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517发布日期:2019-10-19 03:2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粒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陶粒滤板。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针对马路雨水收集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井盖与雨水篦子,进行收集雨水,但是传统收集雨水的方式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点式排水”,一旦遇到特大暴雨,排水不及时很容易让马路上产生积水。但是如果使用透水砖就可以将整个人行道打造成透水路面,让整个人行道都具有透水功能,这样就将传统的“点式排水”改为了现代化“面式排水”。大大增加了排水速度,减轻马路积水的压力。

透水砖,也叫渗水砖、荷兰砖,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以吸收水分和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的压力,雨后不积水,方便市民出行。由于透水砖具有上述的各种优点,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雨水过大时,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还是不能达到快速排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陶粒滤板,解决当雨水过大时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不能快速排水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陶粒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透水砖、下透水砖、陶粒、导水管,所述上透水砖与所述下透水砖呈上下层叠布置,所述下透水砖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容置槽;所述陶粒填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上透水砖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上凹陷形成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下端相对所述容置槽的上端开口布置;所述上透水砖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形成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竖直布置,所述种植槽的下端与所述让位槽连通;所述导水管竖直布置,所述导水管的中部与所述下透水砖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下端穿出所述下透水砖的底面,所述导水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让位槽;

其中,所述导水管的下端与地表土层设置的导水沟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陶粒滤板中的所述种植槽可用于种植绿植,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铺设占用的绿化面积,减小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所述陶粒用于稳定绿植的根部生长,所述陶粒中还可以混合促进绿植生长的营养物质,上透水砖与下透水砖上下层叠的布置方式,便于对所述容置槽内的陶粒进行清理更换;当雨水过大时,流入所述让位槽内的雨水会直接从所述导水管排入导水沟,实现快速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粒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透水砖1、下透水砖2、陶粒3、导水管4。

所述上透水砖1与所述下透水砖2呈上下层叠布置,所述下透水砖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容置槽2a;所述陶粒3填充于所述容置槽2a;所述上透水砖1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向上凹陷形成的让位槽1a,所述让位槽1a的下端相对所述容置槽2a的上端开口布置;所述上透水砖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形成的种植槽1b,所述种植槽1b竖直布置,所述种植槽1b的下端与所述让位槽1a连通;每个所述种植槽1b内均插设有至少一株绿植,所述绿植的下端与所述陶粒3接触;该陶粒滤板的中的所述种植槽1b可用于种植绿植,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铺设占用的绿化面积,减小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所述陶粒3用于稳定绿植的根部生长,所述陶粒3中还可以混合促进绿植生长的营养物质,上透水砖1与下透水砖2上下层叠的布置方式,便于对所述容置槽1a内的陶粒进行清理更换;所述导水管4竖直布置,所述导水管4的中部与所述下透水砖2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4的下端穿出所述下透水砖2的底面,所述导水管4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让位槽1a;其中,所述导水管4的下端与地表土层设置的导水沟a连通,当雨水过大时,流入所述让位槽1a内的雨水会直接从所述导水管4排入导水沟a,实现快速排水。

优选的,所述下透水砖2的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卡接槽2b,所述上透水砖1的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向下凸出形成的卡接块1c,两个所述卡接块1c一一对应内置于两个所述卡接槽2b,从而便于所述上透水砖1与所述下透水砖2之间的相互定位。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1a与所述种植槽1b下端相连通的一面为一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最高点位于所述让位槽1a的顶部中心,从而使得所述上透水砖1的纵向截面为拱门形,提高了所述上透水砖1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上透水砖1及所述下透水砖2均为长方体形,所述上透水砖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抵接块1d,从而在铺设过程中两块相邻的上透水砖1之间通过所述抵接块1d相接触,使得相邻的两个上透水砖1之间形成一导水缝隙,用于将雨水快速排入地表土层。

优选的,所述上透水砖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形成的防滑槽1e,所述防滑槽1e为条形,多个所述防滑槽1e水平并排布置,并且所述防滑槽1e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防滑槽1e起到防滑作用,同时,所述防滑槽1e还可引导雨水流入所述种植槽1b及所述上透水砖1的两侧壁;多个所述种植槽1b沿所述防滑槽1e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所述种植槽1b的上端与所述防滑槽1e的底部连通。

工作原理:该陶粒滤板中的所述种植槽1b可用于种植绿植,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铺设占用的绿化面积,减小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所述陶粒3用于稳定绿植的根部生长,所述陶粒3中还可以混合促进绿植生长的营养物质,上透水砖1与下透水砖2上下层叠的布置方式,便于对所述容置槽2a内的陶粒3进行清理更换;当雨水过大时,流入所述让位槽1a内的雨水会直接从所述导水管4排入导水沟a,实现快速排水。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