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460发布日期:2019-03-05 18:2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注射领域,特别设及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分离、纯化、浓缩过程称作膜分离。在流动注射领域,现有的膜分离技术,通常采用小流道使混合组分在膜的一侧流动,增加流道内压力,迫使目标组分透膜而过,从膜另一侧的流道分离出来。但非目标组分在细小流道内流经整个分离膜表面,在压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会造成膜的分离效果变差,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旨在减小非目标相与膜的接触,提高膜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膜、分离流道夹块、缓冲腔夹块、上流道夹块、压紧垫块、U型块;所述缓冲腔夹块安装在所述分离流道夹块上方;所述缓冲腔夹块与所述分离流道夹块之间安装所述分离膜;所述上流道夹块安装在所述缓冲腔夹块上;所述分离膜、分离流道夹块、缓冲腔夹块、上流道夹块上分别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分离膜、分离流道夹块、缓冲腔夹块、上流道夹块使用定位销定位连接后放置在所述U型块内;所述分离膜、分离流道夹块、缓冲腔夹块、上流道夹块使用压紧垫块与挤压螺丝固定在U型块内。

进一步,所述上流道夹块内开设上导流流道与上流道;所述上导流流道与所述上流道相通;所述上流道开设在所述上流道夹块的底面上;所述上导流流道的进端连接接头Ⅰ;所述上导流流道的出端连接接头Ⅱ。

进一步,所述分离流道夹块开设下导流流道与下流道Ⅲ;所述下导流流道与下流道Ⅲ相通;所述下流道Ⅲ开设在所述分离流道夹块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导流流道的进端连接接头Ⅲ;所述下导流流道的出端连接接头Ⅳ。

进一步,所述缓冲腔夹块的底面上开设下流道Ⅱ;缓冲腔夹块在所述下流道Ⅱ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与上流道夹块的上流道之间形成若干上限流缩口;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与分离膜之间形成若干下限流缩口。

进一步,所述上流道与下流道Ⅲ结构完全一样;下流道Ⅱ与下流道Ⅲ结构完全一样。

进一步,所述分离膜使用表面光滑,表面张力小的分离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下流道分流,缩口限流增压,多竖直腔体缓冲等结构,实现了混合组分在经过膜分离时的预分层效果,改善了膜分离效果;避免了现有方案中,非目标组分在细小流道内流经整个分离膜表面的问题出现;(2)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能提高流动注射领域相分离膜的分离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流道夹块平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腔夹块平面图;图5 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膜1、分离流道夹块2、缓冲腔夹块3、上流道夹块4、压紧垫块5、U型块6;所述缓冲腔夹块3安装在所述分离流道夹块2上方;所述缓冲腔夹块3与所述分离流道夹块2之间安装所述分离膜1;所述上流道夹块4安装在所述缓冲腔夹块3上;所述分离膜1、分离流道夹块2、缓冲腔夹块3、上流道夹块4上分别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分离膜1、分离流道夹块2、缓冲腔夹块3、上流道夹块4使用定位销(图中未示出)定位连接后放置在所述U型块6内;所述分离膜1、分离流道夹块2、缓冲腔夹块3、上流道夹块4使用压紧垫块5与挤压螺丝7固定在U型块6 内。

所述上流道夹块4内开设上导流流道17与上流道18;所述上导流流道 17与所述上流道18相通;所述上流道18开设在所述上流道夹块4的底面上;所述上导流流道17的进端连接接头Ⅰ13;所述上导流流道的出端连接接头Ⅱ 14。

所述分离流道夹块2开设下导流流道1120与下流道Ⅲ11;所述下导流流道20与下流道Ⅲ11相通;所述下流道Ⅲ20开设在所述分离流道夹块2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导流流道20的进端连接接头Ⅲ15;所述下导流流道20的出端连接接头Ⅳ16。

所述缓冲腔夹块3的底面上开设下流道Ⅱ21;在缓冲腔夹块3的下流道Ⅱ21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缓冲腔9;所述缓冲腔9的内壁22与上流道夹块4 的上流道18之间形成若干上限流缩口8;所述缓冲腔9的内壁22与分离膜1 之间形成若干下限流缩口10。

所述上流道18与下流道Ⅲ11结构完全一样;下流道Ⅱ21与下流道Ⅲ11 结构完全一样。

所述分离膜使用表面光滑,表面张力小的分离膜。

在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前先介绍一下本领域的一个常识:流动注射领域膜分离应用中,不同相混合组分(A+B)在1.6mm铁氟龙管里的形态是,一节A间隔着一节B,由后面的组分推动前面的组分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混合组分(A+B)从接头Ⅰ13进入上流道夹块4,先填满第一个缓冲腔9,上限流缩口8和下限流缩口10只允许小流量的组分通过,其间一部分A或B小液珠会进行同相结合成大液珠,剩下的小液珠夹杂其中,因目标组分B的分子量大于组分A的分子量,目标组分B会下沉到缓冲腔 9的下方,组分A偏于上方,最后从上限流缩口8通过的组分A会多于组分 B,从下限流缩口10通过的组分B会多于组分A。进入第二个缓冲腔9,腔体上层组分A多于组分B,腔体下层组分B多于组分A,经过一个个缓冲腔9 后,混合组分(A+B)会逐渐同相结合并分层。分离膜1挑选表面光滑,表面张力小的材料,确保少量的组分A小液珠夹杂在大量的组分B中,流经分离膜 1表面时可以被轻易带走。目标组分B在下方接触分离膜1时,会逐渐透膜而过进入下流道11,被接头Ⅲ15进入的载液或载气带走(或堵死接头Ⅲ15),从接头Ⅳ16分离出来。分离膜1上方的组分A最后从接头Ⅱ14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