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8323发布日期:2019-10-09 06: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上的高粘度涂料具有密封、防腐和降噪的作用,其包括焊缝密封胶和底涂胶等。涂装时,通常采用涂料供给系统为涂装工艺提供涂料。现有涂料供给系统包括供料泵、中转槽、增压泵、管路、调压装置、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通过供料泵向中转槽内注入原浆料,经中转槽搅拌后的浆料由增加泵送入过滤装置过滤,最终通过加热装置对过滤后的浆料进行加热即可得到涂料。其中中转槽是影响涂料品质的关键设备,现有中转槽的进料口不具有缓冲承接作用,加料时涂料一次性从进料口直接进入中转槽底部,容易混入大量空气,严重影响涂料品质;中转槽内的搅拌桨搅拌强度小,中转槽内浆料混匀效果差,进一步影响涂料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搅拌均匀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包括供料系统和与供料系统的供料泵出料口相连通的中转罐,所述中转罐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中转罐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中转罐侧壁的断面为Y形结构,导流板底部与中转罐侧壁间隔设置形成下料口;所述中转罐内同轴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置有由多个搅拌叶片构成的板式搅拌桨,在搅拌轴底部设置有框式搅拌桨,所述框式搅拌桨的底边为与中转罐底壁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所述中转罐的顶部设置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超声波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柜内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供料系统供气管路上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板式搅拌桨和框式搅拌桨上下间隔设置,具有双层搅拌作用,能够将中转罐底部的浆料刮起,混匀效果好,保证涂料品质;导流板具有缓冲引流作用,注料时浆料由导流板流向下料口,然后沿着中转罐侧壁流至中转罐下部,防止出现浆料飞溅现象;超声波液位计实时监测中转罐内液位高度,进而控制供料泵及时向中转罐内补充浆料;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供料泵的启闭,防止供料结束后因供料泵一直工作而向中转罐内输送空气,保证涂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转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高粘度涂料供给系统专用中转装置,包括供料系统和与供料系统的供料泵1出料口相连通的中转罐2,包括与供料泵1出料口相连通的中转罐2,中转罐2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3,中转罐2的顶部部开设有进料口,供料泵1的出料管13由进料口延伸至中转罐2内,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中转罐2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延伸的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与中转罐2侧壁的断面为Y形结构,导流板4底部与中转罐2侧壁间隔设置形成下料口5,注料时液体浆料由导流板4流至下料口5,然后沿中转罐2侧壁流至中转罐2内,防止浆料飞溅;所述中转罐2内同轴设置有由电机6驱动的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的中部设置有由多个搅拌叶片8构成的板式搅拌桨,对中转罐2内的浆料进行搅拌,搅拌轴7底部设置有框式搅拌桨9,所述框式搅拌桨9的底边为与中转罐2底壁相配合的弧形结构,确保框式搅拌桨9转动顺畅的同时将中转罐2底部的浆料翻起,上下双层搅动确保搅拌均匀;所述中转罐2的顶部设置有超声波液位计10,所述超声波液位计1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柜11内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供料系统供气管路上电磁阀12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时监控中转罐2内浆料的液位高度,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超声波液位计10传递的信号控制电磁阀12的开启或关闭,继而控制供料泵1的开启或关闭,防止供料泵1供料结束后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进而避免供料泵1向中转罐2输送空气,保证涂料品质;混匀后的浆料由中转罐2底部的卸料口3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