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3875发布日期:2019-03-02 01: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之中,占据市区优越位置的一些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送出繁华地段。这些企业搬迁后场地遗留着重金属、农药、挥发性和持久性的有机毒害物等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隐患,城市人居环境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亟待开展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土壤修复技术按处置方式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土壤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应用,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技术水平成熟度及工程实施难度等条件限制,异位修复技术因其操作的可控性和技术的成熟度更多的被应用于工程项目,考虑污染场地原有建筑基础及粘性土壤的团聚性,若将污染土壤异位清挖后直接输送至修复设备中处理,往往会造成修复设备的损坏以及影响修复效果。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3448132U中公开的一种用于黏性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装置,该用于黏性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装置,虽然,通过主动筛分辊和从动筛分辊的设置,通过成对长短齿咬合的旋转结构破碎粘性污染土壤,有效的避免了对修复设备的损坏以及影响修复效果的问题,但用于黏性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装置并未考虑污染土壤预处理过程中扬尘和污染物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包括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破碎器,所述破碎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远离破碎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封口器,所述破碎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引导管远离破碎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推送器,所述搅拌推送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掉落管,所述掉落管远离搅拌推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分箱,所述筛分箱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远离筛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远离抽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袋式除尘器,所述布袋式除尘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器,所述筛分箱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运送机,所述筛分箱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可选的,所述封口器包括封口盖,所述封口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封口盖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封口盖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封口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

可选的,所述破碎器包括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远离破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破碎辊。

可选的,所述搅拌推送器包括搅拌推送管,所述搅拌推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推送杆。

可选的,所述筛分网与筛分箱呈平行设置,且筛分网的孔径为四十毫米。

可选的,所述皮带运送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运送皮带,所述运送皮带远离滚轴一侧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通过破碎器、进料口和封口器的设置,从而使人员把被污染的土壤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破碎装置内,再通过封口器密封破碎装置,从而使在破碎器把土壤破碎时,内部产生的碎粒难以掉落至外部,进而起到防止破碎污染土壤过程中碎粒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

2、该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通过风机、布袋式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器的设置,从而在筛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有害气体通过布袋式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器进行吸收,进而起到防止污染土壤预处理及上料过程中扬尘及污染物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破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破碎装置、2-破碎器、201-破碎电机、202-支撑盘、203-破碎辊、3-进料口、4-封口器、401-封口盖、402-橡胶密封垫、403-把手、404- 卡扣、405-转轴、406-套管、5-引导管、6-阀门、7-搅拌推送器、701-搅拌推送管、702-转动电机、703-搅拌推送杆、8-掉落管、9-筛分箱、10-抽风管、 11-风机、12-布袋式除尘器、13-活性炭吸附器、14-振动电机、15-筛分网、 16-皮带运送机、1601-电机、1602-滚轴、1603-运送皮带、1604-从动轴、17-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包括破碎装置1,破碎装置1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破碎器2,破碎器2包括破碎电机201,破碎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202,支撑盘202远离破碎电机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破碎辊203,破碎装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3,进料口3远离破碎装置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封口器4,封口器4包括封口盖401,封口盖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402,封口盖4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03,封口盖40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卡扣404,封口盖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05,转轴4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406,通过破碎器2、进料口3和封口器4的设置,从而使人员把被污染的土壤通过进料口3投入到破碎装置1内,再通过封口器4密封破碎装置1,从而使在破碎器2把土壤破碎时,内部产生的碎粒难以掉落至外部,进而起到防止破碎污染土壤过程中碎粒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破碎装置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管5,引导管5的表面设置有阀门6,通过引导管5和阀门6的设置,使破碎装置1内破碎过后的土壤通过打开阀门6由引导管5进入到搅拌推送器7内,从而起到在密封的情况下对破碎的土壤进行转移,进而防止在预处理的过程中碎粒掉落引起的二次污染,引导管5远离破碎装置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推送器7,搅拌推送器7包括搅拌推送管 701,搅拌推送管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702,转动电机7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推送杆703,搅拌推送器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掉落管8,掉落管8远离搅拌推送器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分箱9,筛分箱9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管10,抽风管10远离筛分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机11,风机11远离抽风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袋式除尘器12,布袋式除尘器1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器13,通过风机11、布袋式除尘器12和活性炭吸附器13的设置,从而在筛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有害气体通过布袋式除尘器12和活性炭吸附器13进行吸收,进而起到防止污染土壤预处理及上料过程中扬尘及污染物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筛分箱9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4,振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筛分网15,筛分网15与筛分箱9呈平行设置,且筛分网15的孔径为四十毫米,筛分箱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运送机16,皮带运送机16包括电机1601,电机1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轴1602,滚轴1602的外表面套接有运送皮带1603,运送皮带1603 远离滚轴160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1604,筛分箱9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破碎器2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从而在破碎土壤时可通过观察窗观察破碎装置1内部破碎情况。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预处理及上料系统,使用时,通过破碎器2、进料口3和封口器4的设置,从而使人员把被污染的土壤通过进料口 3投入到破碎装置1内,再通过封口器4密封破碎装置1,从而使在破碎器2 把土壤破碎时,内部产生的碎粒难以掉落至外部,进而起到防止破碎污染土壤过程中碎粒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通过风机11、布袋式除尘器12和活性炭吸附器13的设置,从而在筛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有害气体通过布袋式除尘器12和活性炭吸附器13进行吸收,进而起到防止污染土壤预处理及上料过程中扬尘及污染物对外界二次污染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