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6640发布日期:2020-02-18 09:3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现代女性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仪态,通常都会使用一定的化妆品进行化妆。在常用的化妆品中,粉状的化妆品占了极大的占比,而在粉状化妆品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原料进行捶打和研磨,传统加工方式下,通常为对原料进行捶打后过滤,再对经过过滤后的原料进行研磨,得到细腻的粉料,但该种方式下,加工步骤较多,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通过捣碎装置对粉状化妆品原料进行加工,该捣碎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加工室、可转动的设于该加工室内的内室、可上下动作的穿设于内室上的捶打头、与该捶打头相连的驱动件、用于在捶打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该内室发生转动的传动部件、设于加工室下部的出料口及设于内室上部的进料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待加工的原料由进料口处投入至内室中,内室下部具有倾斜内壁,原料于倾斜内壁的引导下堆积在内室底部位置上;

b.驱动件驱动捶打头向下移动,对内室底部的原料进行捶打;

c.驱动件驱动捶打头向上移动,传动部件驱动内室相对外室发生转动,在捶打头下表面与内室底面之间的物料受到研磨;之后重复驱动捶打头进行多次的上下往复移动。

本发明中捶打头对物料进行捶打,且在捶打的过程中,内室会在捶打头捶打物料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在捶打头锤击物料的同时,将会对底部的物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磨,捶打和研磨同步进行,在出料时即可直接排出细腻的粉料,从而无需对物料再进行筛滤,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耗时,提升工作效率;且捶打和研磨相互配合可提升捶打的速度,降低物料捶打需要耗费的时间,进一步降低加工效率。

所述内室下部对应于倾斜内壁位置上设有一圈环形的通槽,该通槽内设有多个连接杆,该连接杆分别连接通槽的上下两侧壁,该通槽上连接有筛件,该筛件上下两端分别与通槽的上下两侧壁相连,该连接杆与筛件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加工室上设有可于捶打头向下移动时向筛件进行喷气的吹料部件;捶打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吹料部件向筛件喷气,将贴覆于筛件上的物料吹动至内室底部,驱使物料堆积在内室底部,即捶打头下方位置;上述结构下,可保证在捶打头对物料进行捶打时,物料基本堆积在底部,不会粘覆于筛件上,从而保证受到捶打的物料更多,提升物料的加工效率;吹料部件吹入内室能够对物料进行搅动,使得物料能够受到搅拌,物料受到捶打的程度更为均匀;再者,还能有效避免物料出现结块的情况,提升物料排料的速度。

所述吹料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内室外壁与加工室内壁之间的腔室、固连于捶打头上部的连接架、与该连接架相连的可上下动作的设于该腔室内的活塞件、设于腔室内壁上的凸台、设于凸台内的导气通道;该活塞件左右侧壁分别与内室和加工室密封配合,所述凸台内壁与内室外壁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导气通道上端连通至凸台顶面,下端连通至加工室内壁,导气通道的下端位置正对于所述筛件位置设置;具体吹料操作包括以下步骤:捶打头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架一同下移,连接架驱动活塞件向下移动,活塞件对腔室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气体由缝隙和导气通道处向外喷出,由导气通道喷出的气体直接喷射至筛件上,将贴覆于筛件上的物料吹动至内室底部;由缝隙处喷出的气体对筛件上的物料进行引导,使得物料顺着倾斜内壁向下移动;上述结构下,在捶打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物料将会在气体的冲击和引导下向下移动,快速由出料口处向外排出,提升出料速度,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且仅借助捶打头移动的力即可实现,无需另外设置单独动力,节约能耗。

所述导气通道包括穿设于凸台上的竖向通道和与该竖向通槽相连通的斜向通槽,该斜向通槽出口处设有过滤件;所述腔室内设有对内室进行位置定位的支撑部件;过滤件的设置,有效避免在腔室在抽气时,粉料由导气通道进入至腔室内;支撑部件的设置可有效对内室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内室在转动时出现位置移动。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由所述内室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圈凸缘、由该凸缘外端部上向下延伸形成的挡沿、固设于加工室内壁上的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沿加工室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该支撑件包括与加工室固连的连接柱和可转动的连接于该连接柱端部上的滚轮,所述挡沿与内室外壁之间形成供该滚轮穿入至的限位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设备成本低。

