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989发布日期:2019-02-19 19:22阅读:1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酸法烷基化精制工段碱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硫酸法烷基化工艺中,异丁烷和丁烯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烷基化油以及异丁烷、正丁烷和浓硫酸等混合物,统称为酸烃混合物。酸烃混合物首先在酸沉降罐在重力作用下,依靠酸、烃的密度差内进行一次酸烃分离。分离出来的烷基化油、异丁烷、正丁烷等混合物进入后续阶段进行精制和分馏。

在沉降罐内的酸和烃依靠重力作用分离,所分离出的酸主要为游离的酸,而混合物中的酸性有机化合物却不能分离,这些酸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反应的中间产物硫酸酯和一些含有磺酸基的有机化合物。因此这些酸性有机化合物需经过精制工序的碱洗装置进行中和去除。

碱洗装置的原理是利用4%-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反应产物通过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反应,将反应产物中的硫酸酯进行水解并中和那些酸性有机化合物,最终生成中性盐类物质。生成的盐类物质通过后续的水洗装置进行去除。这些与碱中和后生成的中性盐类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盐带有憎水性的烃基和亲水性的磺酸基,这便形成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导致在烃类物质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相界面处形成了大量泡沫。这类泡沫会积聚在两相界面处,极难清除并随着时间越聚越多,最终会进入后续分馏装置从而影响产品工业异辛烷的硫含量、终馏点、铜片腐蚀等多项重要指标。传统做法是靠自然重力沉降,并加大更换氢氧化钠溶液的频率与用量,效果并不明显并且造成了碱液的浪费,而目前使用的除沫器,效果也不明显,因此,研制出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该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包括:罐体、分布器、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一次除沫器、碱液收集槽、二次除沫器、支撑座、反应物流出口,所述罐体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所述一次除沫器固定安装在罐体内壁,所述一次除沫器将罐体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固定安装有分布器,所述分布器用于分布含酸烃类碱液,第二腔室内固定安装有二次除沫器,所述二次除沫器的下端与罐体底部的内壁留有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座,多个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二次除沫器;

所述碱液收集槽固定在罐体外部的底端,所述碱液收集槽位于在一次除沫器和二次除沫器之间,所述碱液收集槽用于收集除沫后的碱液;所述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固定在第一腔室上方的罐体外壁,所述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与分布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应物流出口固定在第二腔室上方的罐体外壁,所述反应物流出口设置在二次除沫器的除沫出口处,所述反应物流出口用于收集除沫后的烃类物质。

所述碱液收集槽的出口与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除沫后碱液的循环使用。

所述二次除沫器为半圆形,所述支撑座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座,所述支撑座的高度为罐体内壁直径的1/3。

所述一次除沫器和二次除沫器均采用丝网除沫器。

所述分布器为直径200mm的圆管,所述圆管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所述一次除沫器和二次除沫器将罐体均匀分隔为三部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在碱洗罐体内设置一次除沫器和二次除沫器,二次除沫器比一次除沫器的表面积小,在满足除沫要求的情况下,节省了除沫器的材料,降低了成本,通过支撑座固定了二次除沫器,增大了碱液的流动空间,同时二次除沫器对于漂浮上部的烃类化合物进行二次彻底除沫,使得除沫效果显著增加,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碱液消耗;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碱液收集槽用于收集除沫后的碱液,通过外部的循环泵将碱液输送至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使得碱液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碱液的利用率;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适用范围广,提高了除沫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A-A的剖视图。

图中1为罐体,2为分布器,3为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4为一次除沫器,5为碱液收集槽,6为二次除沫器,7为支撑座,8为反应物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消除含酸烃类碱液中和后产生泡沫的除沫装置,包括:罐体1、分布器2、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一次除沫器4、碱液收集槽5、二次除沫器6、支撑座7、反应物流出口8,所述罐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所述一次除沫器4固定安装在罐体1内壁,所述一次除沫器4将罐体1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固定安装有分布器2,所述分布器2用于分布含酸烃类碱液,第二腔室内固定安装有二次除沫器6,所述二次除沫器6的下端与罐体1底部的内壁留有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座7,多个所述支撑座7用于支撑二次除沫器6;

所述碱液收集槽5固定在罐体1外部的底端,所述碱液收集槽5位于在一次除沫器4和二次除沫器6之间,所述碱液收集槽5用于收集除沫后的碱液;所述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固定在第一腔室上方的罐体外壁,所述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与分布器2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应物流出口8固定在第二腔室上方的罐体外壁,所述反应物流出口8设置在二次除沫器6的除沫出口处,所述反应物流出口8用于收集除沫后的烃类物质。

所述碱液收集槽5的出口与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除沫后碱液的循环使用。

所述二次除沫器6为半圆形,所述支撑座7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座,所述支撑座7的高度为罐体1内壁直径的1/3。

所述一次除沫器4和二次除沫器6均采用丝网除沫器。

所述分布器2为直径200mm的圆管,所述圆管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所述一次除沫器4和二次除沫器6将罐体1均匀分隔为三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含酸烃类与碱液混合后,经过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进入分布器2内,通过所述分布器2外壁的孔分布到罐体1内部,经过一次除沫器1进行除沫,除沫后产生的碱液和含有泡沫的烃类化合物进行分层,上部为含有泡沫的烃类化合物,下部为碱液,所述碱液通过碱液收集槽5回收,所述碱液通过外部接的循环泵,再次回收利用,回收碱液进入反应产物与碱液混合物进口3与反应产物混合,进行再次中和含酸烃类物质,经过一次除沫后的含有泡沫烃类化合物通过二次除沫器6再次进行除沫,除沫后的烃类化合物通过反应物流出口8排出罐体1,下部的碱液收集到碱液收集槽5内,进行循环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实用性强,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