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1740发布日期:2019-08-17 02:0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氯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氯气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材料,安全使用是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一般的氯气泄露应急处理措施有氯气间安装强行通风设施、或将氯气储存容器旁边放置中和槽。上述的两种措施在氯气泄漏时会造成环境污染,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造成人体伤害。现有的用于泄露的氯气回收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自身重量较大,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宜携带,而为了安全有效的处理泄露的氯气,要求该设施必须简单、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实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处理高效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包括:氯气存储室;连通于所述氯气存储室的、用于对氯气进行初步处理的第一反应塔;连通于所述第一反应塔的、用于对氯气进行再次处理的第二反应塔;进风口连通所述氯气存储室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反应塔的引风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反应塔上端的、且连通于所述氯气存储室的回流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反应塔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碱液储存室;第一吸收层;第一喷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喷头的、用于将所述第一碱液储存室内的碱液提取至所述第一喷头的循环泵。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反应塔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碱液储存室的第二碱液储存室;第二吸收层;连通于所述循环泵的第二喷头;以及,除水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氯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反应塔上端,另一端设有若干布气管,所述布气管设于所述第二碱液储存室底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碱液储存室和所述第二碱液储存室之间设有不完全隔板;所述不完全隔板上开设有供碱液流动的流通孔;所述第二碱液储存室内的碱液通过所述流通孔流至所述第一碱液储存室、所述第一碱液储存室内的碱液通过所述不完全隔板的下端再流动至所述第二碱液储存室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除水层上端还设有氯气浓度检测探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吸收层和所述第二吸收层为氢氧化钙。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除水层为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氯气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氯气处理设备结构复杂、不便携带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载氯气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以上的车载氯气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将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氯气存储室,出风口连通第一反应塔,引风机将氯气存储室内的氯气从第一反应塔的下端吸入;

s2:氯气与第一吸收层初步中和,同时与第一喷头喷淋的碱液进行反应,初步处理后的氯气通过第一反应塔上端的连通管进入第二反应塔的第二碱液储存室内;

s3:初步净化后的氯气首先与第二碱液储存室内的碱液反应,然后与第二吸收层进行中和,最后与第二喷头喷淋的碱液再次发生反应,完成整个中和吸收;

s4:经第二反应塔中和处理后的尾气经除水层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回流管重新导入氯气存储室再次进行处理,依次循环;

s5:对尾气进行干燥处理的同时,氯气浓度检测探头对尾气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为零时,表示氯气存储室内的氯气已处理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主要是对已收集的泄露的氯气进行处理,利用氯气为酸性气体易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采用反应塔中的碱性液体对泄露的氯气进行中和吸收,且通过除水层对反应尾气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回流管重新导入氯气存储室内再次进行中和处理,依次循环,直至反应塔将氯气存储室内的氯气完全中和,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结构简单、处理高效,能够适用于紧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氯气存储室;2、第一反应塔;3、第二反应塔;4、引风机;5、回流管;21、第一碱液储存室;22、第一吸收层;23、第一喷头;24、循环泵;31、第二碱液储存室;32、第二吸收层;33、第二喷头;34、除水层;6、连通管;61、布气管;7、不完全隔板;71、流通孔;8、氯气浓度检测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氯气处理系统,包括:氯气存储室1;连通于氯气存储室1的第一反应塔2,连通于第一反应塔2的第二反应塔3,进风口连通氯气存储室1、出风口连通于第一反应塔2的引风机4,以及设置在第二反应塔3上端且连通于氯气存储室1的回流管5,其中第一反应塔2用于对氯气进行初步处理,第二反应塔3用于对氯气进行再次处理,回流管5用于将处理后的尾气再次导入氯气存储室1,进行再次中和吸收,有利于对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进行完全处理,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以及危害人体健康,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氯气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便于转移运输,因此能够适用于多数紧急情况。