所述捶打头包括头部和与该头部固连的柱轴;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加工室上部的安装室、沿柱轴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的两排棘齿、可转动的围设于柱轴外的齿圈、用于连接该齿圈和内室的多个连接臂及设于安装室内用于实现上述棘齿与齿圈之间的传动配合的两组动力传输组件;两组动力传输组件进行同步传动,传动效果稳定,传动过程中内室不易发生过度的晃动。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室内且与该棘齿相啮合的棘轮、与安装室固连的固定块、穿设于固定块上的柱形连杆、固设于柱形连杆端部上的涡轮、与该齿轮相啮合的蜗杆、与该蜗杆固连的第一传动齿轮及与该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上分别固设有中轴,且中轴可转动的穿设于安装室底壁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侧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所述棘轮固连于所述柱形连杆的一端上,涡轮设于该柱形连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所述蜗杆的下部位置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径等于齿圈的外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一传动齿轮的外径;上述结构下,当捶打头向下移动时,内室不会发生转动,进而避免物料因为离心力而向外分散,保证物料基本堆积在捶打头下方位置上,物料捶打更为充分;采用涡轮将动力传递至蜗杆,而在动力传递时,蜗杆转动的速度将大于涡轮转动的速度,其次,由于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与齿圈的直径相同,且第一传动齿轮与蜗杆同轴,从而使得齿圈的转速能够与蜗杆保持一致,进而能够使得捶打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时,涡轮能够驱动蜗杆转动多次,进而带动齿圈转动较大的距离,保证捶打头向上移动较小的距离情况下,内室即可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动,提升对物料的研磨效果。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径为第二传动齿轮外径的3倍;所述安装室底部设有供所述连接架穿过的开口。

本发明在捶打头锤击物料的同时,将会对底部的物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磨,捶打和研磨同步进行,在出料时即可直接排出细腻的粉料,从而无需对物料再进行筛滤,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耗时,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通过捣碎装置对粉状化妆品原料进行加工,该捣碎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上的加工室2、可转动的设于该加工室内的内室3、可上下动作的穿设于内室上的捶打头4、与该捶打头相连的驱动件5、用于在捶打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该内室发生转动的传动部件、设于加工室下部的出料口11及设于内室上部的进料口12;具体的,所述加工室和内室均为金属制成,,所述驱动件为气缸,且气缸的输出轴与捶打头相连,进而气缸启动时将会驱动捶打头进行上下移动;

粉状化妆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待加工的原料由进料口处投入至内室3中,内室3下部具有倾斜内壁31,原料于倾斜内壁31的引导下堆积在内室3底部位置上;b.驱动件驱动捶打头4向下移动,对内室3底部的原料进行捶打;c.驱动件驱动捶打头4向上移动,传动部件驱动内室3相对外室发生转动,在捶打头4下表面与内室3底面之间的物料受到研磨;之后重复驱动捶打头4进行多次的上下往复移动。

具体的,所述内室3下部设有一圈环形的通槽,且该通槽的位置对应于倾斜内壁31位置设置,该通槽内设有多个金属制成的连接杆33,且该连接杆33分别连接通槽的上下两侧壁,该通槽上连接有筛件34,且该筛件34上下两端分别与通槽的上下两侧壁相连,该连接杆33与筛件34的外表面相接触;作为优选,该筛件为无纺布,细腻的粉料可通过该无纺布,实现出料;所述加工室2上设有可于捶打头4向下移动时向筛件34进行喷气的吹料部件;捶打头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吹料部件向筛件34喷气,将贴覆于筛件34上的物料吹动至内室3底部,驱使物料堆积在内室3底部,即捶打头4下方位置。

