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285发布日期:2019-05-11 01:2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不仅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危害,而且也会对大气环境也有不利影响,如果粉尘废气中含有可燃性成分,则还有可能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因此粉尘废气的处理设备是工业生产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粉尘废气的处理设备主要分为干法粉尘处理设备和湿法粉尘处理设备,干法粉尘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袋式除尘器、旋风分离器、重力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湿法粉尘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喷雾洗涤除尘器、冲击水浴除尘器、文丘里管洗涤器等。

上述常规的粉尘处理设备其粉尘净化效率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尤其是针对粘性类、油性类以及纤维类粉尘,常规的干法粉尘处理设备和湿法粉尘处理设备存在除尘不彻底和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能提高粉尘净化效率,并且针对粘性类、油性类以及纤维类粉尘,可以解决除尘不彻底和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包括旋流洗涤罐、粉尘输入管道和洗涤喷淋管,所述旋流洗涤罐为轴线竖直设置的圆形罐,所述旋流洗涤罐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粉尘切向入口,所述粉尘输入管道沿所述旋流洗涤罐的切向连通所述粉尘切向入口,所述洗涤喷淋管位于所述洗涤喷淋管位于所述旋流洗涤罐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洗涤罐中还设置有倾斜旋流板,所述倾斜旋流板为多个且围绕所述旋流洗涤罐的轴线分布设置,多个所述倾斜旋流板的分布中心处设置有汇流下落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旋流板的倾角为1°~80°,且每个所述倾斜旋流板的倾角均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洗涤罐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所述旋流洗涤罐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废液排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洗涤罐的顶部设置有液体汇流挡板,所述液体汇流挡板位于所述洗涤喷淋管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废气中的粉尘粒子在旋流洗涤装置中与喷淋水雾结合,经过切向进气旋流与倾斜旋流板的双重旋流离心作用,以达到粉尘与干净空气分离的目的,从而显著地提高粉尘净化效率,并且针对粘性类、油性类以及纤维类粉尘,可以解决除尘不彻底和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流洗涤罐和粉尘输入管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旋流板和汇流下落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粉尘废气旋流洗涤装置,包括旋流洗涤罐1、粉尘输入管道2和洗涤喷淋管3,所述旋流洗涤罐1为轴线竖直设置的圆形罐,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粉尘切向入口,所述粉尘输入管道2沿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切向连通所述粉尘切向入口,所述洗涤喷淋管3位于所述洗涤喷淋管3位于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洗涤罐1中还设置有倾斜旋流板4,所述倾斜旋流板4为多个且围绕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轴线分布设置,多个所述倾斜旋流板4的分布中心处设置有汇流下落通道5。所述倾斜旋流板4的倾角为1°~80°,且每个所述倾斜旋流板4的倾角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废液排出口6。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顶部设置有液体汇流挡板7,所述液体汇流挡板7位于所述洗涤喷淋管3的下方。

粉尘废气通过所述粉尘输入管道2沿切向进入所述旋流洗涤罐1中,然后粉尘废气沿着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内壁进行高速螺旋运动,废气中的粉尘在螺旋运动过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甩向所述旋流洗涤罐1的圆管壁上,甩向圆管壁面的粉尘粒子与喷淋液体接触产生较大重量的旋流液,在重力作用下与粉尘混合的旋流液克服离心力沿圆管壁面下落,从所述废液排出口6流出。

经过切向进气旋流初次洗涤的粉尘废气在风机牵引力作用下被分离出来继续向上运动,然后穿过所述倾斜旋流板4的间隙,在所述倾斜旋流板4的导流作用下,粉尘废气的部分上升动能转化为水平圆周运动的动能,从而形成二次旋转气流并产生二次离心力,在二次离心力作用下将切向进气旋流初次洗涤无法及时分离的残余粉尘粒子甩向所述旋流洗涤罐11的圆管壁上,甩向壁面的粉尘粒子与喷淋液体接触导致重量增大,从而克服圆周惯性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在重力作用下向所述汇流下落通道15汇集并下落至所述废液排出口6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地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