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968发布日期:2019-04-20 03: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中的药学试验常常会遇到溶解固体试剂的情况,现今溶解过程多数为将固体试剂加入锥形瓶,然后手持该瓶进行摇晃震动,但这样效率低下,操作频繁时对工作人员而言也是较大工作量,容易疲累。如今有些技术方案能够将固体试剂先进行碾碎操作然后再进行溶解,但碾碎时,常常有药品因挤压粘在碾碎器具的表面,而碾药部位通常设置在溶解装置的里面,想将碎药全部刮出并不方便,如果不刮出,则需要增加搅拌时间或浸泡时间,费时费力;或者碾碎器具和搅拌溶解器具分开设置,但这样导致试验器具繁多、操作繁琐,试验桌面杂乱,增加出错率。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其能对固体试剂进行碾压并方便进行碾碎药物的刮出,搅拌溶解效率高,使用器具少,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到溶解桶底部,所述溶解桶的轴向中央设置为上下贯通的空芯圆筒,所述空芯圆筒内设置有碾压碗,所述碾压碗套接于空芯圆筒内,并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碾压碗的底部通过一圆柱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空芯圆筒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两侧固定连接有L型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竖向段设置于溶解桶内,所述转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弹性件向下连接到固定板,所述碾压碗的上方设置有碾压头,所述碾压头的下表面与碾压碗的碗内表面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所述碾压头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竖向设置的转轴的底部,所述转轴向上依次穿过转板的中心、固定板的中心和支撑板的中心,所述转轴的顶部从支撑板的中心穿出与摇把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上于转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突起,所述转板的底部开设有卡槽与突起的形状相匹配。

碾压头与碾压碗相对应面的形状和尺寸都相同,所以当两者相对时能够很好的配合以挤压固体试剂,碾压头上的转轴与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也就是转轴只能相对于固定板产生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竖直方向不会。当转轴向下运动时,固定板也会向下运动并且拉伸弹性件。可设置碾压碗的顶部侧边与空芯圆筒的内壁良好接触,其在空芯圆筒内的运动为活塞运动,碾碎的药粉也不会从碾压碗顶部侧边向下掉入空芯圆筒内,溶解桶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当按压溶解桶向下运动时,碾压碗离空芯圆筒的顶部越来越近,通过设置可以实现当继续按压,碾压碗可与空芯圆筒的顶部持平,这样很容易将碾压碗内碾碎的试剂刮入溶解桶。

其中,优选方式为:

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所述碾压碗与碾压头相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突起。当碾压头与碾压碗之间放置固体试剂时,凹凸不平的构造,更有利于将试剂碾碎。

所述突起的横截面为中心具有圆洞的任意非圆形,优选为方形。方形的突起,转板底部的卡槽也为方形,当转轴受到弹性件向上的拉力向上运动并使突起进入卡槽内后,转板因重力作用向下,所以突起能很好的在卡槽内,且转动转轴时,转轴带动突起进而带动转板进行转动。

所述溶解桶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开关闸。

所述溶解桶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

所述搅拌棒的侧壁设置有搅拌叶片。

具体的使用过程为:手提摇把将碾压头从空芯圆筒内拉出,并将固体试剂放入碾压碗中,向下按压碾压头,可以用手向下按压固定板,因为固定板和转轴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以固定板相对于转轴不会有竖向的位移,只是不限制转轴的转动,碾压头向下移动,与碾压碗相互挤压试剂,此时转动摇把开始碾碎试剂,其相对应的表面设置有很多突起,试剂很容易被碾碎。这里可以设置突起的尺寸能够在空芯圆筒内自由移动,但转板的尺寸大于空芯圆筒的横截面尺寸,即转板只能在空芯圆筒外,所以当碾压头被下压进行碾碎过程时,可设置突起恰好位于空芯圆筒内,这样突起与转板分离,转动转轴时,搅拌棒并不会动,使得转动更轻便,当碾碎过程结束后,释放对碾压头的按压,在拉伸弹簧的带动下,固定板上移,碾压头上移,突起也从空芯圆筒内出来,调整其方位,能够使其正好进入转板的底部开设的卡槽内,该卡槽的结构与突起的结构可设置为正好相匹配,转动摇把时,即可转动搅拌棒。

释放对碾压头的按压后,碾压头与碾压碗分离,此时通过把手向下按压溶解桶,压缩弹簧压缩,碾压碗慢慢运动到空芯圆筒的上端,直至与空芯圆筒的顶部平齐,用辅助器具将碾压碗内已经碾碎的试剂全部刮出,并刮干净以方便下次碾压试剂使用,清理完之后释放对溶解桶的按压,将溶解桶内倒入所需定量溶解液,转动摇把进行搅拌。因为搅拌棒上还设置有搅拌叶片,所以使得搅拌更加有效。

搅拌结束后,打开溶解桶底部的出液口的开关闸,溶液通过出液口进入到所需装载的容器内,整个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碾压碗和碾压头于溶解桶中央的空芯圆筒内进行碾压固体试剂操作,碾压结束后,可将溶解桶相对于碾压碗下移,碾压碗从空芯圆筒顶部脱出,方便挖出碾压碗内的试剂粉末,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末黏在一起或黏在碾压槽底部不易溶解的难题,同时也方便对碾压碗的清洗,十分利于对下一次碾压做准备;摇把摇动转轴可分别完成搅拌和碾压试剂两个工作,巧妙的节省了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突起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转板的部分仰视示意图;

