机构向左滑动到载物台上方后继续向左滑动,使点胶机构定位不精准。

进一步地,处理器上设置有操控处理器的触摸屏。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多角度调节点胶机通过设置一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可以任意调节胶筒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的角度,使点胶机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点胶槽进行点胶,另外,点胶机构设置一可带动胶筒绕镜头的轴线旋转以对镜头进行点胶的第二驱动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对镜头夹取到旋转治具上进行旋转点胶,导致镜头刮花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点胶机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点胶机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第三驱动装置;4:开关;5:点胶控制器;6:Z轴调节装置;601:突起块;7:X轴调节装置;8:角度调节装置;9:旋转轴;10:胶筒;101:针头;11:成像相机;12:点胶机构; 13:第一支架;14:U形导向杆;15:载物台;16:设备平台;17:触控屏; 18: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点胶机,其包括:设备平台16;

设置在设备平台16上用于放置镜头的载物台15,载物台15底部设置有与载物台15滑动配合的第一驱动装置1;

横向设置在设备平台16上方的第一支架13,设置在第一支架13上的第二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2具有与第一支架13平行并能够沿第一支架13 方向前后移动的丝杆(图中未标示);

套设在第一支架13上的点胶机构12,点胶机构12与第二驱动装置2的丝杆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的丝杆带动点胶机构12沿平行第一支架13方向移动,点胶机构12具有:

设置在点胶机构12下端的用于向镜头的点胶槽点胶的胶筒10,胶筒10 的端部设置有针头101;

用于将胶筒10固定在点胶机构12上的第二支架(图中未标示);

与第二支架相抵进而调节胶筒10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8;

设置在点胶机构12上端用于带动第二支架向下移动以靠近放置在载物台15上的镜头的第三驱动装置3;

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用于带动胶筒10绕镜头的轴线旋转以对镜头进行点胶的第四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

设置在第一支架13上的与第二驱动装置2的丝杆连接的用于待点胶机构 12对镜头点胶完毕后移动到镜头上方对镜头进行拍摄的成像相机11;

设置在设备平台16上的处理器18,处理器18与第一驱动装置1、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成像相机11电连接,处理器18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第四驱动装置以及接收成像相机11所拍摄的图像,进而判断点胶后的镜头是否符合点胶规格。

请参阅图1和图2,在设备平台16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架13,第一支架 13由多条导向杆和固定杆组成,成像相机11和点胶机构12分别设置在不同导向杆上,成像相机11和点胶机构12与第二驱动装置2的丝杆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通过丝杆带动成像相机11和点胶机构12沿导向杆左右滑动。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与点胶机构12连接的导向杆成一开口向右的U 形结构,U形导向杆14能够防止点胶机构12向左移动到载物台15上方后由于惯性向左偏移一定的位置,导致点胶机构12与放置在载物台15上的镜头定位不精准,使点胶效果差。

请参阅图1和图2,在第一支架13上设置有点胶控制器5,点胶控制器 5通过导管(图中未标示)与胶筒10的顶部连接,点胶控制器5通过导管向胶筒10内部充入气体,胶筒10内部的活塞(图中未标示)在气压作用下匀速向下移动,使储存在胶筒10内部的胶水匀速向外挤出到镜头的点胶槽中,点胶槽中的胶水均匀分布。

点胶机构12上设置有X轴调节装置7,Y轴调节装置(图中未标示),具体的,点胶机构12的第二支架上方设置有滑台(图中未标示),滑台上具有 X轴千分尺旋钮和Y轴千分尺旋钮,通过旋转X轴千分尺旋钮或Y轴千分尺旋钮,滑台带动第二支架沿X轴方向移动或沿Y轴方向移动。由于滑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点,此处对滑台不作过多的介绍。

点胶机构12上设置有Z轴调节装置6,具体的,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一突起块601,在突起块601下方设置有Z轴千分尺旋钮6,在调节第二支架向上移动时,旋转Z轴千分尺旋钮,使Z轴千分尺旋钮向上移动,Z轴千分尺旋钮与突起块601相抵,使第二支架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胶筒10向上移动。

请参阅图1和图2,角度调节装置8设置在点胶机构12上,由于胶筒10 的体积较大,对于一些较窄的镜头点胶槽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便对镜头的点胶槽进行充分的点胶,具体的,角度调节装置8为一千分尺旋钮,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一旋转轴9,旋转轴9与胶筒10连接,千分尺旋钮的顶部与旋转轴9相抵。

在对胶筒10的角度进行调节时,旋转角度调节千分尺旋钮,使之靠近旋转轴9方向移动,旋转轴9在千分尺的作用力下带动胶筒10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胶筒10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的角度减少,点胶机构12可以对较宽的点胶槽进行点胶;反之,旋转角度调节千分尺旋钮,使之远离旋转轴9 方向移动,胶筒10在重力作用下绕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胶筒10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的角度增大,此时,点胶机构12可以对较窄的点胶槽进行点胶。

请参阅图1,载物台15下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1带动载物台15以及放置在载物台15上的镜头沿水平方向移动,到达与点胶机构 12、成像相机11的轴线相交的直线上。

处理器18表面设置有一触控屏17,操作人员通过触控屏17对处理器18 进行操作,操作员通过触控屏17向处理器18中输入镜头的圆心坐标位置以及输入控制点胶机自动点胶的程序,在处理器18中设置有处理图像的电路模块(图中未标示),电路模块18通过识别成像相机11所拍摄的图像,能够判断点胶后的镜头是否符合点胶规格。另外,处理器18还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以及第四驱动装置的开启和转动方向。

以下为对放置在载物台15上的镜头点胶的过程:

(1)打开开关4,处理器18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和第二驱动装置2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带动点胶机构12向左移动,第一驱动装置1带动载物台 15沿水平方向前移动,当点胶机构12到达载物台15上方,第一驱动装置1 和第二驱动装置2停止转动;

(2)处理器18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转动,第三驱动装置3带动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胶筒10向下移动,使胶筒10上的针头101与镜头的点胶槽接触;

(3)手动旋转角度调节装置8,使胶筒10上的针头101和镜头的点胶槽具有合适的角度;

(4)调节Z轴调节装置6、X轴调节装置7和Y轴调节装置,使第二支架带动已经设置好角度的胶筒10移动到镜头的圆心,胶筒10的针头101与镜头的圆心相接触,此时,在处理器18的触控屏17上输入镜头圆心的坐标位置;

(5)调节Z轴调节装置6、X轴调节装置7和Y轴旋钮,使第二驱动装置2带动胶筒10移动到胶筒10上的针头101与点胶槽接触的位置上;

(6)处理器18控制第四驱动装置转动,第四驱动装置带动胶筒10绕镜头的轴线旋转,同时点胶控制器5控制胶筒10在旋转过程中挤出胶水到点胶槽中;

(7)处理器18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带动成像相机11移动到镜头上方,成像相机11对点胶后的镜头进行拍摄,成像相机11 把所拍摄的照片传输到处理器18中,处理器18判断点胶后的镜头是否符合点胶规格。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规格的镜头进行点胶操作,操作人员只需手动操作一次3-5的步骤,当定好镜头的圆心坐标位置和胶筒10与镜头的点胶槽之间的角度后,在处理器18中输入自动控制点胶程序,处理器18会自动控制所有驱动装置工作以对放置在载物台15上的所有镜头进行点胶操作。

以上为多角度调节点胶机的详细点胶过程,多角度调节点胶机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8以及多个驱动装置,使点胶机能够自动对不同规格的镜头进行点胶,节省劳动力,提高点胶的精准度,提高点胶机的使用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