如图1所示,第一反应塔2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碱液储存室21、第一吸收层22、第一喷头23、以及,连接于第一喷头23的循环泵24,循环泵24用于将第一碱液储存室21内的碱液提取至第一喷头23进行喷洒,从而与第一反应塔2内的氯气进行充分混合以进行中和,引风机4将氯气从第一反应塔2的下端导入,由于氯气密度大于空气,故氯气在第一反应塔2中先与第一吸收层22进行中和反应,再流动至第一反应塔2的上端,此时氯气与第一喷头23喷洒的碱液进行充分混合,进一步与碱液进行中和反应,需要说明的是,未反应的碱液,以及反应生成的水或溶液又重新掉落至第一吸收层22下的第一碱液储存室21。

如图1所示,第二反应塔3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连通于第一碱液储存室21的第二碱液储存室31,第二吸收层32,连通于循环泵24的第二喷头33,以及,除水层34,如1图所示,该氯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连通管6,连通管6一端连通于第一反应塔2上端,另一端设有若干布气管61,布气管61设置在第二碱液储存室31底端,则经初步处理后的氯气通过第一反应塔2上端的连通管6进入第二碱液储存室31,进入第二反应塔3内的氯气先与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反应,再与第二吸收层32反应,最后再与第二喷头33喷洒的碱液反应,同样的,未反应的碱液及反应生成的水或溶液再次掉落至第二碱液储存室31,如图1所示,中和处理后的尾气在除水层34的作用下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回流管5再次导入至氯气存储室1,以再次进行中和处理,从而避免部分未吸收的氯气聚集在第二反应塔3内,有利于对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进行完全处理。

如图1所示,第一碱液储存室21和第二碱液储存室31之间设有不完全隔板7,不完全隔板7上开设有供碱液流动的流通孔71,当初次处理后的氯气导入至第二碱液储存室31底部时,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便通过流通孔71流动至第一碱液储存室21内,同时第一碱液储存室21内的碱液又从不完全隔板7的底端流动至第二碱液储存室31,从而使得第一碱液储存室21和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呈循环流动的状态,因此使得第一碱液储存室21和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能够混合均匀,确保第一反应塔2和第二反应塔3内的碱液浓度一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除水层34上端还设有氯气浓度检测探头8,当氯气浓度检测探头8的检测值为零时,则说明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已被完全吸收,若氯气浓度检测探头8的检测值不为零时,说明氯气吸收不够彻底,需要继续进行中和吸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收层22和第二吸收层32为氢氧化钙,除水层34为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第一碱液储存室21和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应塔2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氯气量设置多个第一反应塔2,多个第一反应塔2相互连通,以达到较好的氯气吸收效果。

基于上述车载氯气处理系统,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载氯气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将引风机4的进风口连通氯气存储室1,出风口连通第一反应塔2,引风机4将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从第一反应塔2的下端吸入;

s2:氯气与第一吸收层22初步中和,同时与第一喷头23喷淋的碱液进行反应,初步处理后的氯气通过第一反应塔2上端的连通管6进入第二反应塔3的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

s3:初步净化后的氯气首先与第二碱液储存室31内的碱液反应,然后与第二吸收层32进行中和,最后与第二喷头33喷淋的碱液再次发生反应,完成整个中和吸收;

s4:经第二反应塔3中和处理后的尾气经除水层34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回流管5重新导入氯气存储室1再次进行处理,依次循环;

s5:对尾气进行干燥处理的同时,氯气浓度检测探头9对尾气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为零时,表示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已处理完成。

具体工作过程以及原理:本发明主要是对已收集的泄露的氯气进行处理,利用氯气为酸性气体易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采用反应塔中的碱性液体对泄露的氯气进行中和吸收,且通过除水层34对反应尾气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尾气通过回流管5重新导入氯气存储室1内再次进行中和处理,依次循环,直至反应塔将氯气存储室1内的氯气完全中和,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结构简单、处理高效,能够适用于紧急情况。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