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节调和管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1278发布日期:2019-10-22 20:3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调节调和管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调和管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用于净化水质的设备。

现有公开号为CN104193031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一体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酸碱液管道(即调和管),其通过调和管向沉淀池内加入酸碱调和剂以使得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酸碱调和,从而降低污水的腐蚀性。

但是,其调和管与沉淀池固定连接,当沉淀池内的污水水位较高时,污水将漫过调和管,从而使得调和管易被腐蚀,缩短了调和管的使用寿命,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调和管的沉淀池,其具有可自动对调和管底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调和管可避免与污水接触,从而延长调和管使用寿命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调节调和管的沉淀池,包括池体和调和管,所述池体两侧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开设有储气腔,所述调和管连接在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气腔内充有空气,优选的滑块可为塑料等轻质材料,当池体内注入污水后,滑块在储气腔的作用下可自动上浮,使得滑块上的调和管可自动保持在液面的上方,无需操作人员全程看守,提升了设备对于调和管高度调节的自动化,减轻了人工成本,整体上具有可自动对调和管底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调和管可避免与污水接触,从而延长调和管使用寿命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上设有气泵,所述储气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为通孔,所述气泵与进气孔通过进气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进气孔及气泵向储气腔内补充空气,以防止长期使用后污水易侵入储气腔内,导致滑块所受浮力减小,导致滑块相对于液面下降的问题,通过向储气腔内补充气体以维持滑块相对于液面的高度状态,使得调和管可更稳定的位于液面的上方,提高了调和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端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在进气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块与进气孔的螺纹连接以实现进气管与进气孔的快速安装或拆卸,提高了进气管与进气孔对接的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盘可便于操作人员持握,以转动连接块,此外,防滑凸起可提升操作人员手部与转盘的接触面积,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转盘,使得操作人员手部不易与转盘在转动时滑脱,提升了对连接块操控的便捷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在转盘和滑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旋进进气孔后,密封圈抵接在转盘和滑块的外侧壁之间,密封圈可使得进气孔处的密封效果更好,减缓了需对储气腔补充气体的维护周期,进一步提高了本案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为通孔,所述出气孔内过盈配合的插设有橡胶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气孔可将储气腔内的空气调整至合适的体积,从而调整滑块所受的浮力,因此可调节滑块相对于液面的高度,从而将调和管相对于液面的高度进行更精细的调节,使得调和管可处于更适当的高度,防止过高导致调和管输出的酸碱中和液产生飞溅,以进一步提高本案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出气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可将环形凸起插设在环形槽内,从而使得橡胶塞可与出气孔的连接更稳定,使得橡胶塞不易自行脱离出气孔,从而提升了本案橡胶塞与出气孔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的顶部设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将橡胶塞拔出时,可将手指勾住拉环,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将拉环拔出,便于操作人员将橡胶塞拔出,提升了对橡胶塞操控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拉环通过橡胶条连接在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塞自出气孔拔出后,橡胶塞可通过橡胶条与滑块保持连接,无需额外存储于某存储空间内,当需要再次将橡胶塞插入出气孔内时,操作更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池体两侧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两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底面开设有储气腔,调和管连接在滑块上,储气腔内充有空气,优选的滑块可为塑料等轻质材料,当池体内注入污水后,滑块在储气腔的作用下可自动上浮,使得滑块上的调和管可自动保持在液面的上方,无需操作人员全程看守,提升了设备对于调和管高度调节的自动化,减轻了人工成本,整体上具有可自动对调和管底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调和管可避免与污水接触,从而延长调和管使用寿命的优势;

2、采用了池体上设有气泵,储气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为通孔,气泵与进气孔通过进气管相连接,可通过进气孔及气泵向储气腔内补充空气,以防止长期使用后污水易侵入储气腔内,导致滑块所受浮力减小,导致滑块相对于液面下降的问题,通过向储气腔内补充气体以维持滑块相对于液面的高度状态,使得调和管可更稳定的位于液面的上方,提高了调和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块与滑块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池体;10、滑槽;11、调和管;12、滑块;120、储气腔;2、气泵;20、进气孔;21、进气管;22、连接块;23、转盘;231、防滑凸起;24、密封圈;3、橡胶塞;30、出气孔;31、环形凸起;32、环形槽;33、拉环;34、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自动调节调和管11的沉淀池,参照图1,其包括池体1和调和管11,优选的调和管11为软管,池体1两侧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0,两滑槽10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两端可在滑槽10内沿竖直方向滑动。

参照图2,滑块12的底面开设有储气腔120,调和管11粘连接在滑块12上,由于滑块12内开设有储气腔120,可使得滑块12可根据池体1内液面的升降而自动升降,从而可保证调和管11的底部高于液面。

参照图2和3,池体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2,储气腔120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20,进气孔20为通孔,气泵2的输出口粘连有进气管21,优选的进气管21为软管,进气管21的端部粘连的套设有连接块22,连接块22螺纹连接在进气孔20内,连接块22上粘连的套设有转盘23,转盘23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防滑凸起231,以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连接块22进行安装或拆卸。

参照图3,连接块22上套设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抵接在转盘23和滑块12之间,以提升进气口处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4,储气腔120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气孔30,出气孔30为通孔,出气孔30内过盈配合的插设有橡胶塞3,橡胶塞3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环形凸起31,出气孔3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环形凸起31相适配的环形槽32,以使得橡胶塞3插设在出气孔30内后,环形凸起31抵接在环形槽32内,使得橡胶塞3与出气孔30连接更稳定。

参照图4,橡胶塞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拉环33,拉环33上一体成型有橡胶条34,橡胶条34粘连接在滑块12上。

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储气腔120内充有一定量的空气,从而可使得滑块12保持一定的浮力,因此,随着液面的升降,储气腔120可使得滑块12时刻保持其顶端时刻浮出液面,从而保证调和管11可时刻位于液面上方,不与液面接触,避免了调和管11被污水浸泡腐蚀,从而可有效的延长调和管11的使用寿命,整体上具有具有可自动对调和管11底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调和管11可避免与污水接触,从而延长调和管11使用寿命的优势。

此外,工作较长时间后,储气腔120内的空气易被污水吸附一部分,从而导致储气腔120所能提供的浮力减小,本案可通过气泵2向储气腔120内补充空气,以保持本案的工作效果,亦可通过出气孔30向外排气,通过进气孔20及排气孔以便于操作人员调节储气腔120内的气体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