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659发布日期:2019-05-21 20:3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气泄漏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



背景技术:

本世纪以来,随着农牧产品、水产品加工储藏、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氨制冷技术的被广泛应用,大量使用氨制冷技术的制冷装置建成和投入使用,氨充注量不断增加,由氨泄漏所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液氨管道发生泄漏和因火灾发生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与涉氨制冷相关的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尤其在加氨、放油、放空气、热氨融霜等关键操作,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目前大多数大中型冷库的氨制冷机房及速冻设备加工间内的快速冻结装置设置了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事故排风机,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 100ppm或150ppm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开启事故排风机进行排氨。另外,在氨制冷机房高压贮氨器上方设置了氨泄漏传感器和水喷淋系统,由氨泄漏控制器、水电磁阀和开式喷头进行联动,控制和消除氨泄漏。

以上方法的确有效的保证了工作人员及设备运行的安全,做到出现事故早发现早处理,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主动防御的功能,但是对于大中型制冷机房,如果某一区域发生了氨泄漏,氨气体就会蔓延至整个机房,扩大了事故范围,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因此对氨泄漏区域实施主动隔离措施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通过,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以及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

所述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以及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内均设有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事故排风控制系统和水幕喷淋系统;

其中,所述水幕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系统、第二喷淋系统、第三喷淋系统以及第四喷淋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前分管、第一前支管和第一后支管,第一前分管、第一前支管和第一后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喷管,第一前支管和第一后支管均连接第一后分管,第一后分管和第一前分管均连接第一总分管,第一总分管连接总管,总管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水用球阀,总管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管,第一总分管连接控制阀系统,控制阀系统包括控制管道,控制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蝶阀、过滤器和水用电磁阀,控制管道连接旁管,旁管上设有第二蝶阀;

其中,所述第二喷淋系统与第一喷淋系统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三喷淋系统包括第三前支管和第三后支管,第三前支管和第三后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喷管,第三前支管和第三后支管均通过变径管连接第三总分管,第三总分管连接控制阀系统,第三总分管连接总管;

其中,所述第四喷淋系统与第一喷淋系统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氨气浓度感应器和报警器,氨气浓度感应器连接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连接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包括抽风机,抽风机连接排气管,PLC控制系统与水幕喷淋系统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系统设于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喷淋系统设于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三喷淋系统设于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第四喷淋系统设于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喷淋系统还包括水雾喷淋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喷淋管安装于高压贮液器上方1m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管和第一后支管均通过变径管连接第一后分管,第一后分管和第一前分管均通过变径管连接第一总分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压缩机区域、低压循环桶区域和高压贮液器区域布局合理的水幕和水雾喷淋系统进行隔离,当发生氨气泄漏情况时,能够有效的阻断氨气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横向蔓延,通过在隔离区域内分别加设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警示并保护机房和辅助设备间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水幕的完整覆盖,达到良好的氨气隔离效果,能够完整控制和消除泄漏区域的氨泄漏,使制冷系统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氨气泄漏产生的扩散危害降到最小,极大的提高了现有涉氨制冷企业氨气泄漏时的安全防护处理措施,避免对其他区域的正常生产和运行产生影响,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布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喷管,2-第二喷管,3-第三喷管,4-第四喷管,5-第一前分管,6-第一前支管,7-第一后支管,8-变径管,9-第一总分管,10-总管,11-排水管,12-水用球阀,13-进水管,14-控制管道,15-第一蝶阀,16-过滤器, 17-水用电磁阀,18-旁管,19-第二蝶阀,20-第三前支管,21-第三后支管, 22-第三总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氨系统泄漏用水幕喷淋主动隔离防御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以及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以及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内均设有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事故排风控制系统和水幕喷淋系统,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氨气浓度感应器和报警器,氨气浓度感应器连接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连接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包括抽风机,抽风机连接排气管,PLC控制系统与水幕喷淋系统联动,水幕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系统、第二喷淋系统、第三喷淋系统以及第四喷淋系统,第一喷淋系统设于第一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二喷淋系统设于第二压缩机隔离防御区,第三喷淋系统设于低压循环桶隔离防御区,第四喷淋系统设于高压贮液器隔离防御区,第一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前分管5、第一前支管6和第一后支管7,第一前分管5、第一前支管6和第一后支管7上均设有第一喷管1,第一前支管5和第一后支管7均通过变径管8连接第一后分管,第一后分管和第一前分管5均通过变径管8连接第一总分管9,第一总分管9连接总管10,总管10连接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水用球阀12,总管10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管 13,第一总分管9连接控制阀系统,控制阀系统包括控制管道14,控制管道14上依次设有第一蝶阀15、过滤器16和水用电磁阀17,控制管道14 连接旁管18,旁管18上设有第二蝶阀19,第二喷淋系统与第一喷淋系统结构相同,第三喷淋系统包括第三前支管20和第三后支管21,第三前支管 20和第三后支管21上均设置有第三喷管,第三前支管20和第三后支管21 均通过变径管8连接第三总分管22,第三总分管22连接控制阀系统,第三总分管22连接总管10,第四喷淋系统与第一喷淋系统结构相同,第四喷淋系统还包括水雾喷淋管,水雾喷淋管安装于高压贮液器上方1m处。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将压缩机区域、低压循环桶区域和高压贮液器区域布局合理的水幕和水雾喷淋系统进行隔离,当发生氨气泄漏情况时,能够有效的阻断氨气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横向蔓延,通过在隔离区域内分别加设氨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当氨气泄漏达到氨气浓度感应器设定值时,氨气浓度感应器将信号传送给报警器,报警器进行报警,报警器将报警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送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抽风机启动进行抽气,并将氨气由排气管排出,第一喷淋系统包括若干个第一喷管1,第一喷管1分别设于第一前分管5、第一前支管6和第一后支管7上,第一前支管6和第一后支管7通过变径管8连接第一后分管,第一后分管和第一前分管5通过变径管8连接第一总分管9,第一总分管9连接总管 10,总管10连接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水用球阀12,总管10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管13,第一总分管9连接控制阀系统,控制阀系统包括控制管道14,控制管道14上依次设有第一蝶阀15、过滤器16和水用电磁阀17,控制管道14连接旁管18,旁管18上设有第二蝶阀19,当发生氨气泄漏时,PLC控制系统控制水用电磁阀打开,喷淋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总管内,由总管分别进入各个分管和支管中,从而由喷管的喷头进行水幕喷淋,水幕喷水强度为74L/min/m,水雾喷水强度为74L/min/m,水用电磁阀供水压力不低于3bar,能够实现水幕的完整覆盖,达到良好的氨气隔离效果,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水中较大杂质,蝶阀和球阀主要用于调节水的流量大小,能够完整控制和消除泄漏区域的氨泄漏,不再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生产,使制冷系统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机房设备区域根据规模大小划分一个或多个主动防御隔离区域,辅助设备区域中的低压循环桶和高压贮液器区域各划分为一个主动防御隔离区域,使各个区域之间能够相互进行隔离,将氨气泄漏产生的扩散危害降到最小,极大的提高了现有涉氨制冷企业氨气泄漏时的安全防护处理措施,避免对其他区域的正常生产和运行产生影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