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5166发布日期:2019-10-28 23:0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头。



背景技术:

在工业安全领域,某些存在化学品飞溅可能性的场合,考虑到化学品可能对面部甚至眼睛造成的伤害,就需要在操作现场配备专用洗眼器。作为一种洗眼专用设备,对水质的清洁度就具有较高的要求。另外,由于通常的操作现场的供水水压变化较大,使洗眼器的喷水高度也随之变化,从而使洗眼器对眼睛的清洗效果不稳定。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出水量稳定的,水质较高的喷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进水水压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喷头的出水速度和出水量相对稳定,水质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头组件和弹性锥管,所述弹性锥管在所述喷头组件的管路内,所述弹性锥管的外侧表面为圆锥状,所述弹性锥管的内侧表面为锥形通孔,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一端为圆环形,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二端为圆环形,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一端外径D1大于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二端外径D2,所述锥形通孔的第一端内径d1大于所述锥形通孔的第二端内径d2,流体从锥形通孔的第二端进入锥形通孔,所述流体经锥形通孔从锥形通孔的第一端流出,所述弹性锥管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组件包括锥管节、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锥管节包括第二管段、锥形管、第一管内段和第一管外段,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连通所述锥形管第一端,所述锥形管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管内段第一端,所述第一管内段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管外段第一端,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外段部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部分,所述弹性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内段。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的第二端通过一个薄壁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内段的第一端,所述薄壁通孔的内径为R0,所述第一管内段的内径为R61,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为R63,所述第一管外段的内径为R64,所述锥形管第一端的内径为R62a,所述锥形管第二端的内径为R62b,其中R63>R62a>R62b>R64>R61>R0。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一端外缘与所述第一管内段的内径过盈配合,所述锥形通孔的第一端内径d1与所述薄壁通孔的内径R0相等,所述弹性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内段的第一端相接,所述锥形通孔与所述薄壁通孔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下压簧和底接头,所述第一滤网为圆形,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管外段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外段第一端,所述下压簧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滤网相接,所述下压簧第二端与所述底接头相接,所述底接头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外段有内螺纹,所述底接头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管外段的内螺纹相齿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架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被所述滤网架设置在第二管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滤网架呈圆环形,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滤网架的外径与第二管段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上压簧、水孔盖和定位塞,所述水孔盖有内罗纹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罗纹齿合,所述定位塞底端在所述滤网架内孔上,所述定位塞顶端在所述上压簧下。

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是橡胶或者硅胶或者其他能在流体压力下产生弹性变形的材料。

优选地,第一滤网由不锈钢滤网制成。

优选地,第二滤网由滤网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锥管和包括该弹性锥管的喷头,通过弹性锥管对流体进行流量和压力进行调节,流体通过弹性锥管的锥管通孔,在弹性锥管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形成压力差,从而导致锥管通孔在压力下变小,变小的通孔使得压力差进一步变大,直到锥管通孔的内外压力差与弹性锥管的变形弹力平衡,变小的锥管通孔使得流量变小,出水压力变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喷头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弹性锥管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锥管节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喷头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所示,水流从底接头10进入锥管节6,通过下压簧9,经过第一滤网8的初级过滤,滤除较大的固体颗粒,然后水流到达弹性锥管7,水流从较小的口进入,从较大的口流出,使弹性锥管7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形成压力差,供水压力较高时压力差也随之升高,压力使弹性锥管7入口变小,弹性锥管7出水压保持相对稳定,水流经弹性锥管7之后,在定位塞3遇到阻挡产生反向的水流,进一步降低了水流量和压力差,流经第二滤网5和滤网架4,滤除较小的固体颗粒,然后从水孔盖1喷出,形成向上的水流。上压簧2通过定位塞3和滤网架4,使第二滤网5保持在固定位置。下压簧9使得第一滤网8与弹性锥管7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持水流通畅。

