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4314发布日期:2019-10-15 20:3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润滑(minimalquantitylubrication,mql)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冷却润滑方式。该技术将压缩空气与极少量的润滑剂混合汽化,形成毫、微米级汽雾,喷向切削区,对“刀具与切屑”和“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界面进行冷却和润滑。mql可以大大减少“刀具与工件”和“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起到抑制温升、降低刀具磨损、防止粘连和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作用,使用的润滑液很少,而效果却十分显著,既提高了工效,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微量润滑往往不能控制油雾全部作用于“刀具与工件”和“刀具与切屑”之间,其中有一部分的油雾会漂浮在机床空间内。这种油雾颗粒体积极小,工人在加工完开门操作的时候会吸入部分油雾颗粒,长时间有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加工完开门后油雾还可能扩散到机床周围,污染空气。目前,市面上的大型油雾处理装置明显不具有经济性,而且占用空间大,功率大,噪音大等问题明显,暂时还没有一种简易有效去除油雾中有害颗粒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能循环吸附mql油雾,效果明显,而且占据空间小、功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连接的上游水箱和中游水箱,所述上游水箱装有水流,上游水箱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水流下渗形成水幕的水孔,所述水孔均匀分布;所述中游水箱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油雾流通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油雾从进风端流入,与流动的水幕混合,去除油颗粒,再从出风端流出;所述中游水箱还设有用于抽吸油雾的风力装置。

其中,水流从上游水箱底部的水孔渗流入中游水箱,形成密集的垂直水幕,同时,油雾从进风端进入到处理装置的中游水箱中,与水幕混合,油雾中微小油滴被水幕中的水滴吸附并落入到中游水箱进行处理,最后洁净的气体从出风端排出。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连接于中游水箱底部的下游水箱,中游水箱底部设有用于水流通向下游水箱的阀门。调节阀门打开,可将中游水箱的废水回收到下游水箱,做进一步的处理。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连通下游水箱和上游水箱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设有水泵,用于将下游水箱的水流输送回上游水箱,进行循环使用。水泵将下游水箱中的水流通过回流管输送回上游水箱,循环利用,不需外接水源。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游水箱包括第一下游水箱和第二下游水箱,第一下游水箱固定设置;第二下游水箱呈抽屉形式设置,拖动拆卸并清理其中废弃物。中游水箱的分别进入第一下游水箱和第二下游水箱,其中第二下游水箱可单独拆卸,进行清洁和更换。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下游水箱的底面积和高度均小于第一下游水箱,第二下游水箱位于下游水箱上层;所述第二下游水箱底部为用于分离水分子和油颗粒的光洁孔阵列孔板,水分子穿过光洁孔阵列孔板进入第一下游水箱;所述光洁孔阵列孔板的孔径大小为0.03-0.3mm。

其中,第二下游水箱位置靠近进风端一侧,油雾从进风端进入,油雾中大部分油滴与水幕混合率先落入到中游水箱,进入第二下游水箱。当第二下游水箱内同时存在水和油时,密集微小的光洁孔阵列孔板上的孔只能通过水分子,而油颗粒无法通过,被滞留在槽内,因此,滞留在第二下游水箱内的油颗粒可以定时清理,密集微小的光洁孔阵列孔板可以在清理第二下游水箱时更换。而过滤后的水分子落入到第一下游水箱中,随回流管返回至上游水箱循环利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分别通向第一下游水箱和第二下游水箱。根据实际需要,可分别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关,进行全部废水过滤或部分废水过滤。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风力装置为通风机,通风机设于中游水箱的出风端。通风机使中游水箱内外形成压强差,促使油雾从进风端进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风端设有用于过滤杂物的滤网。滤网有效防止吸入杂物,堵塞水箱,损坏装置。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游水箱底部为可拆换的阵列孔板,阵列孔板的孔径大小为0.1-5mm。阵列孔板的阵列模式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圆周阵列或相互交错的线性阵列。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处理装置外侧面、顶面或底面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的磁性件。磁性件为磁铁或磁力座,本装置通过其磁铁或磁力座固定在机床各部分,一台机床可安装多个mql油雾处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结构简单,空间体积小,功率小,方便使用,同时,使用水油混合的原理过滤出mql油雾中的油颗粒,有效净化空气。而且,本装置的水可循环利用,不用外接水源,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二。

