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7997发布日期:2019-03-27 11:3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配料装置,是指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等按比例混合配置,粉磨到一定细度物料的一种机械设施,一般用于生产车间,具有耐用、高效、易调节等特点;现有的配料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配料装置在配料过程中,因配料装置高度无法调节工作人员无法较方便的取用、放置与清理配料放置罐,并且无法较为精准的控制配料的输出量,此外,在研磨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配料研磨的不够充分,粗颗粒较多,给配料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研磨料收集罐,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扣,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与三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位于二号支撑杆的上端,所述三号支撑杆位于二号支撑杆的下端,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提手,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二号提手,所述一号提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防滑杆,所述一号提手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三号防滑杆,所述二号提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防滑杆,所述二号提手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四号防滑杆,所述一号提手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原料罐,所述二号提手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原料罐,所述一号原料罐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出料调节板,所述二号出料调节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拉杆,所述二号拉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刻度尺,所述二号原料罐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出料调节板,所述一号出料调节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号拉杆,所述一号拉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刻度尺,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漏斗,所述下料漏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出料调节板,所述三号出料调节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号拉杆,所述三号拉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刻度尺,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研磨机,所述一号研磨机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罐,所述进料罐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三号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研磨机。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固定杆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底座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拉杆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弹性条,所述一号拉杆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塞子,所述二号拉杆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弹性条,所述二号拉杆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塞子,所述三号拉杆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弹性条,所述三号拉杆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三号塞子。

优选的,所述二号研磨机的下端设置有一号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一号研磨机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出料口,所述下料漏斗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出料口,所述三号出料调节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出料口,所述二号原料罐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五号出料口,所述一号出料调节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六号出料口,所述二号原料罐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七号出料口,所述一号出料调节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八号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耐磨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采用伸缩杆,能够随时调节配料装置的高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采用出料调节板,能够随时控制原料的出料量,防止下料漏斗的混合原料流出量较多而堵塞下料漏斗,采用二号研磨机,能够对初次研磨不够充分的粗颗粒进行二次研磨,整个配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出料调节板、二号出料调节板与三号出料调节板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提手;2、一号原料罐;3、一号出料调节板;4、二号出料调节板;5、一号支撑杆;6、二号支撑杆;7、三号支撑杆;8、伸缩杆;9、固定杆;10、二号提手;11、二号原料罐;12、下料漏斗;13、三号出料调节板;14、进料口;15、进料罐;16、一号研磨机;17、二号研磨机;18、底座;19、研磨料收集罐;20、一号防滑杆;21、二号防滑杆;22、三号防滑杆;23、四号防滑杆;24、活动扣;25、一号拉杆;26、一号刻度尺;27、二号拉杆;28、二号刻度尺;29、三号拉杆;30、三号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止下料口堵塞的白泥生料配料装置,包括底座18,底座18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研磨料收集罐19,伸缩杆8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扣24,伸缩杆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支撑杆5、二号支撑杆6与三号支撑杆7,一号支撑杆5位于二号支撑杆6的上端,三号支撑杆7位于二号支撑杆6的下端,伸缩杆8的顶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上端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提手1,固定杆9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二号提手10,一号提手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防滑杆21,一号提手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三号防滑杆22,二号提手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防滑杆20,二号提手10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四号防滑杆23,一号提手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原料罐2,二号提手10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原料罐11,一号原料罐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出料调节板4,二号出料调节板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拉杆27,二号拉杆27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刻度尺28,二号原料罐1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出料调节板3,一号出料调节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号拉杆25,一号拉杆25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刻度尺26,一号支撑杆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漏斗12,下料漏斗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出料调节板13,三号出料调节板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号拉杆29,三号拉杆29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刻度尺30,所述二号支撑杆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研磨机16,一号研磨机1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罐15,进料罐1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14,三号支撑杆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研磨机17;

伸缩杆8的顶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固定杆9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底座18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确保伸缩杆8与固定杆9连接的更稳定;一号拉杆25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弹性条,一号拉杆25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塞子,二号拉杆27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弹性条,二号拉杆27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塞子,三号拉杆29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弹性条,三号拉杆29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三号塞子,防止原料从一号拉杆25的上端漏出;二号研磨机17的下端设置有一号出料口,确保二号研磨机17内部研磨的混合原料顺利排出;一号研磨机1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出料口,下料漏斗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出料口,三号出料调节板1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出料口,一号原料罐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五号出料口,二号出料调节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六号出料口,二号原料罐1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七号出料口,一号出料调节板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八号出料口,为了使一号研磨机16内部的混合原料顺利排出;底座1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耐磨垫片,为了增加底座18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在使用时,首先,调节伸缩杆8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固定活动扣24,并给一号研磨机16与二号研磨机17通电,确保一号研磨机16与二号研磨机17能够正常运行,接着,将一号原料放入一号原料罐2的内部,将二号原料放入二号原料罐11的内部,然后,将一号提手1放在二号防滑杆21与三号防滑杆22之间,将二号提手10放在一号防滑杆20与四号防滑杆23之间,计算一号原料罐2与二号原料罐11出料的比例,并将计算后的数据转换为一号刻度尺26与二号刻度尺28相对应的数字,从一号拉杆25的一侧拉出一号刻度尺26相对应的数字,并固定一号塞子,从二号拉杆27的一侧拉出二号刻度尺28相对应的数字,并固定二号塞子,并将三号拉杆29向一侧拉出一定距离,固定三号塞子,当下料漏斗12下端的三号出料口出料量较少,发生堵塞时,松开三号塞子,并将三号拉杆29向一侧拉出一定距离,增大了三号出料口的出料量,三号出料口将不再堵塞,此时混合料通过三号出料口流入进料口14,并由进料口14流入进料罐15,最后,混合料通过进料罐15流入一号研磨机16内部进行研磨,并由一号研磨机16内部流入二号研磨机17内部进行二次研磨,最终由二号研磨机17下端的一号出料口流入研磨料收集罐19内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