如图2所示,弹性锥管7的外侧表面72为圆锥状,弹性锥管7内侧表面为锥形通孔71,弹性锥管7的第一端为圆环形,弹性锥管7的第二端为圆环形,弹性锥管7的第一端外径D1大于弹性锥管7的第二端外径D2,锥形通孔71的第一端71a内径d1大于锥形通孔71的第二端71b内径d2,流体从锥形通孔71孔的第二端71b进入锥形通孔71,流经锥形通孔71从锥形通孔71的第一端71a流出,流体在弹性锥管7的外侧表面72和锥形通孔71之间形成压力差,使得弹性锥管7变形,锥形通孔71的第二端71b变小,锥形通孔71的变形弹力抵消了压力差,形成平衡,当流体的流速变快,这种压力差变大,锥形通孔71的第二端变得更小,虚线为弹性锥管7变形后形状。

如图3所示,锥管节6包括第二管段63、锥形管62、第一管内段61和第一管外段64,第二管段63的第二端连通锥形管62第一端,锥形管62第二端连通第一管内段61第一端,锥形管62的第二端通过一个薄壁通孔60连通第一管内段61的第一端,第一管内段61第二端连通第一管外段64第一端;薄壁通孔60的内径为R0,第一管内段61的内径为R61,第二管段63的内径为R63,第一管外段64的内径为R64,锥形管62第一端62a的内径为R62a,锥形管62第二端62b的内径为R62b,其中R63>R62a>R62b>R64>R61>R0。

弹性锥管7的第一端外缘与第一管内段61的内径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的目的是使水流只能从锥形通孔71通过,弹性锥管7的第一端内径d1与薄壁通孔60的内径R0相等,弹性锥管7的第一端与第一管段的第一端相接,锥形通孔71与薄壁通孔60贯通。

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8、下压簧9和底接头10,第一滤网8呈圆形在第一管外段64内与第一管外段64的内径相匹配,下压簧9第一端与第一滤网8相接,下压簧9第二端与底接头10相接,底接头10有外螺纹,第一管外段64有内螺纹,底接头10的外螺纹与第一管外段64的内螺纹相齿合,通过第一过滤组件后液体压力会减小。

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架4和第二滤网5,第二滤网5被滤网架4设置在第二管段63的第二端,第二滤网5和滤网架4呈圆环形,第二滤网5和滤网架4的外径与第二管段63的内径相配,流体被滤网架4和第二滤网5阻挡,在与锥形管62形成的空间中滞留,进一步减缓了流体的运动和流体的压力。

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上压簧2、水孔盖1和定位塞3,水孔盖1有内罗纹与第二管段63的外罗纹齿合,定位塞3底端在滤网架4内孔上,定位塞3顶端在上压簧2下,由于定位塞3的孔径大于薄壁通孔60的孔径,流体从薄壁通孔60穿过后冲向定位塞3的方向,在定位塞3被阻挡后形成反弹的流体,进一步减缓了流体的运动和流体的压力。

优选地,弹性材料是橡胶或者硅胶或者其他能在流体压力下产生弹性变形的材料。

优选地,第二滤网5由滤网布制成,通过滤网布5的流体会使水孔盖1出水更加均匀。

优选地,第一滤网8由不锈钢滤网制成,不锈钢滤网能过滤较粗的杂质,对流体的运动产生阻碍。

本实例中,流体以湍流状态从锥形通孔71的第二端71b进入,从锥形通孔71的第一端71a流出,流体经过弹性锥管7在弹性锥管7的外侧表面和弹性锥管7的第二端产生压力,从而使得锥形通孔71的第二端72b通孔变小,锥形通孔71变形的回弹力抵消了压力,由于d1>d2,流体在通孔里发散,使得从锥形通孔71流出的液体压力变小,流经薄壁通孔60进入锥形管62,出液流量相对稳定,经过第二滤网5,从而使出液速度和出液量相对稳定。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