图4是阵列孔板的直线阵列模式图。

图5是阵列孔板的圆周阵列模式图。

图6是第二下游水箱侧视图。

图7是第二下游水箱俯视图。

其中,1上游水箱,2中游水箱,3下游水箱,4水孔,5风力装置,6回流管,7水泵,8滤网,21进风端,22出风端,23第一阀门,24第二阀门,31第一下游水箱,32第二下游水箱,321光洁孔阵列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ql油雾处理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上游水箱1、中游水箱2和下游水箱3,上游水箱1装有水流,上游水箱1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水流下渗形成水幕的水孔4,水孔4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上游水箱1底部为可拆换的阵列孔板,阵列孔板的水孔4直径大小为0.1-5mm,水流从阵列孔板的水孔4渗流入中游水箱2,形成密集的垂直水幕。阵列孔板的阵列模式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圆周阵列或相互交错的线性阵列,如图4-5所示。

如图2-3所示,其中,中游水箱2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油雾流通的进风端21和出风端22,中游水箱2还设有用于抽吸油雾的风力装置5,风力装置5为通风机,通风机设于中游水箱2的出风端22。同时,进风端21设有用于过滤杂物的滤网8。通风机使中游水箱2内外形成压强差,促使油雾从进风端21进入与流动的水幕混合,吸附油颗粒落入中游水箱2中,洁净的气体从出风端22流出。

另外,下游水箱3包括第一下游水箱31和第二下游水箱32,第一下游水箱31固定设置,第二下游水箱32的底面积和高度均小于第一下游水箱31,第二下游水箱32位于下游水箱上层,而第二下游水箱32位置靠近进风端21一侧,油雾从进风端21进入,油雾中大部分油滴与水幕混合率先落入到中游水箱2,进入第二下游水箱32。第二下游水箱32呈抽屉形式设置,拖动拆卸并清理其中废弃物。

同时,中游水箱2底部设有用于水流通向下游水箱3的阀门,阀门包括第一阀门23和第二阀门24,第一阀门23、第二阀门24分别通向第一下游水箱31和第二下游水箱32。中游水箱2的水流可通过第一阀门23、第二阀门24分别进入第一下游水箱31和第二下游水箱32。

具体地,如图6-7所示,第二下游水箱32底部为用于分离水分子和油颗粒的光洁孔阵列孔板321,光洁孔阵列孔板321的孔径大小为0.03-0.3mm,水分子可穿过光洁孔阵列孔板321进入第一下游水箱31,油颗粒无法通过,被滞留在第二下游水箱32中,定时被清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连通下游水箱3和上游水箱1的回流管6,具体地,回流管6连通第一下游水箱31和上游水箱1,回流管6设有水泵7,用于将下游水箱3的水流输送回上游水箱1,进行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处理装置的外侧面、顶面或底面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的磁性件,该油雾处理装置通过磁铁或磁力座固定在机床内部,保证装置竖直安放,一台机床可安装一个或多个mql油雾处理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运作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先将上游水箱1装满水,水流从上游水箱1底部阵列孔板的水孔4渗流入中游水箱2,形成密集的垂直水幕。同时,风力装置5启动,使中游水箱2内外形成压强差,促使油雾从进风端21进入。油雾穿过滤网8,从进风端21进入到处理装置的中游水箱2中,与密集的水幕混合,油雾中微小油滴被水幕中的水滴吸附并落入到中游水箱2进行处理,最后洁净的气体从出风端22排出,完成油雾的吸附过滤。

而落入到中游水箱2中的水流,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3、第二阀门24分别进入第一下游水箱31和第二下游水箱32。在特殊情况下,可关闭某个阀门,使水流集中流入同一个下游水箱。

进入到第一下游水箱31的水流,受到水泵7驱动,从第一下游水箱31输送回上游水箱1,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进入到第二下游水箱32的水流,经过光洁孔阵列孔板321对油颗粒的分离,洁净的水分子继续流入第一下游水箱31,进行重复利用,而滞留于第二下游水箱32中的油颗粒,将定期被清理。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