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0514发布日期:2020-02-14 16:1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化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妆品不良反应和化妆品皮肤病是困扰化妆品研发人员和品牌商的一大持续性难题,也是消费者的噩梦,伴随着功能性护肤时代的来临,化妆品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和次数将持续攀升。其中,化妆品不良反应包括有过敏、瘙痒、干燥、刺痛、红疹、溃烂、泛红、起屑、红肿、长痘等现象。

解决这些现象的核心一共有两点:一是远离过敏原,减少过敏原的添加;二是在配方中添加抗敏成分,以提高抗过敏的效率。

但是因为化妆品中每个用到的成分,都因人而异有一定的过敏率,因此在配方中添加抗敏成分是目前一种普遍做法。

目前抗敏剂以植物来源的接受度最高,相对最为安全。但是依然有极少数人对植物来源的抗敏剂本身有一定的过敏率,其原因包括农残、化肥残留、植物本身的精油成分及色素变质等,如何进一步提高植物抗敏剂的功效,降低其过敏率,是业内研发的持续追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能够最大可能的过滤掉会发生过敏现象的农残、化肥残留、植物本身的精油成分及色素变质等物质,通过对设备的改进降低植物抗敏剂的过敏率,提高了其抗敏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的方向依次包括相互导通的提取罐和精制器,所述精制器沿其长度方向填充有若干层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选自碳纤维层、沸石层、硅藻土层或高岭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层采用碳纤维为原材料,其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例如,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强;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在过滤过程中能够吸附(去除)提取液中的异味,同时也具有一定杀菌消毒作用。其次,沸石层的主要材质是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由于沸石的结构中具有大量的小孔,用来净化提取液,从提取液中脱除或回收金属离子,脱提取液中放射性污染物,以及化肥残留等。接着,硅藻土层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由于硅藻土自身具有许多天然的小孔,滤层中不规则的孔道较长,且密集分布于整个滤饼层,从而可以吸附容纳较多的微细粒子,从而提高过滤的质量,能够有效地吸附提取物中的农残、杂质。另外,高岭土层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其具有吸附色素,与其他填料层配合使用时起到过滤助剂的促进作用。由此采用上述碳纤维层、沸石层、硅藻土层或高岭土层作为填料层,能够最大可能的过滤掉会发生过敏现象的农残、化肥残留、植物本身的精油成分及色素变质等物质,降低植物抗敏剂的过敏率,提高了其抗敏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层填料层上的滤孔呈阶梯式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孔是指碳纤维层、沸石层、硅藻土层或高岭土层在堆叠过程中,纤维,沸石,硅藻土,以及高岭土这类材料自身颗粒之间存在的间隙。此时提取液能够经由上述间隙(即滤孔)流过,提取液与材料之间相互接触,从而起到过滤的作用。与此同时,上述滤孔呈阶梯式分布,提高了延长提取液在填料层内的路程,延长了提取液在填料层内时间,此时两者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接触时长,有助于提高过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制器下方设有金属孔板支撑层,所述填料层位于金属孔板支撑层的上方,金属孔板支撑层的下端外壁抵接在精制器靠近其出料管口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孔板支撑层的设置,它起到了支撑填料层的作用,它的存在能够使得填料层架空在精制器内,使得填料层能够位于精制器的任意位置或者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层与金属孔板支撑层之间设有陶瓷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膜层的设置,减少了填料层内的物质直接随着精制循环过程流失,设置流入到导管内堵塞导管的现象发生,由此提高了精制器的稳定性,以及填料层填充的稳定性。此外,也能起到过滤提取物的作用,经过精制处理后能够大大减少精制液中杂质的残留,提高了精制液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陶瓷膜层的孔径为0.20-0.45微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孔径的限制,能够起到较好的截留提取液中杂质和材料本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制器内安装有一个分布器,所述分布器的进料口与所述精制器的上端进料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器的设置,提高了提取液在精制器内的分散程度,使得提取液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精制器内,提高了精制器的精制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大量提取液集中堆集在一起而影响过滤效率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制器的进料管处安装有换热器一,换热器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提取罐上的出料口处,且在管路上设有提升泵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器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提取罐和精制器上,此时提取罐内的提取液可经过换热器一进入到精制器内,由于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对提取罐内的药材和提取溶液进行加热,此时提取罐内的温度在70-80℃,由此相对较高的温度一旦进入到精制器内,此时填料层内的材料受热会膨胀,此时每层材料的滤孔大小会相对应的发生变化,由此会影响填料对提取液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制器的出料管口处设有换热器二,所述换热器二的另一端连接在提取罐的进料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器二的设置,有效的控制了进入提取罐内液体的温度,有助于降低体系内温度的变化对提取反应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提取反应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层之间的精制器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块环状的挡板,所述挡板从精制器的周侧到中心方式倾斜向下设置。

提取液在从分布器内散落在填料层内进行过滤时,经过多层填料层的提取液会出现挂壁的现象,即提取液容易沿着精制器的内壁向下流动,此时无法较好的发挥填料层的过滤效果,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它能够使得挂壁的液体能够再次汇集到较为中心的位置,由此提取液能够再次进入到填料层内进行过滤操作,充分发挥了填料层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任意两个相邻的填料层之间具有空腔,所述挡板位于空腔处,同时挡板下方水平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挡板上下对应的筛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盘起到再次进行分散或者分布的作用,此时经过第一组(多个填料层)的过滤后,提取液经由挡板进行聚集,此时聚集的提取液能够掉落在筛盘上,在筛盘的筛孔作用下,均匀分布到每个筛孔内,经有多个筛孔下排,起到分布器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可能的过滤掉会发生过敏现象的农残、化肥残留、植物本身的精油成分及色素变质等物质,通过对设备的改进降低植物抗敏剂的过敏率,提高了其抗敏的功效;

