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洗耳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1288发布日期:2020-03-27 14:00阅读:1535来源:国知局
电动洗耳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洗耳球,尤其涉及用于化学、理化及微生物实等科学实验。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实验用电动洗耳球为橡胶材质气囊状的球体,其原理为被压缩的气囊依靠橡胶弹性恢复原状的同时造成球内气压减小而促使外界空气从唯一的孔洞中流入。空气流入速度即吸力,受到电动洗耳球本身弹性、密闭性(破损程度)以及体积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电动洗耳球的缺点主要体现于:

1)、橡胶材质易于老化,从而影响球体弹性,导致吸力不足;

2)、橡胶材质氧化后产生一定粘性,尤其出气口处的橡胶产生粘性后,因出气口孔洞小,而粘粘在一起堵塞出气口,无法使用;

3)、由于电动洗耳球出气口孔洞小,使之配合孔径小的移液管(如0.1ml和0.2ml)时,很难做到两孔相对;

4)、同一个电动洗耳球无论其配合大移液管或是小移液管,吸力太过统一且难控,移液管大则吸液慢,小则快甚至将液体吸入电动洗耳球。难以做到对不同移液管都能匀速吸液,以便于观察;

5)、由于大部分电动洗耳球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极易因捏法不当而导致其在短时间内发生破损;

6)、由于电动洗耳球的使用方法,其在使用过程还必须双手交替工作,使实验更复杂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移液枪以其的方便、快速以及微量移去等优势深受实验室的青睐,但由于其精准度不高(较移液管)、成本高以及适用范围小,因此其一般多用于快速实验。若需要高准确度的结果实验,一般仍用电动洗耳球与移液管配合使用。

因此,一款拥有移液枪般方便快速而且兼具电动洗耳球与移液管配合的准确以及与移液管的配合度优于电动洗耳球的新式电动洗耳球的存在是有一定实际运用意义的。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电动洗耳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洗耳球:包括主体,主体内腔中设置有部分一、部分二和部分三;

所述部分一包括微型水泵,微型水泵上设置有排气口软管和吸气口软管,排气口软管和吸气口软管均与a口连接;

所述部分二包括按压块一和按压块二,吸气口软管上设置有软管分支,软管分支开设有b口,所述软管分支上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按压块一;

所述部分三包括按压块三、压块、拉力条和斜面橡胶块;所述压块上设置有支点一和支点二,按压块三通过支点二与压块连接;所述斜面橡胶块设置在按压块三上;所述排气口软管上设置有与斜面橡胶块配合使用的c口;

所述按压块一和按压块二和按压块三的一端均穿过主体管壁伸到主体外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改进:

所述部分二还包括垫块一和垫块二,垫块一和垫块二分别与按压块一和按压块二配合使用,按压块一和垫块一分别设置在吸气口软管两侧,按压块二和垫块二分别设置在吸气口软管两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部分三还包括垫块三;所述压块通过拉力条与垫块三连接;所述垫块三与压块分别设置在排气口软管的两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点一位于压块中间部分,拉力条和支点二分别位于压块两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a口和b口均为软管口,c口为硬质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斜面橡胶块的倾斜角度为5-1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部分一还包括与微型水泵连接的开关和电源。

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的吸虫器外观基本为圆柱形,人与装置之间的关系协调,使用过程自然轻松;将微型水泵的吸气与排气过程加以控制与协调,再联系其吸与放气的作用,将其运用至移液方面;由于移液管与此产品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故工作时的气密性优于传统电动洗耳球;由于动力为微型水泵,故工作的连贯性优于传统电动洗耳球;根据原理,该产品可单手操作及吸、放气作用在工作状态下可随时转换,故其方便性及性能优于传统电动洗耳球;根据该产品软管性质及吸力原理,可匹配多种甚至所有规格移液管,故其使用范围可超过任意单规格的传统电动洗耳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内部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内部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内部俯视图;

图6是图5中部分一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部分二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部分三4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洗耳球的平面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虚线范围的平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电动洗耳球,如图1-10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设置有部分一2、部分二3和部分三4。

部分一2包括开关、电源和微型水泵21,三者通过导线合理连接,以起到开关机的作用。

微型水泵21上连接有排气口软管22和吸气口软管23,排气口软管22首端与微型水泵21连接,排气口软管22尾端和吸气口软管23首端连接,吸气口软管23尾端与微型水泵21连接,排气口软管22尾端和吸气口软管23首端均与a口5连接。

