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663发布日期:2019-02-01 20:3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原料的配料为关键步骤之一,若配料不均则会导致成型后的陶瓷之地不均匀,容易出现裂纹。若配料过程引入了杂质、气泡等,同样会在成品中引入缺陷,导致产品性能降低,影响使用效果。目前业内陶瓷原料配料采用手持搅拌杆、或者采用普通的螺杆式搅拌筒在正常大气压环境下手动搅拌所需混合的陶瓷原料,配料不均匀,并且容易引入杂质和气泡。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462601.9公开了一种陶瓷胚料混料设备,包括混料室,底部呈漏斗型,混料室下方设置有集料器,混料室顶部设有多个独立的料斗,料斗上设置有烘干装置,其出料口连通混料室,出料口设有料口抽拉板。混料室中设置风叶,所述风叶连接在混料室外的电机上,通过风叶旋转形成气流带动原料撞击、混合。所述料斗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上部设置有筛网。该混料设备仍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混料,混料均匀性差且容易引入杂质,并且采用气流带动进行混合,容易在混料室底部形成原料的堆积。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943079.1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微粉新型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混料桶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混料桶,所述混料桶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出料管,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减速器支座,所述减速器支座上安装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由电机控制,所述减速器经连接轴连接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带动混料器工作。该装置在正常大气压环境下采用螺杆搅拌,搅拌效果差,并且容易引入杂质、气泡等。

因此开发一种真空配料装置,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配料,隔绝外部污染,并且能够保证均匀配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配料装置,可在真空条件下实现陶瓷原料的配料,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引入杂质或气泡。并且通过合理设置搅拌桨结构保证搅拌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配料装置,包括缸体、缸盖,所述缸盖覆盖于缸体上方形成空腔,且二者之间可分离,所述缸体上与缸盖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所述缸体一侧密封连接真空泵;

所述缸盖上表面设置阀门;

所述缸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缸盖延伸至空腔内;

所述转轴末端设置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向缸体侧边方向延伸;

所述缸盖下表面设置搅拌阻断部,所述搅拌阻断部向缸体底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端部设置第一副搅拌桨,所述第一副搅拌桨向所述缸盖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上设置第二副搅拌桨,所述第二副搅拌桨向所述缸体底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副搅拌桨向所述搅拌桨旋转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设置配料桶,所述缸体底部设置凹槽,所述配料桶底部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搅拌桨、第一副搅拌桨、第二副搅拌桨、搅拌阻断部均容纳在所述配料桶中。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侧面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定位销;

所述配料桶上部边缘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卡接在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缸盖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缸盖上位于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一开口上,二者之间可分离;

所述第一开口上与所述第一盖板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缸盖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缸盖上位于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二开口上,二者之间可分离;

所述第二开口上与所述第二盖板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钢玻璃或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一侧设置气压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该配料装置设置成密封结构,并配有真空泵,能够保证装置内部的真空环境,实现真空条件下的配料,通过设置气压表,可以随时监控装置内部的真空环境是否稳定;

(2)通过设置搅拌阻断部件并向缸体底部延伸,当搅拌叶向某个方向转动进行搅拌作业时,可对原料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原料跟随搅拌桨转动而并未充分混合;

(3)设置第一副搅拌桨并向所述缸盖方向延伸,不仅可对位于装置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也可以对位于装置中部、上部区域的原料进行搅拌,配料更均匀;

(4)设置第二副搅拌桨向所述缸体底部延伸,可以有效防止原料的沉积;将第二副搅拌桨向所述搅拌桨旋转方向倾斜设置,可以提高防止原料沉积的效果;

(5)缸体内部设置配料桶,配料桶与缸体底部卡接,配料桶可以拆卸,当配料桶长时间使用或者当需要更换原料的配比时,可以更换配料桶以免不同的配比的原料之间相互影响,提高了该装置的循环使用性能;

(6)在缸体上设置定位销,配料桶上部边缘设置定位孔,定位销卡接在定位孔中,避免了配料桶在配料过程中晃动影响配料效果;

(7)缸体与缸盖设置成分离式,使用方便;

(8)缸盖设置第一开口、第一盖板,第一开口上与所述第一盖板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二者之间可分离,即便于加料又保证了密封性能

(9)缸盖设置第二开口上、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开口上与所述第二盖板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钢玻璃,在配料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盖板随时观察配料装置内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配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真空配料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真空配料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配料桶与缸体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为电机工作方向为顺时针时搅拌桨俯视图;

