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5598发布日期:2020-03-03 03:3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生产车间的扬尘严重,为了实现车间的除尘,人们通常采用滤筒或者滤袋式除尘器。

与滤袋式除尘器相比,滤筒式的除尘器耐用性好,使用比较广泛,而且灰尘可以落至下方的灰斗,清灰方便,但是滤筒上容易堆积灰尘,影响了通气的效率,需要经常取出滤筒进行维护,造成停机检修的时间长、频率高,严重影响了除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实现滤筒外表面灰尘的自动清理,降低维护频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包括:封堵板、密封箱体、隔板和数个过滤筒,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密封箱体中而将密封箱体内腔分为过滤腔体和净化腔体,所述过滤筒分别从密封箱体外侧插入过滤腔体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过滤筒对应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设置有与过滤筒前端对应的第一卡套,所述密封箱体外侧设置有与过滤筒对应的通孔,所述封堵板设置在密封箱体外侧进行通孔的封堵,所述封堵板内侧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设置有与过滤筒后端对应的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上分别设置有链轮,所述密封箱体中设置有连接所有链轮的链条,所述密封箱体中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与链条啮合的驱动轮。

其中,所述密封箱体上部设置有与过滤腔体连通的进气管。

其中,所述密封箱体上设置有与净化腔体连通的排气管。

其中,所述密封箱体底部设置有位于过滤腔体下方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阀门下方设置有移动灰桶。

其中,所述过滤筒分别横向分布在密封箱体中,且呈矩形分布。

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过滤筒同心的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除尘工作时,过滤筒可以在电动机的作用下慢速旋转或者静止,定期进行电动机的快速旋转,实现过滤筒的加速旋转,利用离心作用把过滤筒外表面堆积的灰尘甩落,实现自动维护,大大延长了过滤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过滤筒的取出维护的频率,提升了除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插筒式免维护除尘装置,包括:封堵板14、密封箱体1、隔板5和8个过滤筒7,所述隔板5竖直设置在密封箱体1中而将密封箱体内腔分为过滤腔体8和净化腔体9,所述过滤筒7分别从密封箱体1外侧插入过滤腔体8中,所述过滤筒7分别横向分布在密封箱体1中,且呈矩形分布,有利于链条的驱动。

所述密封箱体1上部设置有与过滤腔体8连通的进气管13,含有粉尘的空气通过进气管13进入过滤腔体8,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与过滤筒7同心的通气管10,经过过滤筒7的过滤后的干净空气通过通气管10进入净化腔体9,所述密封箱体1上设置有与净化腔体9连通的排气管6,排气管6外接排风机,在净化腔体9内产生负压,加速进气管13中气流的涌入。

灰尘下落至密封箱体1底部需要定期清理,所述密封箱体1底部设置有位于过滤腔体8下方的料斗2,所述料斗2底部设置有阀门3,所述阀门3下方设置有移动灰桶4。打开阀门3,使得料斗2中的灰尘倒入移动灰桶4,移动灰桶4底部安装有滚轮,移动方便。

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与过滤筒7对应的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上设置有与过滤筒7前端对应的第一卡套12,所述密封箱体1外侧设置有与过滤筒7对应的通孔,所述封堵板14设置在密封箱体1外侧进行通孔的封堵,避免漏气问题。

所述封堵板14内侧设置有第二轴承15,所述第二轴承15上设置有与过滤筒7后端对应的第二卡套16,第一卡套12和第二卡套16中设置有阶梯孔,方便对过滤筒7两端的连接和限位,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5提升了过滤筒7旋转的灵活性。

所述第一卡套12上分别设置有链轮,所述密封箱体1中设置有连接所有链轮的链条17,所述密封箱体1中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与链条17啮合的驱动轮。电动机可以通过链条17带动过滤筒7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得堆积在过滤筒7表面灰尘下落至料斗2,实现过滤筒7的自动清理。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