部分二3包括b口、按压块一31和按压块二32,吸气口软管23从首端到尾端依次设置有按压块二32和软管分支33,软管分支33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按压块一31,软管分支33尾端开设有b口。按压块一31和按压块二32均穿过主体1管壁后伸到主体1外部。利用按压块一31来控制微型水泵21对b口赋予的吸力大小,按压块二32用以控制a口5的密闭性。部分二3还包括垫块一61和垫块二62,垫块一61和垫块二62分别与按压块一31和按压块二32配合使用,按压块一31和垫块一61分别设置在吸气口软管23两侧,按压块二32和垫块二62分别设置在吸气口软管23两侧。

部分三4包括按压块三41、压块43、拉力条44和斜面橡胶块42。排气口软管22上设置有c口47,c口47与斜面橡胶块42配合使用(斜面橡胶块42位于c口47正上方),斜面橡胶块42设置在按压块三41上,斜面橡胶块42为直角梯形,斜面橡胶块42的斜面正对着c口47,斜面橡胶块42的斜面应平整,倾斜角度在5-15度。按压块三41穿过主体1管壁后伸到主体1外部。压块43通过拉力条44与垫块三63连接,垫块三63和压块43分别设置在排气口软管22上下两侧,拉力条44为类似弹簧的装置。压块43上设置有两个支点,支点包括支点一45和支点二46,支点一45位于压块43中间部分,拉力条44和支点二46分别位于压块43两端,按压块三41为l形,按压块三41突出的一端即为设置有拉力条44的一端。按压块三41通过支点一45与压块43铰接,按压块三41能通过支点二46带动压块43以支点一45为中心转动,形成杠杆。部分三4利用按压块三41与压块43共同作用,以起到改变微型水泵21排气的导向作用。

在不按住按压块三41时,压块43设置有拉力条44的一端与排气口软管22抵接,压迫排气口软管22,减小排气口软管22的流通直径,对排气口软管22起到阻隔作用;

按住按压块三41时,斜面橡胶块42与c口47紧密接触,增大排气口软管22中的气压;同时,按压块三41能通过支点二46带动压块43以支点一45为中心转动,例如杠杆的形式,使得压块43设置有拉力条44的一端向上移动,增大排气口软管22的流通直径。

其中a口5和b口皆为软管材质,而c口47为硬质(玻璃、塑料、金属皆可)材质。c口47内径3mm,外径5mm。

按压块一31和按压块二32与排气口软管22或吸气口软管23的接触面均为圆形,直径为6-7mm。排气口软管22和吸气口软管23的内径均为5-6mm,外径均为10-12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固定移液管液面及放液:在正常状态时的阻隔作用下,通过对按压块二32的施力程度,可控制软管a口5至被施压处软管的密闭性好差。移液管内液面的下降速率收到密闭密性的限制,密闭性越好,下降速率越快,甚至被固定;密闭性越差,下降速率越快,甚至至液体流尽。故,在吸液完毕后,可依靠控制对按压块二32的施力来进行移液管内液面的固定及放液。

在正常状态时的阻隔作用下,“→”表示微型水泵21“吸气口软管23”的吸力方向。由此可得:微型水泵21总吸力=a口5吸力+b口吸力,因此“b口”吸力越小,“a口5”吸力就越大;“b口”吸力越大,“a口5”吸力就越小。通过对“按压块一31”的施力程度,可控制“b口”的大小,就可直接地控制“b口”的吸力大小,即,施力越大,“b口”吸力越小;施力越小,“b口”吸力越越大。综上所述,对“按压块一31”施力越大,“a口5”吸力越大,即吸液能力越强;“按压块一31”施力越小,“a口5”吸力越小,即吸液能力越弱。

快速放液(此过程适用于微生物等快速实验):由于两个支点的存在,对按压块三41进行施力时,施力越大,压块43反作用于拉力条44的力越大,被施压处的排气口软管22的阻隔作用越弱,排气方向越倾向“→”所示的方向;否则,则反之。对按压块三41施力的同时,施力越大,斜面橡胶块42与c口47的接触越紧密,c口47的排气量越少;否则,反之。结合上述,对按压块三41施力越大,排气方向越倾向“→”所示的方向,即a口5,故微型水泵21至a口5间的软管气压越大;否则,反之。当微型水泵21至a口5间的排气口软管22中的气压越大,所插入的移液管内气压越大,即放液越快,否则反之。综上所述,对按压块三41施力越大,放液速度越快;否则,反之。若要放液速度进一步提升,可在对按压块三41施力的同时对按压块二32也作出相应施力。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