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0039发布日期:2019-04-16 23:5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音箱设备一般是靠喇叭上的膜震动产生声音的,由于这层膜需要长时间且高频率震动,所以膜的质量跟音箱的音效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程度的关系,为了增强膜的质量,厂商会在膜上涂一层涂料,其中根据膜所需的强度不同,有些膜只需进行单面涂布,而有些膜需要进行双面涂布,然而一般进行涂料都由大型机器进行规模化作业,这些大型机器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一机多用,且由于大型机器占地空间较大,工厂一般无法购置多台设备实现多向作业。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其包括一膜释放装置;一第一涂布装置,所述第一涂布装置设置在所述膜释放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涂布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膜释放装置释放的膜;一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涂布装置上方,所述第一烘干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涂布装置输出的膜;一第二涂布装置,所述第二涂布装置设置在所述膜释放装置远离所述第一涂布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涂布装置用于接收第一烘干装置输出的膜,所述第二涂布装置固设有用于涂布的滚轮和用于刮除涂料的刮片,所述滚轮和所述刮片上方设有调节膜高度的气压辊;一第二烘干装置,所述第二烘干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涂布装置上方,所述第二烘干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涂布装置输出的膜;一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烘干装置下方,所述收卷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烘干装置输出的膜。

进一步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烘箱和导辊同步电机,所述导辊同步电机位于所述烘箱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长度在2.5m-7.5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和所述第二涂布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膜张力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接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输出的膜,并向所述第二涂布装置输出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布装置的进膜口与所述第二涂布装置的进膜口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布装置和所述第二涂布装置的涂布方式皆为微凹涂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气压辊的高度和控制所述第二烘干装置的运行,进而决定对膜进行单层涂布或双层涂布,操作简单快捷,无需额外添置设备,节省了工厂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单双面涂布的多功能涂布设备,其包括一膜释放装置1、一第一涂布装置2、一第一烘干装置3、一第二涂布装置4、一第二烘干装置5、一收卷装置6和一设备架7。所述设备架7包括安装台71和依次排列的第一支撑柱72、第二支撑柱73、第三支撑柱74,所述第一支撑柱72、所述第二支撑柱73和所述第三支撑柱74皆位于所述安装台71下方并与之相连接。所述膜释放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7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73之间,所述膜释放装置1用于装载需涂料的膜卷。

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设置在所述膜释放装置1的一侧,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和所述膜释放装置1之间隔着所述第一支撑柱72,所述第一支撑柱72上设有多个辊轴,所述膜释放装置1释放需涂料的膜,经过辊轴变换方向后由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接收,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的涂布方式为微凹涂布。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包括用于涂料的滚轮21和用于刮除多余涂料的刮片22,所述刮片22设置在所述滚轮21的一侧。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固定于所述安装台71上,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正上方,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输出的膜。第一烘干装置3包括烘箱31和导辊同步电机32,所述导辊同步电机32位于所述烘箱31的一侧,所述烘箱31对涂料的膜吹热风进行烘干,所述导辊同步电机32用于带动烘干后的膜往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的方向运输,防止膜受热延伸翘曲导致烘好的膜脱离预先的轨道,所述烘箱31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所述烘箱31长度控制在2.5m-7.5m之间,确保所述烘箱31能完全烘干被涂料的膜又不会占用过大的空间。

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设置在所述膜释放装置1远离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73和所述第三支撑柱74之间,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和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膜张力的张力辊8,所述张力辊8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73上,所述张力辊8由一个第一滚筒81和一个第一动力气缸82组成,所述第一滚筒81的曲面紧贴着膜面,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气缸82的水平位移进而控制膜面的张力。所述张力辊8接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输出的膜,并向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输出膜。

如图1-2中所示,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用于接收第一烘干装置3输出的膜,并对膜进行二次涂布,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的涂布方式为微凹涂布,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固设有用于涂布的滚轮41和用于刮除涂料的刮片42,所述滚轮41和所述刮片42上方设有调节膜高度的气压辊43。所述气压辊43由一个第二滚筒431和一个第二动力气缸432组成,所述第二滚筒431的曲面朝下并紧贴着膜面,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气缸432的竖直位移进而控制膜面的高低,当需要对膜进行双面涂布时,则调节所述第二动力气缸432使所述第二滚筒431将膜往下压,使膜能接触到滚轮41和刮片42,并运行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当需要对膜进行单面涂布时,则调节所述第二动力气缸432使所述第二滚筒431将膜往上移动,使膜远离滚轮41和刮片42,并停止运行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气压辊43的高度和控制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的运行,进而决定对膜进行单层涂布或双层涂布,操作简单快捷,无需额外添置设备,节省了工厂的占地空间。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的进膜口与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的进膜口相向设置,膜从所述第一涂布装置2的出膜口发出,经过180度的转换,膜自动翻面到达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的进膜口,使膜未涂布的一面能朝向所述第二滚筒431,便于对膜进行双面涂布。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固定于所述安装台7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上方,所述第二涂布装置4将二次涂布后的膜传输向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对二次涂布后的膜进行烘干后,再把膜往所述收卷装置6的方向运输。所述收卷装置6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柱74的一侧,所述收卷装置6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输出的膜,将涂布完的膜成品卷成一卷,方便后续处理。通过将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和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设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台71上,减少了设备使用的占地空间,方便工厂利用更多的占地空间提高生产规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