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9376发布日期:2019-10-15 18:4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动震动器是利用气动方式驱动达到振动目的的,一般的气动震动器内设置有套筒,利用套筒围绕轴的转动产生偏心运动进而产生振动效果,这种振动器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工地,高层建筑,井下建筑、公路、铁路、桥梁以及混凝土预制件等的施工中,通过振动从而缩短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除此之外,这种气动振动器还可以组装在装卸、运输、过滤、筛选等设备上起振动作用。

专利200920088382.2公开了一种气动外部振动器,图6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气动外部振动器包括机壳37和端盖28,机壳37内设置有轴21,机壳37端部设置有端盖28,轴21上开设有轴心方向的深度盲孔25,轴21外表面上开设有轴向槽23,轴向槽23与盲孔25之间通过一排孔24连通,轴向槽23内装有风向板22,风向板2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风向坑32,轴21的外周装有内转子26,内转子26的外周装有外转子27,外转子27外周为机壳37,机壳37的内径大于外转子27的外径,外转子27的直径大于内转子26的直径,内转子26的内径大于轴21的外径,机壳37两端设置有台阶,台阶上设置有端盖28,两端盖28利用螺栓固定,轴21的盲孔25口部连接有进气接头29,风向板上设置有风向盲坑36,轴上设置有键35,键35与两端的端盖28连接,端盖28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向盲坑36,另外一侧的端盖上开设有出气孔34,机壳内周与外转子27外周之间设置有的间隙33, 端盖28与轴21之间利用键35将彼此之间连接。使用时,从进气接头29送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风向板22吹出来,压缩空气吹动轴21外侧套设的内转子26围绕轴21转动,然后经风向盲坑36吹动外转子27围绕内转子26转动,从而产生振动。

图7 是现有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机壳37上设置有把手31,机壳3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担板46、机壳的另外一侧设置有脚39、设置担板46的机壳一边设有振动底板30,振动底板30上设置有两个耳板43,耳板43上设置有耳板孔,耳板孔内穿设有螺杆轴44,螺杆轴44上活动连接着螺杆45的一端,螺杆45的上面通过横板47担着两个担板46,并用螺母48固定,脚39的机壳一侧的振动底板30上固定有一对立板41,一对立板41上设置有立板孔,立板孔内装有横杆40,将机壳的脚39固定。

现有技术中,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从键35与端盖28连接部漏气现象,降低了压缩气体的压力,如何才能避免漏气现象的发生,是制造厂家以及客户非常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气动外部振动器端盖和轴之间利用键连接方式会发生漏气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其目的是防止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气现象,保证气动振动器的正常使用,延长振动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的轴以及轴外设置的内转子、内转子外周设置的外转子、轴的轴心在轴向上开设的深盲孔、轴的外周上开设的轴向槽、轴向槽与盲孔之间通过一排孔连通,机壳端部设置的端盖,机壳两侧分别设置有担板和脚,担板与振动底板一侧利用螺杆连接,脚上连接有振动底板另外一侧,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轴孔,轴穿设在端盖轴孔内,轴上盲孔口部为进气接头,轴与端盖的轴孔内周相对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孔和缺口,圆孔和缺口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圆球;

进一步,所述圆孔的深度等于圆球半径,圆孔与圆球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轴上圆孔深度方向与轴向槽深度方向相对,圆孔与轴向槽分别位于轴上同一直径的相反方向;

进一步,所述圆球与轴上圆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圆球直径公差大于圆孔公差0.1- 0.2mm;

进一步,所述轴上圆孔外侧设置有凹槽,圆孔与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轴向直线上,圆孔与凹槽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在2±0.5mm之间;

进一步,所述缺口的深度等于圆球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与端盖上轴孔内周相对部位分别设置圆孔和缺口,能够在圆孔和缺口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圆球,特别是在圆球与轴上圆孔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防止气体的泄露,通过在轴上圆孔外侧设置有凹槽,圆孔与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轴向直线上,圆孔与凹槽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在2±0.5mm之间,能够防止在圆球压入装配过程中损坏圆孔或难以压入,通过在轴上圆孔外侧设置有凹槽,可缓解压入时圆孔周边的阻力;通过将轴上圆孔深度方向与轴向槽深度方向相对,可利用从轴向槽23出气的反冲力压紧轴,使反冲力相反方向位置圆球10部位的接触更加紧密,对防止漏气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原结构中从轴与端盖轴孔之间键侧的漏气,可保证压缩气体压力在振动器内部不会受到压力损失,提高了气体振动器的启动速度,保证了气体振动器的正常使用,可延长振动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端盖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 图3中B-B向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 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 现有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200920088382.2公开了一种气动外部振动器基础上的改进,改进部分为本申请中的技术特征部分。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0-圆球、11-凹槽、12-圆孔、13-缺口、21-轴、22-风向板23-轴向槽、24-排孔、25-盲孔、26-内转子、27-外转子、28-端盖、29-进气接头、30-底板、31-把手、32-风向坑,33-间隙、34-出气孔、35-键、36-风向盲坑、37-机壳、39-脚、40-横杆、41-立板、43-耳板、44-螺杆轴、45-螺杆、46-担板、47-横板、48-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气动振动器,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是 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 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气动振动器包括机壳37,机壳37内设置的轴21以及轴21外设置的内转子26、内转子26外周设置的外转子27、轴21的轴心上轴向上开设有深盲孔25、轴21的外周上开设的轴向槽23、轴向槽23与盲孔25之间通过一排孔24连通、机壳37端部设置的端盖28、机壳37两侧分别设置的担板和脚39、担板46与振动底板30一侧利用螺杆45间接连接,脚39上连接有脚上连接有振动底板30另外一侧,所述端盖28上设置有轴孔,轴21穿设在端盖28的轴孔内,轴21上盲孔25口部为进气接头29,轴21与端盖28的轴孔内周相对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孔12和缺口13,圆孔12和缺口13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圆球10。

所述圆孔12的深度等于圆球10半径,圆孔12与圆球10的直径相等。

所述轴21上圆孔12深度方向与轴向槽23深度方向相对,圆孔12与轴向槽23分别位于轴21上同一直径的相反方向。

所述圆球10与轴21上圆孔12之间为过盈配合,圆球10直径公差大于圆孔12公差0.1- 0.2mm。

图4 是端盖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轴21上圆孔12外侧设置有凹槽11,圆孔12与凹槽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21向直线上,圆孔12与凹槽11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在2±0.5mm之间。

所述缺口13的深度等于圆球10的半径,以此保证与圆球10之间的紧密接触,保证气体的密封性。

除上述技术特征外,其他与专利200920088382.2公开了一种气动外部振动器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21与端盖28上轴孔内周相对部位分别设置圆孔12和缺口13,能够在圆孔12和缺口13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圆球10,特别是在圆球10与轴21上圆孔12之间为过盈配合,能够防止气体的泄露,通过在轴21上圆孔12外侧设置有凹槽11,圆孔12与凹槽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21向直线上,圆孔12与凹槽11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在2±0.5mm之间,能够防止在圆球10压人装配过程中损坏圆孔12或难以压人,通过在轴21上圆孔12外侧设置有凹槽11,可缓解压人时圆孔12周边的阻力;通过将轴21上圆孔12深度方向与轴向槽23深度方向相对,可利用从轴向槽23出气的反冲力压紧轴,使反冲力相反方向位置圆球10部位的接触更加紧密,对防止漏气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原结构中从轴21与端盖28轴孔之间键25侧的漏气,可保证压缩气体压力在振动器内部不会受到压力损失,提高了气体振动器的启动速度,保证了气体振动器的正常使用,可延长振动器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