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3450发布日期:2019-03-27 11:0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浓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



背景技术: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标准的名称即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可改善塑料母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用作塑料填料具有增韧补强的作用,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还赋予塑料滞热性。

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增浓、升温包裹等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沉淀、去除上清液、导出浓浆料的工艺过程。

然而,在对碳酸钙溶液进行增浓时,往往需要将溶液静置较长时间使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下沉并导出上清液从而得到浓浆料,这一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操作也较为繁琐。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增浓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板、以及循环装置,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碳酸钙浆液不断地在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之间不断循环,在过滤板的过滤作用下,位于第一收容腔的浆液浓度降低,位于第二收容腔的浆液浓度升高,从而起到增浓浆液的作用;通过设置液位报警器,可以实时检测罐体内部液位。因此,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具有增浓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部且水平设置的过滤板、循环装置、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以及加热器;

所述过滤板的端部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收容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下方的第二收容腔;

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水泵、支架、第一水管、以及第二水管;

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侧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侧壁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下半部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侧壁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上半部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

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于所述箱体的顶壁伸入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端部与所述过滤板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另一侧壁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上半部分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一阀门;

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另一侧壁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下半部分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阀门;

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液位报警器;

所述液位报警器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位报警器的探头与所述箱体的顶板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支脚。

可选地,所述支脚的高度不少于50cm。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箱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磁式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支脚的外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二阀门均为不锈钢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板、以及循环装置,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碳酸钙浆液不断地在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之间不断循环,在过滤板的过滤作用下,位于第一收容腔的浆液浓度降低,位于第二收容腔的浆液浓度升高,从而起到增浓浆液的作用;通过设置液位报警器,可以实时检测罐体内部液位。因此,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具有增浓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1、第一收容腔;12、第二收容腔;2、过滤板;3、循环装置;31、水泵;32、支架;33、第一水管;34、第二水管;4、进液管;5、第一出液管;51、第一阀门;6、第二出液管;61、第二阀门;7、加热器;8、液位报警器;81、探头;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箱体1内部且水平设置的过滤板2、循环装置3、进液管4、第一出液管5、第二出液管6、以及加热器7;过滤板2的端部与箱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使用满焊的方式将过滤板2的端部与箱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在一起;过滤板2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收容腔11、以及位于第一收容腔1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12;循环装置3包括水泵31、支架32、第一水管33、以及第二水管34;支架32的一端与箱体1侧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使用满焊的方式将支架32的一端与箱体1侧壁的外表面固定在一起,从而使两者之间结合地更加牢固;支架32的另一端与水泵31固定连接;第一水管33的一端穿过箱体1侧壁且与第一收容腔11的下半部连通,第一水管33的另一端与水泵31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水管34的一端穿过箱体1侧壁且与第二收容腔12的上半部连通,第二水管34的另一端与水泵31的出水端连通;进液管4的一端于箱体1的顶壁伸入箱体1内且与第一收容腔11连通,进液管4的一端端部与过滤板2之间具有间隙;更具体地,进液管4的一端端部与过滤板2之间的间隙不少于5cm;第一出液管5的一端穿过箱体1另一侧壁的上端且与第一收容腔11的上半部分连通;第一出液管5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一阀门51;第二出液管6的一端穿过箱体1另一侧壁的下端且与第二收容腔12的下半部分连通;第二出液管6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阀门61;加热器7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在使用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时,首先应该确保第一阀门51、以及第二阀门61均处于一个关闭状态,操作人员往进液管4通入浓度较低的碳酸钙浆液,当箱体1中的液面高于第一出液管5之后操作人员接通水泵31的电源、以及加热器7的电源,在水泵31的作用下位于第一收容腔11中的碳酸钙浆液通过第一水管33、水泵31、以及第二水管34进入第二收容腔12,浆液通过过滤板2又再次回到第一收容腔11,整个过程不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浆液中的固体颗粒被过滤板2阻隔,因而第二收容腔12中的碳酸钙浆液浓度不断提高,第一收容腔11中的碳酸钙浆液浓度不断降低。在上述循环过程持续10分钟之后,操作人员打开第一阀门51从而导出上清液,打开第二阀门61从而导出增浓的碳酸钙浆液。更具体地,操作人员需控制确保第一阀门51的出液流量与第二阀门61的出液流量之和等于进液管4的进液流量,从而确保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中的碳酸钙浆液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上述这一个增浓过程,可以连续产出增浓的碳酸钙浆液。因此,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具有增浓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可选地,还包括液位报警器8;液位报警器8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液位报警器8的探头81与箱体1的顶板内壁固定连接。具体来说,设置液位报警器8可以让操作人员实时地了解到此种增浓罐中的液位的高低情况,避免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设备一直处于一个高工作负荷状态。

可选地,箱体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支脚9。具体来说,由于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常常处于潮湿的环境,在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9,可以使加热器7远离潮湿的地面,保障加热器7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支脚9的高度不少于50cm。具体来说,支脚9的高度不少于50cm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开启和关闭第二阀门61,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检查加热器7的工作情况。

可选地,加热器7与箱体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具体来说,为了在维修加热器7时,便于操作人员的拆卸和安装,加热器7与箱体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可选地,加热器7为电磁式加热器。具体来说,电磁加热器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涡流来给加热工件加热,它是把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再由电磁能转换为电能,电能在金属内部转变为热能,达到加热金属的目的,从而杜绝了明火在加热过程中的危害和干扰,加热效率高,是一种环保的加热方案。

可选地,支脚9的外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具体来说,耐腐蚀涂层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作为防腐蚀材料不但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附着力强、常温操作、施工简便等良好的工艺性,而且价格适中。在支脚9的外表面涂覆环氧树脂,可以使支脚9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可选地,第一阀门51、以及第二阀门61均为不锈钢球阀。具体来说,第一阀门51、以及第二阀门61均为不锈钢球阀,可以使此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增浓罐更加结实耐用,避免频繁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