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胶涂布机的涂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136发布日期:2019-09-20 22:4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丁基胶涂布机的涂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基胶涂布机,具体涉及一种丁基胶涂布机的涂胶模具。



背景技术:

利用丁基胶进行涂布生产的为丁基胶涂布机,丁基胶涂布机在进行涂布生产时,需要将丁基胶通过涂胶模具喷涂到卷材的表面,由于丁基胶挤出机构挤出丁基胶的压力较大,所以容易在涂胶模具处形成压力不稳,进而就会导致丁基胶涂胶模具的出胶不稳定,并难以使整个出胶口的出胶尽量保持一致,涂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胶水节流调节控制技术,来使胶水的出胶稳定,那么丁基胶涂胶模具的结构就会比较复杂,而且调节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方便进行涂胶模具的出胶量的调节,使出胶稳定并使整个出胶口的出胶尽量保持一致,保证涂胶质量的丁基胶涂布机涂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丁基胶涂布机的涂胶模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模头和下模头,上、下模头的结合面留有空隙并在最前端形成出胶口,下模头的结合面上设置胶水流道,其特征在于:胶水流道由后横向槽、中间横向槽、前横向槽和多条纵向短槽构成,后横向槽的宽度大于中间横向槽,中间横向槽的宽度大于前横向槽,前横向槽靠近出胶口设置,纵向短槽的前后端分别连通中间横向槽和后横向槽,后横向槽与胶水进口相通;与纵向短槽一一对应,上模头上螺纹旋接有多个的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下杆端对准纵向短槽并可自由进出纵向短槽,对通过纵向短槽的丁基胶水进行节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方便进行涂胶模具的出胶量的调节,使出胶稳定并使整个出胶口的出胶尽量保持一致,保证涂胶质量,具体工作原理是:丁基胶水从挤出机构挤出后,会经涂胶模具的胶水进口进入到胶水流道,在胶水流道,丁基胶水首先通过后横向槽,然后经纵向短槽进入中间横向槽,接着通过上下模头的结合面空隙进入前横向槽,再从出胶口出来;上述过程中,当对调节螺钉进行简单的拧动调节时,即可对通过纵向短槽的丁基胶水进行节流,从而使到达中间横向槽及前横向槽的丁基胶水在不同位置达到尽量的平衡,使整个出胶口的出胶尽量保持一致,保证涂胶质量;另外,前横向槽靠近出胶口设置,实际还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消除涂胶模具由于压力不稳造成的出胶不稳定,使出胶稳定,保证涂胶质量。

作为优选,上模头设置调节螺钉的螺纹孔的下段为光孔,调节螺钉的外圆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上述设计保证了上模头在调节螺钉位置的密封。

作为优选,在下模头的结合面上,后横向槽、中间横向槽和纵向短槽之间围出多个相同形状的相对凸台,相对凸台在正对中间横向槽的侧面为半圆弧面。上述设计可减少胶水流动的阻力,使出胶更加稳定,保证涂胶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胶水流道以下的下模头中间位置,设有多个的加热管安装孔,加热管安装孔纵向开设横向排布,加热管安装孔与纵向短槽一一对应。上述设计可保证对胶水流道的加热,保证胶水的流动性,保证涂胶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去掉上模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纵向短槽部位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丁基胶涂布机的涂胶模具,包括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的上模头2和下模头1,上、下模头的结合面留有空隙并在最前端形成出胶口5,下模头1的结合面上设置胶水流道,胶水流道由后横向槽7、中间横向槽9、前横向槽10和多条纵向短槽13构成,后横向槽7的宽度大于中间横向槽9,中间横向槽9的宽度大于前横向槽10,前横向槽10靠近出胶口5设置,纵向短槽13的前后端分别连通中间横向槽9和后横向槽7,后横向槽7与胶水进口8相通,胶水进口8横向并排设有六个;与纵向短槽13一一对应,上模头2上螺纹旋接有多个的调节螺钉4,调节螺钉4的下杆端对准纵向短槽13并可自由进出纵向短槽13,对通过纵向短槽13的丁基胶水进行节流,上模头2设置调节螺钉4的螺纹孔的下段为光孔,调节螺钉4的外圆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14。

在下模头1的结合面上,后横向槽7、中间横向槽9和纵向短槽13之间围出多个相同形状的相对凸台12,相对凸台12在正对中间横向槽9的侧面为半圆弧面11,所述胶水流道以下的下模头中间位置,设有多个的加热管安装孔6,加热管安装孔6纵向开设横向排布,加热管安装孔6与纵向短槽13一一对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