吹料部件具体包括腔室61、连接架62、活塞件63、凸台64以及导气通道65,该腔室61形成于所述内室3外壁与加工室内壁之间,且作为优选的,腔室内设有对内室3进行位置定位的支撑部件,保证内室不会相对加工室发生位置移动;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由所述内室3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圈凸缘71、由该凸缘外端部上向下延伸形成的挡沿72以及固设于加工室内壁上的多个支撑件,上述的多个支撑件沿加工室2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以对内室进行支撑;具体的,该支撑件包括金属的连接柱731和滚轮732,该连接柱731一端与加工室2固连,所述滚轮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且该滚轮可转动的连接于该连接柱的另一端上,所述挡沿72与内室外壁之间形成一圈的限位槽733,所述滚轮穿入至上述的滚轮内,进而内室相对加工室转动时,滚轮可降低内室与支撑件之间的磨损。

所述连接架62固连于捶打头上部的连接架62,所述活塞件63设于该腔室内,且该活塞件63与该连接架相连,可在连接架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动作,上述凸台64设于腔室内壁上,且与加工室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导气通道65设于凸台内,且所述导气通道65上端连通至凸台64顶面,下端连通至加工室2内壁,并且导气通道65的下端位置正对于所述筛件位置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件63为固连于连接架下方的环形金属圈,且该活塞件的左右侧壁上分布粘接有橡胶,以实现活塞件左右侧壁分别与内室3和加工室2密封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凸台64内壁与内室3外壁之间具有缝隙;具体吹料操作包括以下步骤:捶打头4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架62一同下移,连接架62驱动活塞件63向下移动,活塞件63对腔室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气体由缝隙和导气通道65处向外喷出,由导气通道65喷出的气体直接喷射至筛件34上,将贴覆于筛件34上的物料吹动至内室3底部;由缝隙处喷出的气体对筛件34上的物料进行引导,使得物料顺着倾斜内壁31向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65包括穿设于凸台64上的竖向通道651和与该竖向通槽相连通的斜向通槽652,该斜向通槽652出口处设有过滤件;于本实施例中,该过滤件采用无纺布制成,粘接于斜向通槽的出口端位置上。

所述捶打头4具体包括头部41和与该头部固连的柱轴42,具体的,头部和柱轴42均为金属制成,且头部与柱轴42为焊接固连;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加工室上部的安装室81、沿柱轴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的两排棘齿82、可转动的围设于柱轴外的齿圈83、用于连接该齿圈和内室的多个连接臂84及设于安装室内用于实现上述棘齿82与齿圈83之间的传动配合的两组动力传输组件。

其中,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室内且与该棘齿相啮合的棘轮91、与安装室固连的固定块、穿设于固定块上的柱形连杆93、固设于柱形连杆端部上的涡轮94、与该齿轮相啮合的蜗杆95、与该蜗杆固连的第一传动齿轮96及与该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97;该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上分别固设有中轴,且中轴可转动的穿设于安装室81底壁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7一侧与第一传动齿轮96相啮合,另一端与所述齿圈83相啮合;所述棘轮91固连于所述柱形连杆93的一端上,涡轮94设于该柱形连杆93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6位于所述蜗杆95的下部位置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6的外径等于齿圈83的外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7的外径小于第一传动齿轮96的外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6的外径为第二传动齿轮97外径的3倍;所述安装室81底部设有供所述连接架62穿过的开口。

具体原理如下,待加工的原料由内室上部的进料口投入至内室中,之后驱动件启动驱动捶打头向下移动,同时活塞件同步向下移动,对腔室内的气体进行挤压,被挤压后的气体由导气通道处向外喷出,对筛件进行吹气,将物料吹至捶打头下方位置;捶打头对物料进行锤击;之后,驱动件驱动捶打头向上移动,同时棘齿驱动棘轮转动,进而驱动内室发生转动,从而捶打头与内室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捶打头对物料进行研磨;并且活塞件向上移动,气体由被抽入至导气通道进入至腔室内,使得筛件处产生负压,将细腻的粉料由内室下部吸出,从出料口处向外排出;之后往复操作多次上述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