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2499发布日期:2019-09-17 21:1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研究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



背景技术:

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生物技术研究过程中会使用到培养皿来对微生物样本进行培养,培养皿在培养微生物样本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放置在摆放架上静置培养。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摆放架没有设置保护隔离功能,导致摆放的培养皿易被碰掉损坏,直接影响到了对微生物样本的研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微生物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摆放架没有设置保护隔离功能,导致摆放的培养皿易被碰掉损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将培养皿放入置物槽后通过连杆带动护罩下降接触工作台并通过滚轮卡入凸块之间自锁的方式锁定护罩的位置,实现了对置物槽内培养皿的隔离保护,防止了培养皿被碰掉损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包括摆放架体,所述摆放架体底面周围安装有多个底脚,所述摆放架体顶面中部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开设有多个置物槽,所述摆放架体顶面周围安装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安装有多个隔离组件,且所述隔离组件与所述置物槽一一对应;

所述隔离组件包括保护壳和连杆,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底面,所述保护壳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块,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所述连杆,且所述连杆贯穿通过所述顶板和所述保护壳,所述连杆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连杆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边缘与所述凸块外缘接触,且所述滚轮的半径不大于所述凸块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杆底端固定有护罩,所述护罩底部设置开口,且所述护罩底面与所述工作台顶面贴合,所述护罩顶部内嵌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端设置有封盖。

采用上述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需要将培养皿静置培养微生物样本时,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连杆上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护罩脱开所述工作台,此时将培养皿放入所述置物槽内,后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连杆下降,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护罩下降,在所述连杆下降的过程中,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轮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凸块的边缘滚动,当所述滚轮滚向所述凸块的最高点时,所述压簧被压缩,当所述滚轮滚过所述凸块的最高点后,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从而当所述护罩底面下降至接触所述工作台顶面时,通过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自锁的方式即可锁定所述护罩的位置,防止所述护罩自然升降,这样便完成了对所述置物槽内培养皿的隔离保护,防止了培养皿被碰掉损坏,同时可根据所述置物槽内培养皿的培养方式来调整所述通气管的打开或关闭,当培养皿需要有氧培养环境时,拧下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封盖即可,当培养皿需要无氧培养环境时,拧紧所述封盖至所述通气管上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底脚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摆放架体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置物槽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架与所述顶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柔性材质,所述安装槽为通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凸块的轮廓高度,所述滚轮与所述轮架通过所述销轴活动铆接。

作为优选,所述护罩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所述封盖与所述通气管通过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培养皿放入置物槽后通过连杆带动护罩下降接触工作台并通过滚轮卡入凸块之间自锁的方式锁定护罩的位置,实现了对置物槽内培养皿的隔离保护,防止了培养皿被碰掉损坏,同时通过打开或关闭封盖的方式可对置物槽内的培养皿提供有氧和无氧的培养环境,符合培养皿内微生物样品静置培养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组件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摆放架体;101、顶板;102、支架;103、工作台;104、底脚;105、置物槽;2、隔离组件;201、手柄;202、连杆;203、保护壳;204、封盖;205、通气管;206、护罩;207、凸块;208、滚轮;209、轮架;2010、安装槽;2011、销轴;2012、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培养皿摆放架,包括摆放架体1,摆放架体1底面周围安装有多个底脚104,摆放架体1顶面中部安装有工作台103,工作台103顶部开设有多个置物槽105,摆放架体1顶面周围安装有多个支架102,支架102顶端固定有顶板101,顶板101底面安装有多个隔离组件2,且隔离组件2与置物槽105一一对应;

隔离组件2包括保护壳203和连杆202,保护壳203固定安装在顶板101底面,保护壳203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块207,保护壳203内设置有连杆202,且连杆202贯穿通过顶板101和保护壳203,连杆202顶端固定有手柄201,连杆202中部开设有安装槽2010,安装槽2010内设置有压簧2012,压簧2012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209,轮架209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2011,销轴2011上设置有滚轮208,滚轮208边缘与凸块207外缘接触,且滚轮208的半径不大于凸块207之间的间隙,连杆202底端固定有护罩206,护罩206底部设置开口,且护罩206底面与工作台103顶面贴合,护罩206顶部内嵌安装有通气管205,通气管205顶端设置有封盖204。

作为优选,底脚104的数量为四个,底脚104与摆放架体1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多个底脚104来稳固支撑摆放架体1。

置物槽105的数量为四个,置物槽105均匀分布,如此设置,便于同时摆放多个培养皿来静置培养。

支架102的数量为四个,支架102与顶板1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顶板101在支架102上的拆卸安装。

手柄201为柔性材质,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201时具有良好的触感,安装槽2010为通槽,安装槽2010与压簧2012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便于压簧2012在安装槽2010内自由伸缩。

压簧2012的压缩行程不小于凸块207的轮廓高度,如此设置,便于滚轮208能够通过凸块207的最高点,滚轮208与轮架209通过销轴2011活动铆接,如此设置,便于滚轮208在轮架209边缘自由滚动。

护罩206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如此设置,便于透过护罩206直接观察置物槽105内培养皿的情况,封盖204与通气管205通过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封盖204控制通气管205的打开或关闭。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将培养皿静置培养微生物样本时,手持手柄201带动连杆202上升,连杆202带动护罩206脱开工作台103,此时将培养皿放入置物槽105内,后手持手柄201带动连杆202下降,连杆202带动护罩206下降,在连杆202下降的过程中,连杆202通过轮架209带动滚轮208在凸块207的边缘滚动,当滚轮208滚向凸块207的最高点时,压簧2012被压缩,当滚轮208滚过凸块207的最高点后,压簧2012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滚轮208卡入凸块207之间,从而当护罩206底面下降至接触工作台103顶面时,通过滚轮208卡入凸块207之间自锁的方式即可锁定护罩206的位置,防止护罩206自然升降,这样便完成了对置物槽105内培养皿的隔离保护,防止了培养皿被碰掉损坏,同时可根据置物槽105内培养皿的培养方式来调整通气管205的打开或关闭,当培养皿需要有氧培养环境时,拧下通气管205的封盖204即可,当培养皿需要无氧培养环境时,拧紧封盖204至通气管205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