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7385发布日期:2019-05-17 21:4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的操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通道内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将生物、化学样品的制备,混合,反应,检测等基本操作集成在一块微小的芯片上。其在生物、化学、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随着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对象的操控技术越来越多样。气泡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涉及药物检测,空气质量检测等诸多应用。其操控技术的开发对于微流控芯片功能的完善十分关键。

2015年michealesseling(optofluidicdropletrouter)等人以铌酸锂晶片为基底,利用其光折变效应所产生的表面电场,实现了对微气泡的移动。但该方法只能使微气泡移动,并不能对微气泡进行分离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研制一种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主要结构是由两片芯片键合而成,所述芯片上的结构包括注液孔1,注气孔2,微通道3,出液口4。

两片芯片的制作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c切铌酸锂晶片。在实验室里使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注液孔1,注气孔2,微通道3,出液口4的模具。在使用光刻技术时所用的掩膜版是由我们独立绘制图纸,并交给微流控设备厂家制作的。在模具上浇筑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并升温成型制作成上芯片5。上芯片5制作完成后,将上芯片5与下芯片6进行键合,就可以保证微通道3内空间的密闭性,保证微通道3内的液体与气泡流动不会受到实验时环境中的灰尘、操作时引起的震动的影响。

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表面能低,缺少活性基团,其粘结性较差,因此我们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对其进行氧等离子体清洗,在其表面引入活性基团,提高其粘结性。最后将两片芯片键合在一起。全部的芯片制作工作由我们独立地在实验室中完成。

绝缘油由注液孔1,通过蠕动泵将绝缘油注入微通道3中;气体由注气孔2,通过蠕动泵将气体注入微通道3中。在注气孔2和微通道3的汇合处形成微气泡。产生的微气泡会移动至微通道3的右侧。使用ccd相机捕获微通道3内清晰的微气泡物像,打开激光器并调节功率,使激光进入物镜聚焦在微气泡待分离的部位,完成分离部位、分离所用时间均可控的微气泡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微流控芯片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弥补了微流控芯片技术中缺少对气泡分离手段的不足,微气泡分离部位、分离时间可控,整个分离过程可以实时观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所采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上、下芯片之间键合的示意图。

图3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一种实施例(实施例1)的分离过程图。

图4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一种实施例(实施例2)的分离过程图。

图5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一种实施例(实施例3)的分离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微气泡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芯片的结构包括:注液孔1,注气孔2,微通道3,出液口4。整体的芯片结构包括上芯片5与下芯片6,如图2所示。

我们使用光刻技术,利用光刻胶,掩膜版和紫外曝光箱进行上芯片5的制作。光刻由旋涂,曝光和显影三个工序组成。为获得良好的光刻效果,需要对硅片进行清洗,具体方法是先使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分钟,然后使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分钟,并用氮气吹干。根据制作芯片的要求,我们使用的是n244负胶。使用旋涂机在硅片表面均匀旋涂一层光刻胶。通过曝光将掩膜版上的微流控芯片设计图形转移到光刻胶涂层上。我们使用autocad软件设计掩膜版图形,然后交给昆山凯盛电子有限公司制作成实物。掩膜版的功能是在使用紫外曝光箱进行光刻时,在图形区和非图形区对紫外光产生不同的透过能力,从而转移掩膜版上的图形信息。曝光完成后,用负胶对应的显影液将光刻胶涂层上非图形区未曝光的光刻胶洗去。这样我们就把掩膜版上的图形成功转印到了硅片上,制作成上芯片5的模具。我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按照10∶1的质量比混合,使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将装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物的容器放入真空烘箱中,将搅拌时产生的气泡抽取出来。使用铝箔将模具包成盒状,将其放入真空烘箱中并滴入二甲基二氯硅烷然后抽取真空,使少量的二甲基二氯硅烷附着在硅片表面,使得固化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能够完整脱离模具。向模具内倒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物,在真空烘箱内以100摄氏度恒温加热60分钟,待自然冷却后即可剥离已固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使用打孔器在注液孔1,注气孔2的位置打孔。最后使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对芯片超声清洗15分钟,用氮气吹干除去表面杂质。键合时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对上芯片5和下芯片6分别进行3分钟的清洗,清洗气氛为氧气。将上芯片5与下芯片6c切铌酸锂晶片的正c面贴合,在烘箱内60摄氏度恒温加热60分钟,完成我们所需的芯片制作。

芯片的制作是完成本发明的工具,仪器的使用也是完成本发明所必须的操作。

绝缘油由注液孔1通过蠕动泵注入,设置蠕动泵的液相流体流率为0.076μl/min;氮气由注气孔2通过蠕动泵注入,设置蠕动泵的气相流体流率为0.076μl/min。在注液孔1与蠕动泵之间使用毛细钢管,软管和医用针管将二者连接起来,再把医用针管固定在蠕动泵上即可。注气孔2和蠕动泵的连接亦然。

在微通道3内生成独立的微气泡,将微流控芯片放置在透明三维平移台上,使用ccd相机捕获清晰的微气泡物像,打开激光器,适当调节激光器功率,使激光进入物镜聚焦在微流控芯片上。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透明三维平移台运动,使聚焦激光光斑照射到微气泡待分离的部位,完成分离部位,分离所用时间均可控的微气泡分离。

本发明方案的工作原理:绝缘油在进入微通道后会附着在微通道壁上,芯片中生成的气泡实际上被绝缘油包裹着。激光照射c切铌酸锂晶片时,会产生沿铌酸锂晶体极化轴c轴定向移动的光激载流子(电子),由于光激载流子沿晶体的+c方向移动,故c切铌酸锂晶片的+c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因此当激光聚焦在微流控芯片上时,光斑处会产生非均匀电场,位于光斑附近的绝缘油会受到介电泳力,从而向光班运动,附着在微通道3上下壁的绝缘油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微气泡的分离。

下面给出本发明用于分离微气泡方案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使用405nm激光器,激光功率为24.77mw,物镜放大倍数为25倍,将生成的体积为10.00pl的微气泡导入微通道中,使聚焦光斑打到微气泡中心部位,分离得到的小气泡体积分别为6.40pl和3.60pl。

实施例2

使用473nm激光器,激光功率为27.90mw,物镜放大倍数为25倍,将生成的体积为10.56pl的微气泡导入微通道中,使聚焦光斑打到微气泡中心部位,分离得到的小气泡体积为5.90pl和4.66pl。

实施例3

使用532nm激光器,激光功率为37.44mw,物镜放大倍数为25倍,将生成的体积为9.88pl的微气泡导入微通道中,使聚焦光斑打到微气泡中心部位,分离得到的小气泡体积为5.32pl和4.56pl。

以上所述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办法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实例并不仅用于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进行的同等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