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6970发布日期:2019-11-29 17:4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属于防水卷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防水卷材时,主要是经过预浸油和涂覆沥青两道工序,平时将胎基布进行涂覆沥青工序时,是将胎基布完全浸入到沥青池中,再用对辊加压挤干,然后再进入干燥工序。

涂覆池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内部的搅动翻滚,从沥青加热罐打过来的沥青带着的未溶解的改性剂慢慢在池子里面沉积,由于沉积改性剂渣子导热性能差,预浸油温度达不到所需的工艺条件,不仅会造成沥青能耗的浪费,产品质量也无法保障,同时残渣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停机清理,清理时还会产生危废,这样不仅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低,而且还有处理危废直接产生的经济支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常在涂覆池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末端设置有长条状搅拌构件,由于沥青过于黏稠,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高速搅拌过程中长条状搅拌构件易发生折断,降低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涂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新型搅拌装置,可以防止搅拌构件的折断,提高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新型搅拌装置对于黏稠的沥青搅拌效果较好,确保预浸池内的改性剂和沥青混合均匀,涂覆沥青的使用效率较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包括涂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构件,搅拌构件为圆盘状,搅拌构件的底部设置有总进液口,总进液口为锥形盲孔,总进液口周侧连通设置有分出液口,分出液口为若干个,若干个分出液口以总进液口为中心呈向外发散状均匀排布,分出液口为长条形通孔;搅拌轴为两个,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涂覆布的两侧。

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延伸至涂覆本体的外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通过轴承与涂覆本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本体上设置有胎基布入口和涂覆布出口,胎基布入口处设置有前导向辊,胎基布出口处设置有后导向辊,后导向辊上设置有挤压辊,前导向辊和后导向辊之间设置有涂覆辊,涂覆辊位于前导向辊和后导向辊的下方,涂覆辊将胎基布压至沥青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胎基布入口和胎基布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线处,前导向辊的后导向辊位于同一水平线处。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辊的两端分别套装设置有限位环,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两个限位环用于固定胎基布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涂覆本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沥青存储室和加温室,加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在加温室的内部蛇形盘绕,导热管内部循环流动有导热油。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本体连接有沥青添加管,沥青添加管的末端延伸至涂覆本体的底部,通过沥青添加管向涂覆本体内添加沥青。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包括涂覆本体,涂覆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构件,搅拌构件为圆盘状,搅拌构件的底部设置有总进液口,总进液口为锥形盲孔,总进液口周侧连通设置有分出液口,涂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新型搅拌装置,可以防止搅拌构件的折断,提高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新型搅拌装置对于黏稠的沥青搅拌效果较好,确保预浸池内的改性剂和沥青混合均匀,涂覆沥青的使用效率较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构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构件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涂覆本体,2-搅拌轴,3-搅拌构件,4-总进液口,5-分出液口,6-涂覆布,7-旋转电机,8-胎基布入口,9-涂覆布出口,10-前导向辊,11-后导向辊,12-挤压辊,13-涂覆辊,14-限位环,15-分隔板,16-沥青存储室,17-加温室,18-导热管,19-沥青添加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涂覆系统,包括涂覆本体1,涂覆本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2,搅拌轴2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构件3,搅拌构件3为圆盘状,搅拌构件3的底部设置有总进液口4,总进液口4为锥形盲孔,总进液口4周侧连通设置有分出液口5,分出液口5为若干个,若干个分出液口5以总进液口4为中心呈向外发散状均匀排布,分出液口5为长条形通孔;搅拌轴2为两个,两个搅拌轴2分别位于涂覆布6的两侧。

圆盘状的搅拌构件3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总进液口4和分出液口5,当搅拌构件3转动时,沥青不断地从总进液口4吸入,经过分出液口5喷射出去,对沥青形成较高的冲击和搅拌,在圆盘状的搅拌构件3周侧形成多个涡流,加快沥青间的扰动和接触,涂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新型搅拌装置,可以防止搅拌构件的折断,提高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新型搅拌装置对于黏稠的沥青搅拌效果较好,确保预浸池内的改性剂和沥青混合均匀,涂覆沥青的使用效率较高。

搅拌轴2的上端延伸至涂覆本体1的外部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2通过轴承与涂覆本体1转动连接。

涂覆本体1上设置有胎基布入口8和涂覆布出口9,胎基布入口8处设置有前导向辊10,涂覆布出口9处设置有后导向辊11,后导向辊11上设置有挤压辊12,前导向辊10和后导向辊11之间设置有涂覆辊13,涂覆辊13位于前导向辊10和后导向辊11的下方,涂覆辊13将胎基布压至沥青的内部。

胎基布入口8和涂覆布出口9位于同一水平线处,前导向辊10的后导向辊11位于同一水平线处。

涂覆辊13的两端分别套装设置有限位环14,两个限位环1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两个限位环14用于固定胎基布的位置。

涂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将涂覆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沥青存储室16和加温室17,加温室17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18,导热管18在加温室17的内部蛇形盘绕,导热管18内部循环流动有导热油。

涂覆本体1连接有沥青添加管19,沥青添加管19的末端延伸至涂覆本体1的底部,通过沥青添加管19向涂覆本体1内添加沥青。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