图中:11、底座 12、支撑板 13、支撑柱 2、压缩弹簧 3、溶解桶 31、空芯圆筒 32、出液口 33、把手 4、碾压碗 41、圆柱 5、转板 51、搅拌棒 52、卡槽 61、固定板 611、轴承 62、碾压头 63、转轴 64、摇把 65、突起 66、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通过压缩弹簧2连接到溶解桶3底部,所述溶解桶3的轴向中央设置为上下贯通的空芯圆筒31,所述空芯圆筒31内设置有碾压碗4,所述碾压碗4套接于空芯圆筒31内,并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碾压碗4的底部通过一圆柱41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顶部,所述空芯圆筒3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转板5,所述转板5两侧固定连接有L型搅拌棒51,所述搅拌棒51的竖向段设置于溶解桶3内,所述转板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3与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底部通过弹性件向下连接到固定板61,所述碾压碗4的上方设置有碾压头62,所述碾压头62的下表面与碾压碗4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所述碾压头6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竖向设置的转轴63的底部,所述转轴63向上依次穿过转板5的中心、固定板61的中心和支撑板12的中心,所述转轴63的顶部从支撑板12的中心穿出与摇把64相连接,所述转轴63与固定板61之间通过轴承611连接,所述转轴63上于转板5下方固定设置有突起65,所述转板5的底部开设有卡槽52与突起65的形状相匹配。

碾压头62与碾压碗4相对应面的形状和尺寸都相同,所以当两者相对时能够很好的配合以挤压固体试剂,碾压头62上的转轴63与固定板61通过轴承611连接,也就是转轴63只能相对于固定板61产生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竖直方向不会。当转轴63向下运动时,固定板61也会向下运动并且拉伸弹性件。可设置碾压碗4的顶部侧边与空芯圆筒31的内壁良好接触,其在空芯圆筒31内的运动为活塞运动,碾碎的药粉也不会从碾压碗4顶部侧边向下掉入空芯圆筒31内,溶解桶3底部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2,当按压溶解桶3向下运动时,碾压碗4离空芯圆筒31的顶部越来越近,通过设置可以实现当继续按压,碾压碗4可与空芯圆筒31的顶部持平,这样很容易将碾压碗4内碾碎的试剂刮入溶解桶3。

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66。

所述碾压碗4与碾压头62相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突起。当碾压头62与碾压碗4之间放置固体试剂时,凹凸不平的构造,更有利于将试剂碾碎。

所述突起65的横截面为中心具有圆洞的任意非圆形,优选为方形。方形的突起65,转板5底部的卡槽52也为方形,当转轴63受到弹性件向上的拉力向上运动并使突起65进入卡槽52内后,转板5因重力作用向下,所以突起65能很好的在卡槽52内,且转动转轴63时,转轴63带动突起65进而带动转板5进行转动。

所述溶解桶3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出液口32,所述出液口32处设置有开关闸。

所述溶解桶3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33。

所述搅拌棒51的侧壁设置有搅拌叶片。

具体的使用过程为:手提摇把64将碾压头62从空芯圆筒31内拉出,并将固体试剂放入碾压碗4中,向下按压碾压头62,可以用手向下按压固定板61,因为固定板61和转轴63是通过轴承611转动连接,所以固定板61相对于转轴63不会有竖向的位移,只是不限制转轴63的转动,碾压头62向下移动,与碾压碗4相互挤压试剂,此时转动摇把64开始碾碎试剂,其相对应的表面设置有很多突起,试剂很容易被碾碎。这里可以设置突起65的尺寸能够在空芯圆筒31内自由移动,但转板5的尺寸大于空芯圆筒31的横截面尺寸,即转板5只能在空芯圆筒31外,所以当碾压头62被下压进行碾碎过程时,可设置突起65恰好位于空芯圆筒31内,这样突起65与转板5分离,转动转轴63时,搅拌棒51并不会动,使得转动更轻便,当碾碎过程结束后,释放对碾压头62的按压,在拉伸弹簧66的带动下,固定板61上移,碾压头62上移,突起65也从空芯圆筒31内出来,调整其方位,能够使其正好进入转板5的底部开设的卡槽52内,该卡槽52的结构与突起65的结构可设置为正好相匹配,转动摇把64时,即可转动搅拌棒51。

释放对碾压头62的按压后,碾压头62与碾压碗4分离,此时通过把手33向下按压溶解桶3,压缩弹簧2压缩,碾压碗4慢慢运动到空芯圆筒31的上端,直至与空芯圆筒31的顶部平齐,用辅助器具将碾压碗4内已经碾碎的试剂全部刮出,并刮干净以方便下次碾压试剂使用,清理完之后释放对溶解桶3的按压,将溶解桶3内倒入所需定量溶解液,转动摇把64进行搅拌。因为搅拌棒51上还设置有搅拌叶片,所以使得搅拌更加有效。

搅拌结束后,打开溶解桶3底部的出液口32的开关闸,溶液通过出液口32进入到所需装载的容器内,整个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