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6772发布日期:2019-08-31 02: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香机,具体地说是指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其应用在淋香机上。



背景技术:

淋香机是一种将人工制造程序中的散布香料、揉搓动作结合于一部完整设计的制香机上,自动控制时间,由各运转机构的组合,使置有香杆的上料滚筒产生自转及环绕式的公转,当沾满水液的香杆放入上料滚筒后,即能由此制香机上的各项制程动作,而简洁、快速地完成布粘香料的程序。

本申请人早年申请的一项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淋香机,专利号:ZL201220051399.2,授权公告日:2012-10-03,该自动淋香机公开了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方的料斗、设于机架内的滚筒、凸轮装置,滚筒壁均布设置有进料孔,滚筒外周面设有刮料板等技术特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也公开一篇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淋香机,专利号:ZL201720030065.X,授权公告号:2018-1-16,该全自动淋香机包括机架、滚筒、烘干装置、料斗、送料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机架为正面具有敞口的长箱体式箱架,所述机架背板设有两头圆形的环形槽口,机架内沿环形槽口排列有若干个滚筒,所述滚筒前端开有进料口,所述滚筒外圆周设有多排进料孔以及多个刮料板等技术特征。

现有淋香机上使用的滚筒均为单层结构的圆滚筒,这种结构的圆滚筒在淋香机运动过程中,位于圆滚筒内的香杆只能相对其内壁形成滑动式上粉作业,无法对其内的香杆进行抛光作业。这样的上粉方式制成的淋香,其表面毛刺较多,不够光滑,产品外观的一致性不够好。对于一些高品质要求的产品,后序还需要对淋香进行另外的抛光作业,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以克服现有滚筒结构设计不够理想,无法对其内的香杆形成抛光作业,制成的产品外观一致性不够好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包括圆滚筒和固定连接在圆滚筒的后端盖的转动杆,该圆滚筒的筒壁设有香粉可进入其内的进粉口和位于进粉口外侧的刮料板,还包括与圆滚筒连接的内滚筒,该内滚筒截面呈多边形结构,该内滚筒和圆滚筒呈内外布置,所述内滚筒的外周面布设有与进粉口相通的进粉孔,该内滚筒的前端开口为香杆置于其内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说,所述内滚筒固定连接在圆滚筒内部空腔中。

进一步地说,所述内滚筒通过一锁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圆滚筒内部空腔中。

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还包括用于调节香杆置于内滚筒内深度的调节器,所述内滚筒为无底滚筒,所述调节器包括装配在内滚筒内并且呈多边形结构的挡板以及调节挡板在内滚筒内前后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挡板位于后端盖的正前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转动杆为与圆滚筒内相通并且固定连接在后端盖上的第一钢管,该第一钢管的末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螺帽和固定连接在挡板后部的第二钢管,该第二钢管内壁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丝杆穿设在第一钢管中与所述第二钢管螺纹旋合连接,并且该丝杆的末端部通过螺帽旋合在外螺纹上将其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上料滚筒结构设计理想,淋香机的上料滚筒在自转过程中,由于内滚筒为截面呈多边形结构的设计,位于内滚筒内的香杆会相对其内壁形成撞击式的上粉作业,从而能达到对香杆进行抛光作业,大大地降低了淋香的表面粗糙度,其表面较为光滑,淋香外观的一致性较好,后序无需再对淋香进行另外的抛光作业,能生产一些高品质要求的淋香,而且也降低了产品制作成本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滚筒和内滚筒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圆滚筒和内滚筒处于分离状态。

图4为本实施例二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圆滚筒和内滚筒处于分离状态。

图5为本实施例二中另一长度规格的内滚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三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三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各个部件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三中调节器装设在转动杆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图3和图2。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包括圆滚筒1和固定连接在圆滚筒1的后端盖的转动杆2,该圆滚筒1的筒壁设有香粉可进入其内的进粉口10和位于进粉口10外侧的刮料板11,还包括与圆滚筒1连接的内滚筒3,该内滚筒3截面呈六边形结构,该内滚筒3和圆滚筒1呈内外布置,所述内滚筒3的外周面布设有与进粉口10相通的进粉孔30,该内滚筒3的前端开口为香杆置于其内的进料口31。所述进粉口13为方形口,该四排进粉口13以圆滚筒1的中心线径向等间距地布置在圆滚筒1的筒壁上。每排进粉口13沿圆滚筒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并且每个刮料板11位于对应的每排进粉口13的外侧。所述圆滚筒1和内滚筒3均为金属材料(如钢铁材料)制成,所述内滚筒3的棱角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圆滚筒1的内壁上。

另外,所述内滚筒3截面也可以呈四边形结构或八边形结构等其他合适的多边形结构。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内滚筒3通过一锁固件4(如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圆滚筒1内部空腔中。该内滚筒3可以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内滚筒,可以满足不同长度规格的淋香(如香杆长度一般有21cm、27cm、32.5cm、39.5、48.5cm等不同规格)的加工需求。需要更换内滚筒3时,用把手将锁固件4松开,取下内滚筒3,再换上另一长度规格的内滚筒装上,再锁紧锁固件4便可。所述内滚筒3和圆滚筒1通过锁固件4连接的方式为比较常见的现有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另外,本可拆卸的内滚筒3的设计,也可以针对现有自动淋香机的圆滚筒进行改造,在原有圆滚筒的基础上,在其内侧套设一所述内滚筒3,然后再通过一锁固件锁紧,便可实现对香杆进行抛光作业,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实施例三

参考附图6、图7和图8。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包括圆滚筒1和固定连接在圆滚筒1的后端盖的转动杆2,该圆滚筒1的筒壁设有香粉可进入其内的进粉口10和位于进粉口10外侧的刮料板11,还包括与圆滚筒1连接的内滚筒3,该内滚筒3截面呈六边形结构,该内滚筒3和圆滚筒1呈内外布置,所述内滚筒3的外周面布设有与进粉口10相通的进粉孔30,该内滚筒3的前端开口为香杆置于其内的进料口31。所述内滚筒3固定连接在圆滚筒1内部空腔中。

参考附图6和图8。提高淋香品质的上料滚筒,还包括用于调节香杆置于内滚筒3内深度的调节器,所述内滚筒3为无底滚筒,所述调节器包括装配在内滚筒3内并且呈六边形结构的挡板50以及调节挡板50在内滚筒3内前后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挡板50位于后端盖的正前方。

参考附图6、图7、图8和图9。所述转动杆2为与圆滚筒内相通并且固定连接在后端盖上的第一钢管,该第一钢管的末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51、螺帽52和固定连接在挡板50后部的第二钢管53,该第二钢管53内壁设有与丝杆51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丝杆51穿设在第一钢管中与所述第二钢管53螺纹旋合连接,并且该丝杆51的末端部通过螺帽52旋合在外螺纹上将其限位。采用调节器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长度规格的淋香(如香杆长度一般有21cm、27cm、32.5cm、39.5、48.5cm等不同规格)的加工需求。使用时,用工具(如扳手)旋转丝杆51的末端部,使得第二钢管53带动挡板50在内滚筒3内前后移动,调节在内滚筒3内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香杆置于内滚筒3内的深度,以确保满足对应长度的香杆进行上粉作业,不需要更换不同深度规格的上料滚筒,只需调节挡板50在内滚筒3中相对位置即可。

另外,所述内滚筒3为截面也可以呈四边形结构或八边形结构等其他合适的多边形结构,位于内滚筒3内的挡板50对应的也可以呈四边形结构或八边形结构等其他合适的多边形结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