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带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0401发布日期:2019-04-03 00:5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真空带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味精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带式分离机。



背景技术:

真空带式分离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过滤设备,其以过滤布或滤网为介质,将从料液分布器出口落下的料浆水平布置于过滤介质之上,充分利用料浆重力和真空吸力实现固液分离。由于料液固比较高,若简单由管道输料,会导致料液在滤布上的分布不均匀,实际生产中料液往往在滤布上多呈带状分布,而没有料液分布的地方会泄露真空,造成料液水分吸不干,固液分离效果差,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均匀布料的真空带式分离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带式分离机,其包括送料管和滤布,所述滤布位于送料管下方的滤布架上,其还包括一料液分布机构,所述料液分布机构包括一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一与送料管连通的进料口,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所述送料管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滤布架上安装有一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以及第二折流板均相对水平线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流板位于料液由料液分布机构的出料口下落的路径上,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小于第二折流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折流板的宽度小于滤布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流板的板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0°~70°,折流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真空带式分离机通过增加料液分布机构以及第二折流板,使料液经料液分布机构流到第二折流板上后被折返向下流到滤布上,多层布料结构设置使料液更加均匀有效地分布于个阶段的过水断面上,最终使料液在滤布上的分布更为均匀,有效杜绝了漏真空现象,其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明显提高了固液分离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真空带式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料液分布器与折流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料液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带式分离机,其包括送料管1和滤布2,所述滤布2位于送料管1下方的滤布架3上,其还包括一料液分布机构4,所述料液分布机构4包括一中空的壳体41,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一与送料管连通的进料口411,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412,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一个第一折流板42,所述送料管1与壳体41的内部连通;所述滤布架3上安装有一第二折流板5,所述第二折流板5位于料液由料液分布机构4的出料口412下落的路径上,所述第一折流板42以及第二折流板5均相对水平线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折流板的板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为60°,所述出料口412的口径小于第二折流板5的宽度,所述第二折流板5的宽度小于滤布2的宽度。

工作时,料液由送料管进入壳体,经过第一折流板的一次布料后,从料液分布器的出口落入第二折流板的板面进行二次布料,最终均匀落到滤布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折流板的数量不限于实施例所示,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多个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的板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不限于实施例所示,但在50°~70°时布料效果较佳,夹角太大容易料液不容易均匀下落,夹角太小会导致流速太快难以分布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