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8475发布日期:2020-03-20 06:3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



背景技术:

现有带投料口2的外加剂复配装置如图2所示,物料通过投料口2投入,循环管3将复配罐1内的液体注入投料口2,并使得物料稀释,物料在刚遇水时会积聚成块,很容易造成该结构的形式投料口2的堵塞,使用效果不佳,另外,投料口2的上端为敞口式结构,循环管3流入投料口2内的液体很容易溅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包括混合桶和过滤金属网,所述混合桶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式结构,在混合桶的上端面设有物料投放口和液体接入口,过滤金属网固定于混合桶内,且过滤金属网将混合桶的下端口封住;所述物料投放口和液体接入口的下端口均伸于混合桶的内腔中,物料投放口的下端倾斜设置,物料投放口的下端口置于液体接入口的下端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柱形部、下柱形部和具有小端口和大端口的锥形部,上柱形部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上柱形部的下端口与锥形部的大端口相连,锥形部的小端口与下柱形部的上端口相连,液体接入口的下端口位于锥形部的斜面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下柱形部的下端口焊接有连接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桶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筋,固定筋下方设有压环,压环与固定筋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过滤金属网固定于压环与固定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投放口的下端倾斜设置,且置于液体接入口的下端口上方,因此液体不容易溅出混合桶外,避免浪费。使用时,液体接入口内的液体冲击过滤金属网上的物料,过滤金属网可以避免物料成块现象,便于物料充分稀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现有现有带投料口2的外加剂复配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加剂复配装置中的投料口,包括混合桶36和过滤金属网37,混合桶36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结构,在混合桶36的上端面设有物料投放口361和液体接入口362,物料投放口361和液体接入口362均与混合桶36的内腔相贯通。过滤金属网37固定于混合桶36内,且过滤金属网37将混合桶36的下端口封住。

物料投放口361和液体接入口362的下端口均伸于混合桶36的内腔中,物料投放口361的下端倾斜设置,物料投放口361的下端口置于液体接入口362的下端口上方,

使用时,液体接入口362与复配装置中的循环管3相连通,在液体接入口362接入液体时,由于物料投放口361的下端倾斜设置,且置于液体接入口362的下端口上方,因此液体不容易溅出混合桶36外,避免浪费。

混合桶36包括上柱形部3610、下柱形部3611和具有小端口和大端口的锥形部3612,上柱形部3610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上柱形部3610的下端口与锥形部3612的大端口相连,锥形部3612的小端口与下柱形部3611的上端口相连。上柱形部3610、下柱形部3611以及锥形部3612之间一体成型,物料投放口361和液体接入口362固定在上柱形部3610上。

液体接入口362的下端口位于锥形部3612的斜面上方,液体接入口362向混合桶36内注入液体时,液体打在锥形部3612上,并在锥形部3612上溅起,增大液体的喷洒面积,便于物料的稀释。

使用时,物料从物料投放口361投入混合桶36内,液体从液体接入口362进入混合桶36内,物料被液体稀释并从混合桶36的下端口流走,需注意的是,在投入物料时,要缓慢投料,不能一次性将物料全部倒入混合桶36内(现有物料投放也是缓慢投料)。

为便于将过滤金属网37固定于混合桶36内,在混合桶36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筋363,固定筋363下方设有压环364,压环364与固定筋3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过滤金属网37固定于压环364与固定筋363之间,过滤金属网37将混合桶36的下端口封闭。

下柱形部3611的下端口焊接有连接法兰38。本实用新型投料口通过连接法兰38固定于复配装置的管道上,使用时,液体接入口362与循环管3相连通,向混合桶36内添加物料,液体接入口362内的液体冲击过滤金属网37上的物料,过滤金属网37可以避免物料成块现象,便于物料充分稀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