2、优化的,换热器一和换热器二的设置,有效的控制了提取液和精制液的温度,有助于降低体系内温度的变化对精制反应的影响,以及提取反应内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3、优化的,挡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它能够使得挂壁的液体能够再次汇集到较为中心的位置,由此提取液能够再次进入到填料层内进行过滤操作,充分发挥了填料层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提取罐;2、精制器;3、填料层;4、碳纤维层;5、沸石层;6、硅藻土层;7、高岭土层;9、金属孔板支撑层;10、陶瓷膜层;11、分布器;12、换热器一;13、提升泵一;14、换热器二;15、挡板;16、空腔;17、筛盘;18、提升泵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能够用于植物符合抗敏剂的提取、过滤和精制操作。

其中,一种植物复合抗敏剂所用的药材包括金银花10份,蒲公英5份,锦葵15份,芦荟20份,白芍20份,花地丁20份,母菊10份。同时,上述植物复合抗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15倍的纯化水,在提取温度70℃,8倍溶剂质量/h的循环速度下,自循环30min后进行大循环,其中大循环的速度为5倍溶剂质量/h,时间为2.5h。同时在精制器中,碳纤维用量为0.2m2/kg的药材,沸石用量为0.5kg/kg的药材,高岭土0.2kg/kg的药材,硅藻土0.4%kg/kg的药材,结束后提取液减压浓缩至0.5g药材/ml。

如图1所示,上述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的方向依次包括提取罐1、换热器一12、精制器2、换热器二14。提取罐1上的出料口处设有具有阀门一的管道一,管道一的另一端安装有提升泵一13,在提升泵一13的另一端安装有具有阀门二的管道二,管道二的另一端连接在提取罐1的进料口处,此时打开提升泵一13、阀门一和阀门二,此时开启了提取小循环(即自循环提取过程)。

如图1所示,在提升泵一13和阀门二之间的管道二上连通有一个具有阀门三的导管三,导管三的另一端连接有换热器一12,并与换热器一12的进液口连通,同时换热器一12的出液口上连接有一个具有阀门四的导管四,导管四的另一端通入到上端具有分布器11的精制器2内,并通过精制器2内的分布器11进行均匀分散。

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如图1所示,在精制器2内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碳纤维层4、沸石层5、硅藻土层6、高岭土层7和硅藻土层6。其中,碳纤维层4的用量为0.1-0.2m2/kg的药材,沸石层5中沸石的用量为0.5-1kg/kg的药材,高岭土层7中的高岭土的用量为0.1-0.3kg/kg的药材,硅藻土层6中的硅藻土的用量为0.2-0.5%kg/kg的药材。上述碳纤维层4、沸石层5、硅藻土层6、高岭土层7和硅藻土层6填料层3的设置,提高了精制器2的精制效率,可以同时除去色素、精油、农药残留、氨氮、微生物、固体杂质等,同步完成澄清度、除杂、灭菌的效果。同时,碳纤维层4、沸石层5、硅藻土层6、高岭土层7和硅藻土层6上的滤孔呈阶梯式分布,由此增加了提取液在精制器2内的停留时间和流动的路径,由此有利于提高过滤的速度。

为了提高支撑强度,如图1所示,在精制器2下方设有金属孔板支撑层9,上述金属孔板支撑层9为不锈钢材质支撑的网筛板,上述碳纤维层4、沸石层5、硅藻土层6、高岭土层7和硅藻土层6等填料层3位于金属孔板支撑层9的上方,并且金属孔板支撑层9的下端外壁抵接在精制器2靠近其出料管口的内壁上,由此可使填料层3能够稳定的位于精制器2内,且不会随着提取液的流动而发生移动。

如图1所示,为了精制器2的稳定性,在填料层3与金属孔板支撑层9之间设有陶瓷膜层10,上述陶瓷膜层10的孔径为0.22微米。上述陶瓷膜层10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填料层3内的物质直接随着精制循环过程流失,设置流入到导管内堵塞导管的现象发生,由此提高了精制器2的稳定性。

另外如图1所示,精制器2的下端的出料管口处设有具有阀门五的管道五,管道五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提升泵二18,提升泵二18的另一端安装有具有阀门六的管道六,管道六的另一端连接在精制器2的上端进料口处,此时开启了精制过滤小循环,可以用于精制液的质量。

如图1所示,在提升泵二18和阀门六之间的管道六上连通有一个具有阀门七的管道七,管道七的另一端连接有换热器二14,并与换热器二14的进液口连通,同时换热器二14的出液口上一个具有阀门八的导管八,导管八的另一端连接在提取罐1的进料口处,以上构成了提取精制大循环,通过大循环过程,不仅有利于杂质的去除,还因为杂质减少后提取液中总溶质下降,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复合抗敏剂的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整个填料层3中具有两个硅藻土层6,其中上层的硅藻土层6下方通过陶瓷膜层10和金属孔板支撑层9与其下方的高岭土层7之间间隔有一个空腔16,在上述空腔16处的精制器2内壁上安装有一块环状的塑料材质制成的挡板15,上述挡板15从精制器2的周侧到中心方式倾斜向下设置,且呈漏斗状。同时,在挡板15下方通过支架(图中未标记)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且与上述挡板15上下对应的筛盘17。由此挡板15和筛盘17的设置能够使得将挂壁的提取液重新汇聚后并均匀地分散开来,大大提高了填料层3的过滤效果。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