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喷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778发布日期:2019-12-24 21:50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UV喷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加工设备领域,确切地说是uv喷漆流水线。



背景技术:

uv漆为紫外线光固化油漆,也称光引发涂料,光固化涂料。与pu、pe、nc等油漆以成膜物质命名方式不同,uv漆是以油漆的固化方式命名的。它是通过机器设备自动辊涂、淋涂到家具板面上,在紫外线光(波长为320-390nm)的照射下促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树脂反应,瞬间固化成膜。uv油漆有别于普通家具企业常用的pu漆、pe漆及nc漆,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油漆,不含任何挥发物质,使用uv油漆生产的产品绿色、健康、环保。制作过程中,将板材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并通过紫外线光固化机烘乾处理,产品更健康环保。uv漆膜是立体状结构,硬度大,耐磨性好,透明度好,产品耐刮碰、耐摩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机械化设备克服了人工操作中的人为因素,使产品色差较小,质量稳定。uv漆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家具漆,主要特点有:经过强紫外线光固化处理,色泽稳定,历久常新,有效解决门板褪色及色差问题;门板镜面纯平效果较好,并且漆膜饱满无桔皮;是世界上比较环保健康的烤漆门板之一;门板硬度是其他烤漆门板的2倍,耐刮划,耐酸碱,不易变形。现有技术在使用uv漆流水线,缺少专业喷漆设备,多为单个喷头,缺少多个喷头配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喷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使用uv漆流水线,缺少专业喷漆设备,多为单个喷头,缺少多个喷头配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喷淋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uv喷漆流水线,包括喷漆流水线本体;所述的喷漆流水线本体设有喷漆台,喷漆台上设有移动上料装置,喷漆台的上方设有喷漆装置,所述的喷漆装置为喷漆头,喷漆头上设有喷漆口,喷漆头的数量为多个,分为第一组喷漆头、第二组喷漆头和第三组喷漆头,喷漆头和喷漆罐通过喷漆导管连接,所述的喷漆导管设有主导管和分支导管,主导管连接喷漆罐和分支导管,分支导管连接喷漆头,喷漆导管上设有喷漆泵,所述的喷漆头上设有保护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控制多组喷漆头,可以控制喷漆头的先后喷淋顺序,提高喷淋效率,节约成本,提升喷淋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喷漆流水线本体设有喷漆室开关门,开关门处设有密封胶条,喷漆室本体侧面设有观察窗。

所述的保护结构为弧形支架。

所述的移动上料装置为上料带、上料带内设有上料辊、上料辊通过传动轴连接上料电机。

所述的喷漆头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前端、中端和后端。

所述的第一组喷漆头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前端第一喷漆头和第二喷漆头。

所述的第二组喷漆头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中端第三喷漆头和第四喷漆头。

所述的第三组喷漆头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后端第五喷漆头和第六喷漆头。

本实用新型uv喷漆流水线,通过设置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控制多组喷漆头,可以控制喷漆头的先后喷淋顺序,提高喷淋效率,节约成本,提升喷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喷漆台;2-喷漆流水线本体;3-喷漆口;4-主导管;5-分支导管;6-喷漆装置;7-上料带;8-上料辊;9-第一组喷漆头;10-第二组喷漆头;11-第三组喷漆头;12-开关门;13-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uv喷漆流水线,包括喷漆流水线本体2;所述的喷漆流水线本体2设有喷漆台1,喷漆台1上设有移动上料装置,喷漆台1的上方设有喷漆装置6,所述的喷漆装置6为喷漆头,喷漆头上设有喷漆口3,喷漆头的数量为多个,分为第一组喷漆头9、第二组喷漆头10和第三组喷漆头11,喷漆头和喷漆罐通过喷漆导管连接,所述的喷漆导管设有主导管4和分支导管5,主导管4连接喷漆罐和分支导管5,分支导管5连接喷漆头,喷漆导管上设有喷漆泵,所述的喷漆头上设有保护结构,保护结构为弧形支架,移动上料装置为上料带7、上料带7内设有上料辊8、上料辊8通过传动轴连接上料电机,喷漆头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前端、中端和后端,第一组喷漆头9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前端第一喷漆头和第二喷漆头,第二组喷漆头10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中端第三喷漆头和第四喷漆头,第三组喷漆头11为设置在移动上料装置后端第五喷漆头和第六喷漆头。

参见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uv喷漆流水线,喷漆流水线本体2设有喷漆室开关门12,开关门12处设有密封胶条,喷漆室本体侧面设有观察窗13。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