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4548发布日期:2019-05-22 03:05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的危害越来越显现出来,进而空气净化技术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甲醛是有毒有害气体中的一种,当前甲醛清除方案中,主要有物理吸附法以及化学分解法。物理吸附法要使用吸附载体,吸附载体其可以通过多孔材质具有吸附性的特性,来捕捉空气中的甲醛分子,现有的吸附载体主要有:硅藻土,竹炭纤维,活性炭,海泡石等。

对于化学分解法而言,其采用的分解剂通常有:氧化锰,纳米银胶,光触媒以及蛋白酶等。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部分产品采用氧化锰作为分解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选用碳纤维作为载体导致成品颜色为深色,用途受限;通过蛋白酶挥发除醛效率低,另外由于空气湿度出现角落发霉长毛等现象;载体虽然多孔结构,但是多为小孔或大孔,清除剂分布不均匀;载体和清除剂附着效果差,容易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诸多方案中优选方案提供的空气净化涂料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进行应用,无毒,无害,无皮肤敏感性、无刺鼻气味并且显色为浅色,同时可以高效长期的吸收和分解甲醛等有害气体,并不是一次清除反复发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配置能通过分解有害气体的方式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净化液;

步骤b:将能通过吸附有害气体的方式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吸附剂与所述净化液混合;

步骤c:搅拌均匀得到能用于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空气净化涂料。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硅酸铝镁加入净化液(除醛剂)中;

步骤b2:搅拌均匀后,加入电气石粉。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电气石粉的颗粒大小为300-500目。

可选地或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其中:所述步骤b1中,硅酸铝镁的份数为30-100份;

所述步骤b2中电气石粉的份数为20-100份。

可选地或优选地,以质量计,所述步骤b1中硅酸铝镁的质量为30g;

所述步骤b2中电气石粉的质量为20g。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净化液为除醛剂。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步骤a1:将壳聚糖加入水中;

步骤a2:搅拌均匀后,加入谷氨酸、聚丙烯酸钠,还要加入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

步骤a3:静置一段时间,去除上清液得到除醛剂。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2或24小时。

可选地或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其中:

所述步骤a1中壳聚糖的份数为3-15份,水的份数为400-600份;

所述步骤a2中谷氨酸的份数为15-80份,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的份数为1-10份,聚丙烯酸钠的份数为0.05-3份。

可选地或优选地,以质量计,其中:

所述步骤a1中壳聚糖的质量为3g,水的质量为400g;

所述步骤a2中谷氨酸的质量为15g,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的质量为1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05g。

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无论是吸附剂,还是净化液均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吸附剂与净化液之间的混合为物理上的掺混而非化学反应,所以可以得到能用于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空气净化涂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载体的改性,增加了中孔数量和表面积,同时配合稳定分散剂,成膜剂增加除醛剂(除醛剂为除甲醛溶液的简称)的均匀分布和附着力,并且通过加入负氧离子和蛋白酶的有效成分,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中配置能通过吸附有害气体的方式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除醛剂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毒,无害,无皮肤敏感性、无刺鼻气味并且显色为浅色,同时可以高效长期的吸收和分解甲醛等有害气体,并不是一次清除反复发作的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涂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配置能通过分解有害气体的方式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净化液;

步骤b:将能通过吸附有害气体的方式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吸附剂与净化液混合;

步骤c:搅拌均匀得到能用于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空气净化涂料。

本发明无论是吸附剂,还是净化液均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吸附剂与净化液之间的混合为物理上的掺混而非化学反应,所以可以得到能用于净化空气且无毒无害的空气净化涂料,避免了对空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载体的改性,增加了中孔数量和表面积,同时配合稳定分散剂,成膜剂增加除醛剂的均匀分布和附着力,并且通过加入负氧离子和蛋白酶的有效成分,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硅酸铝镁加入净化液(除醛剂)中;

步骤b2:搅拌均匀后,加入电气石粉。

硅酸铝镁优选为改性的海泡石制成,海泡石经过改性后,原来的中孔孔体积不是很发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表面积增加了80%。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的含水硅酸镁,通常呈白色、浅灰、浅黄等颜色,不透明也没有光泽,相比黑色碳纤维,硅藻土,海泡石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并且成本更加低廉。电气石可以释放负离子,在涂料中加入少量的超细电气石粉,可吸附油漆、胶体、涂料所发出的异味。因此吸附载体由改性的海泡石即硅酸铝镁加入少量电气石混合而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气石粉的颗粒大小为300-500目,优选为400目。该颗粒大小的电气石粉与硅酸铝镁掺混效果均匀,而且电气石粉裸露表面积大,释放负离子的数目比较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以质量份数计,其中:步骤b1中,硅酸铝镁的份数为30-100份;

步骤b2中电气石粉的份数为20-100份。上述份数可以保证吸附剂中孔数量多,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更多有害气体,电气石粉释放的负离子也可以聚合空气中的细小粉尘使其聚合、落地或附着在建筑物表面,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以质量计,步骤b1中硅酸铝镁的质量为30g;

步骤b2中电气石粉的质量为20g。经实践证明:上述质量配置出的吸附剂不仅孔数量多,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更多有害气体,而且净化空气的效果比较理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a中的净化液为除醛剂。甲醛为家居生活或办公室常见的污染源,适宜应用本发明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a包括:

步骤a1:将壳聚糖加入水中;

步骤a2:搅拌均匀后,加入谷氨酸、聚丙烯酸钠,还要加入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优选为纳米磷酸钛,纳米磷酸钛无需外部光线触发即可实现清除甲醛的效果)

步骤a3:静置一段时间,去除上清液得到除醛剂。

壳聚糖既为成膜剂,又为甲醛分解剂,谷氨酸为蛋白酶的有效成分,可以与甲醛发生反应进行消耗掉甲醛,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具有杀菌、成膜双重作用,聚丙烯酸钠具有分散剂特性以及防腐特性,其可以确保谷氨酸、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均匀分散在壳聚糖各区域,从而发挥最优的杀菌、吸附、净化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静置的时间为12或24小时。静置的时间可以为23-25小时之间,优选为24小时。该时长不仅可以确保混合溶液分层充分,而且24小时为一天一夜方便记录,不容易出错,当然静置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混合溶液分层的效果延长或缩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以质量份数计,其中:

步骤a1中壳聚糖的份数为3-15份,水的份数为400-600份;

步骤a2中谷氨酸的份数为15-80份,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的份数为1-10份,聚丙烯酸钠的份数为0.05-3份。

上述份数制备出的除醛剂中能与甲醛反应进而清除甲醛的物质在成膜剂或吸附剂内分布均匀,所以除甲醛效率更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以质量计,其中:

步骤a1中壳聚糖的质量为3g,水的质量为400g;

步骤a2中谷氨酸的质量为15g,纳米磷酸钛或磷酸二氧化钛络合物的质量为1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05g。上述质量比例制备出的涂料具有除甲醛效率高且除醛时间持久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