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塞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0453发布日期:2019-05-07 22:0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堵塞喷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堵塞喷嘴,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管道中注液,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喷淋或清洗。



背景技术:

在炼油厂各装置生产实践中,为了实现防腐或其他目的,需要将一定量的助剂注入气相管道中。常见的注液设备为静态混合器或者用直管将介质一注入介质二。常规的静态混合器压降较大,而直管注入型式工艺效果较差,介质一经注液管进入管道后呈雨滴状洒落,在管道底部聚集、流淌,注入的缓蚀剂无法充分润湿管壁,注入的中和剂由于气液接触不够充分,导致利用效率低下,均无法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从节能环保角度考虑,有人提出采用喷头将助剂雾化后注入气相介质可显著改善气液混合效果。然而,助剂的流量一般在5~50Kg/h之间,常规压力雾化喷头的设计难度较大,为了获得较好的雾化效果必须缩小喷头孔径,通过将助剂加压增速来实现雾化效果,而过小的喷头孔径常常被助剂中的杂质堵塞,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

由于受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启发,目前国内炼油厂也认识到采用喷头注水取代直管注水的优越性,助剂喷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小流量喷嘴容易堵塞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堵塞喷嘴,该喷嘴在杂质堵塞出口时通过自动憋压推动喷嘴芯移动增大流通面积,从而达到清除杂物的目的,实现长周期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堵塞喷嘴,包括喷嘴芯1、固定杆2、拉簧3和接管4。其中喷嘴芯1前端加工有与接管4内壁啮合的坡度,后端设置有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排液口且都伸入接管4内与接管4内腔连通,所述喷嘴芯1后端与接管4内壁小间隙配合并能沿接管4轴向移动,所述接管4外壁与喷嘴芯1前端侧壁各对称布置有两个固定杆2,接管4外壁与喷嘴芯1后端侧壁同侧的两个固定杆通过拉簧3连接,当所述接管内液体压力超过拉簧拉力时喷嘴芯向前位移,液体经喷嘴芯与接管的缝隙喷出。当喷嘴芯与接管之间缝隙堵塞时,喷嘴内腔压力增大,喷嘴芯行程加大可自行将堵塞杂质排出。

所述喷嘴中拉簧优选为可调节长度的拉簧,可设置螺纹旋钮来调节拉簧长度,通过调节拉簧长度调整喷嘴喷雾压力。

所述喷嘴工作压力为0.02MPa-1.0MPa之间。

所述喷嘴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喷淋降温和灌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示意图;

图中:1、喷嘴芯;2、固定杆;3、弹簧;4、接管;

图2是所述喷嘴芯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不限于如下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所做的改进型技术,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附图1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做进一步阐述,所述喷嘴包括包括喷嘴芯1、固定杆2、拉簧3和接管4。其中喷嘴芯1后端伸入接管4内,前端暴露在外,所述喷嘴芯1后端设置有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排液口,其中进液口、排液口与接管4内腔连通,所述喷嘴芯1后端与接管4内壁小间隙配合并能沿接管4轴向移动,所述接管4外壁与喷嘴芯1前端侧壁各对称布置有两个固定杆2,接管4外壁与喷嘴芯1后端侧壁同侧的两个固定杆2通过拉簧3连接,当所述接管4内液体压力超过拉簧3拉力时喷嘴芯1向前位移,液体经喷嘴芯1与接管4的缝隙喷出。当喷口缝隙堵塞时,喷嘴内腔压力增大,喷嘴芯1行程加大可自行将堵塞杂质排出。

为了使本行业技术人员更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之: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可以通过设置拉簧伸长量来设置喷嘴的喷雾压力,例如设置喷雾压力为0.3MPa,当喷嘴内腔压力达到0.3MPa时喷嘴芯受液体压力向前运动,喷嘴芯与接管之间出现缝隙,液体从缝隙中高速喷出形成喷雾。

当液体内杂质堵塞喷嘴芯与接管的缝隙时,喷嘴内腔憋压导致喷嘴芯行程加大,喷口面积增大可自行将堵塞杂质排出。

所述喷嘴中拉簧优选为可调节长度的拉簧,可设置螺纹旋钮来调节拉簧长度,通过调节拉簧长度调整喷嘴喷雾压力。

所述喷嘴优选工作压力为0.02MPa-1.0MPa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