图6为电机工作方向为逆时针时搅拌桨俯视图;

其中:11为缸体,12为真空泵,13为凹槽,14为凸台,15为定位销,21为缸盖,22为阀门,23为第一盖板,24为第二盖板,31为电机,32为转轴,41为搅拌桨,42为第一副搅拌桨,43为第二副搅拌桨,5为搅拌阻断部,61为配料桶,62为定位孔,7为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并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真空配料装置,包括缸体11、缸盖21,所述缸盖21覆盖于缸体上方,缸体11与缸盖21之间形成了一个空腔,并且缸体11与缸盖21二者之间为分离式的,便于拆装。所述缸体11上与缸盖21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保证密封性能。缸体11一侧密封连接真空泵12,用于抽真空,缸盖21的上表面设置阀门22,打开阀门22则空腔与外部大气连通,关闭阀门22则空腔与外部大气隔绝,从而形成密闭环境使配料过程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有利于提高配料过程的均匀性,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原料,以及在原料中引入气泡影响配料效果。

所述缸盖21的上表面在其中心位置设置电机31,所述电机的转轴32穿过缸盖21延伸至空腔内,转轴32末端设置搅拌桨41,所述搅拌桨41向缸体侧边方向延伸。电机31工作时,通过转轴32带动搅拌桨41在空腔内部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从而实现配料。电机31工作时可通过变频器控制工作频率,调整电机31的转速,即调整搅拌桨41的转速,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配比的原料设置相应的转速,达到更好的配料效果。所述缸盖21的下表面设置搅拌阻断部5,所述搅拌阻断部5向缸体底部延伸,该阻断部5可以对处于搅拌状态的原料起到阻挡的作用,可以避免原料始终处于跟随搅拌桨41同方向转动的状态,使配料更均匀。

所述搅拌桨41端部设置第一副搅拌桨42,所述第一副搅拌桨42向所述缸盖21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副搅拌桨42不仅可对位于装置下部区域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也可以对位于装置中部、上部区域的原料进行搅拌,使配料更均匀。

所述搅拌桨上41设置第二副搅拌桨43,所述第二副搅拌桨43向所述缸体底部延伸,因此在配料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副搅拌桨43刮起沉积在装置底面的原料,可以避免因原料沉积而导致配料比例出现较大偏差,同时也能够保证原料的利用率、使配料更均匀。将所述第二副搅拌桨43向所述搅拌桨41工作时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可以提高第二副搅拌桨43的刮铲效果,图5为电机工作方向为顺时针时搅拌桨41、第一副搅拌桨42、第二副搅拌桨43连接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电机工作方向为逆时针时搅拌桨41、第一副搅拌桨42、第二副搅拌桨43连接状态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6只用于表示搅拌桨41、第一副搅拌桨42、第二副搅拌桨43的连接关系,对其形状并不做限定。

缸盖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缸盖上位于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盖板23,所述第一盖板23覆盖在所述第一开口上,且二者之间可分离,配料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向装置内部加料。所述第一开口上与所述第一盖板23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又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

缸盖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缸盖上位于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盖板24,所述第二盖板24覆盖在所述第二开口上,二者之间可分离,所述第二开口上与所述第二盖板23的接触面设置密封件,从而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24采用透明塑钢玻璃或者亚克力板制作,可以在配料过程中随时观察装置内部情况,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负压。

所述缸体11一侧设置气压表7,可以实时监控缸体11内部的真空度情况。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缸体11内设置配料桶62,所述缸体11底部设置凹槽13,所述配料桶61底部卡接在所述凹槽13内。所述搅拌桨41、第一副搅拌桨42、第二副搅拌桨43、搅拌阻断部5均容纳在所述配料桶61中。通过在缸体11内部设置配料桶62可将原料置于配料桶62中进行搅拌,并且配料桶62底部与缸体11底部卡接,设置成可以拆卸结构,因此配料桶62为可更换的。当配料桶62长时间使用或者需要更换原料的配比时,可以更换配料桶62以免不同的配比的原料之间相互影响,提高了该装置的循环使用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缸体11侧面设置凸台14,所述凸台14上设置定位销15,配料桶上部边缘设置定位孔62,所述定位销15卡接在所述定位孔62中,采用这种结构避免了配料桶61在配料过程中晃动影响配料效果,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本行业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