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7785发布日期:2019-03-30 09:2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净化系统都是通过上部吸气然后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底部排出,由于含有甲醛或者灰尘的空气密度是大于洁净的空气的,因此含有甲醛或者灰尘的空气相比洁净的空气会聚集到底部,因此,这样的净化系统只能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吸气部位高度不能变化,不能适应于不同高度的空气净化,净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系统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令吸气部位高度进行变化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组成包括: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下部与底座通过一组肋板连接,所述的外套筒内套有过滤筒,所述的过滤筒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通气格栅,所述的底座内部的支板与转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转轴中间套有蜗轮,所述的转轴两端固定转盘,所述的转盘与所述的过滤筒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所述的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的蜗杆一端与所述的底座前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对空气进行净化过程中,可以令吸气口和出气口的高度进行变化,可以对不同高度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净化的效果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通气格栅,可以使得每个方向都能够均匀的出气和吸气,保证净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高度变化为自动调整,可以实现反复的上下移动,保证净化的空气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区域,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3是过滤筒内部结构图;

图中:1、通气格栅;2、过滤筒;3、外套筒;4、肋板;5、底座;7、支板;8、蜗轮;9、转轴;10、连接杆;11、转盘;12、蜗杆;13、抗菌抗病毒滤网;14、HEPA滤网;15、活性炭滤网;16、灰尘纤维滤网;17、风机;18、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组成包括:外套筒3,所述的外套筒下部与底座5通过一组肋板4连接,肋板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底座的上四周,所述的外套筒内套有过滤筒2,过滤筒与外套筒为滑动连接,所述的过滤筒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通气格栅1,上部的通气格栅为出气格栅,下部的通气格栅为进气格栅,所述的底座内部的支板与转轴9通过轴承连接,支板7固定在底座底部,所述的转轴中间套有蜗轮8,所述的转轴两端固定转盘11,所述的转盘与所述的过滤筒底部通过连接杆10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转盘上的固定销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过滤筒底部铰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所述的蜗轮与蜗杆12相啮合,所述的蜗杆一端与所述的底座前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减速电机18的输出轴上。

在进行工作时,需要过滤的空气通过下部的通气格栅吸入,过滤筒内还设置风机,空气依次通过灰尘纤维滤网16、活性炭滤网15、HEPA滤网14和抗菌抗病毒滤网13,然后在风机17的作用下通过上部的通气格栅排出,过滤筒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出气部位和吸气部位都会上下移动,可以对出气和吸气部位进行高度变化,使得不同高度区域的空气进行全面过滤净化。

过滤筒内还布置有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互联网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互联网连接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互联网连接模块电连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通过wifi模块实时和互联网连接,以及云平台与手机APP客户端连接对空气质量作出评判,经过远程控制对空气净化 器的移动设备的驱动模块进行控制,变换区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净化,实现净化系统的智能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