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9387发布日期:2020-01-15 00:0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

《国家标准gb/t18801-2008》对空气净化器的定义为:对室内空气中的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等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电器装置;可去除两种或两种以上空气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称为多功能室空气净化器。污染物主要指室内空气中细菌、病毒、固态污染物(如粉尘、花粉、带菌颗粒等)、气态污染物(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等)。欧美国家比较关注空气净化器杀菌消毒功能,而国内由于近年来雾霾较为严重,更关注的是去除颗粒物(降尘)。

活性炭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还有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既取决于孔隙结构,又取决于化学组成。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含少量的化学结合,可以吸附羰基、羧基、酚类、内酯类、醌类、醚类等。活化中原料所含矿物质集中到活性炭里成为灰分,灰分的主要成分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如碳酸盐和磷酸盐等。

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有害气体的处理不足,进气孔也容易被灰尘堵塞,空气净化效率略有不足,因此,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互相平行,且第二过滤层位于第一过滤层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导水管的一端,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喷头,所述导水管固定贯穿第一过滤层,所述导水管与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位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所述外壳的侧壁连接有防尘进风装置,所述防尘进风装置位于第一过滤层的下侧,所述外壳的侧壁连接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位于第二过滤层的上侧,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充填有水。

优选的,所述防尘进风装置包括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固定套接有动力皮带轮,所述动力皮带轮连接有皮带,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侧壁连接有防尘网,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防尘网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板刷,所述板刷的刷毛与防尘网的侧壁相抵触,所述水泵、电机、开关与外部电源用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动力皮带轮连接,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孔,所述传动轴延伸至出气孔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两个扇叶,所述外壳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与出气孔对应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侧壁倾斜插接有两个出风管。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为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上开设有与皮带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过滤层上开设有与皮带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海绵块,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入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喷头等结构,可以将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吸附在第一过滤层上并随着水流落在外壳的内底壁上,除尘效果较好,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2、通过加入l型杆、电机和板刷等结构,可以将防尘网上的灰尘刷下,避免了防尘网的堵塞。

3、通过加入扇叶、安装盒和出风管等结构,可以将气体以螺旋扩撒的方式吹出,提高了气体交换的速度,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进风装置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装置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装置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2-第一过滤层、3-第二过滤层、4-水泵、5-导水管、6-喷头、7-防尘进风装置、71-l型杆、72-电机、73-动力皮带轮、74-皮带、75-防尘网、76-板刷、8-出风装置、81-固定板、82-从动皮带轮、83-扇叶、84-安装盒、85-出风管、8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3,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3之间互相平行,且第二过滤层3位于第一过滤层2的上方,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4,水泵4的输出端贯通连接导水管5的一端,导水管5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喷头6,导水管5固定贯穿第一过滤层2,导水管5与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喷头6位于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3之间,外壳1的侧壁连接有防尘进风装置7,防尘进风装置7位于第一过滤层2的下侧,外壳1的侧壁连接有出风装置8,出风装置8位于第二过滤层3的上侧,外壳1的内侧底部充填有水,该结构可以将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吸附在第一过滤层2上并随着水流落在外壳1的内底壁上,除尘效果较好,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防尘进风装置7包括l型杆71,l型杆71的一端与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l型杆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2,电机72的输出端外固定套接有动力皮带轮73,动力皮带轮73连接有皮带74,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的侧壁连接有防尘网75,电机72的输出端转动贯穿防尘网75的中心,电机72的输出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板刷76,板刷76的刷毛与防尘网75的侧壁相抵触,水泵4、电机72、开关与外部电源用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该结构可以将防尘网上的灰尘刷下,避免了防尘网的堵塞。

出风装置8包括固定板81,固定板8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6,传动轴86外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82,从动皮带轮82通过皮带74与动力皮带轮73连接,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孔,传动轴86延伸至出气孔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两个扇叶83,外壳1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与出气孔对应的安装盒84,安装盒84的侧壁倾斜插接有两个出风管85,该结构可以将气体以螺旋扩撒的方式吹出,提高了气体交换的速度,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效率。

其中,防尘网75为金属网,第一过滤层2上开设有与皮带74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过滤层3上开设有与皮带74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过滤层2为海绵块,第二过滤层3为活性炭。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接通串联电路,水泵4和电机72开始运转,水泵4将水通过导水管5抽进喷头6后喷出,喷出的水雾洒在第一过滤层2上,同时电机72通过皮带74等结构带动扇叶83转动,将外壳1内侧的气体从出气孔吹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经进气孔进入到外壳1的内侧,在此过程中,转动的板刷76可以将附着在防尘网75的灰尘刷下,防止防尘网75的堵塞,被喷头6喷淋之后的第一过滤层2有着较好的过滤作用,吸附空气中的大量灰尘,空气在经过第二过滤层3时被吸附掉大量有害气体,最终的剩余空气从出气孔上安装的两个出风管85喷出,因为安装盒84与外壳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以出风管85在喷出气体时会旋转,使得换气更加均匀,提高了换气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