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128发布日期:2019-01-25 17:3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成球机可用于加工制作氧化铝球等磨机设备用研磨球体,主要应用于陶瓷、建材、冶金和环保等诸多行业中,特别是应用于陶瓷行业,成球机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现有的成球机为干压成球机,采用干压成球的方法可以将氧化铝粉末压制成不同粒径的球体,但是,现有的成球机结构复杂,在移动式时比较困难,同时需要进行维修时不易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包括支架和成球盘;

支架包括第一支板、底板、第二支板和固定板,第一支板、底板和第二支板顺序铰接,固定板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形成可拆卸连接;

成球盘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板上。

优选地,第一支板与底板形成锐角夹角。

优选地,第二支板与底板形成锐角夹角。

优选地,第一支板可转动至与底板共面的位置。

优选地,第二支板可转动至与底板共面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第一支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电机输出端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减速机输出端与成球盘连接。

优选地,第一凹槽内水平转动安装有横杆,横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横杆轴线平行于第一支板板面,减速机安装在横杆上。

优选地,电机和减速机穿透第一支板,底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电机和减速机。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安装在第一支板上用于控制电机开启/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喷雾器和支杆,喷雾器通过支杆与支架连接,喷雾器位于成球盘远离第一支板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便于拆卸的成球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将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可以折叠,拆装方便,便于转移和维修成球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的折叠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成球机,包括支架和成球盘1;

支架包括第一支板21、底板22、第二支板23和固定板24,第一支板21、底板22和第二支板23顺序铰接,固定板24与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3形成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4与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3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拧紧后支架形成稳定的结构;从侧视图中来看,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3长度相等,固定板24长度短于底板22长度,第一支板21、底板22、第二支板23和固定板24构成等腰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成球盘1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板21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第二支板23上;参照图2,当把用于将固定板24和第一支板21连接的螺栓拧下来后,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3可转动,以将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3折叠起来。

第一支板21上还安装有电机3和减速机4,具体地,第一支板21上设有第一凹槽,电机3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电机3输出端与减速机4输入端连接,减速机4输出端与成球盘1连接,第一凹槽内水平转动安装有横杆5,横杆5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板21上的,横杆5绕自身轴线转动,减速机4安装在横杆5上,通过转动横杆5可调节减速机4的倾角,从而改变成球盘1的倾角,使得成球盘1与水平面形成合适的夹角,得到最佳的成球效果。

本实施例中,减速机4穿透第一支板21,向支架内侧延伸一段距离,在折叠第一支板21时减速机4会与底板22相抵靠,为了第一支板21能够与底板22共面,底板22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容置减速机4,第一支板21折叠后减速机4容置于第二凹槽中。

第一支板21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机3开启/关闭。

本实施例中的成球机还包括喷雾器7和支杆6,支杆6一端与固定板24固定连接,支杆6另一端与喷雾器7固定连接,并且喷雾器7位于成球盘1上方,喷雾器7在成球的过程中进行不定时向成球盘1内喷射水汽,使成球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成球机折叠时,拧掉用于连接固定板24和第一支板21的螺栓,第一支板21转动至与底板22共面的位置,并且减速机4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二支板23转动至与底板22共面的位置,拧松用于连接固定板24和第二支板23的螺栓,转动固定板24使得固定板24、支杆6和喷雾器7转动至成球盘1内,从而减小成球机整体所占的体积,便于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