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1520发布日期:2020-01-21 22:5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胨,英文名称:pepto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蛋白胨是将肉、酪素、明胶或蛋白质经酸、碱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的外观呈淡黄色的粉剂,蛋白胨广泛用应用于微生物、制药领域,植物蛋白胨尤其大豆蛋白胨是专门用于培养链球菌、肺炎球菌、布氏杆菌等微生物,营养丰富,也可用做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原料,在国内高纯度的大豆蛋白胨鲜见报到。

在大豆蛋白胨生产过程中,在蒸煮泄压时,会有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利用冷凝水设备,通过控制放气速度保证水蒸气完全冷凝成水,从而形成一套新型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包括蒸煮罐、冷凝器和冷却塔,所述蒸煮罐的顶部外壁连接有泄压管道,所述冷凝器连接在泄压管道的外壁,所述泄压管道远离蒸煮罐的一端穿过冷却塔并向内延伸,所述冷却塔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端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在冷却塔的底部外壁,所述冷凝器远离第一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远离冷凝器的一端连接在冷却塔内,所述冷却塔的外壁还连接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增压泵,所述进水管置于冷却塔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底部连接有喷淋盘。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环形管道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冷却塔内。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内壁还分别连接有挡板和填料层,所述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二循环管道置于冷却塔内的一端均连接在挡板和填料层之间,所述冷却塔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泄压管道置于冷却塔内的一端分别穿过填料层和挡板并连接在冷却塔的底部,且所述泄压管道与挡板和填料层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呈螺旋状连接在泄压管道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大豆蛋白胨在蒸煮罐内蒸煮泄压时,产生的刺鼻气体则会通过泄压管道排出,然后通过进水管向冷却塔内排水,水流则会经过增压泵进入冷却塔内,从而通过连接管道进入环形管道内,从而使水流从头环形管道底部的喷淋盘喷出,使其喷淋在填料层上,从而对喷进的水流进行降温,通过采用喷淋的方法可节约资源,同时使冷却效果更好,支撑杆可使环形管道方便固定,然后水流则会流进挡板上,由于挡板与冷却塔密封连接,从而使水流不会渗漏,然后启动冷却塔外壁的水泵,从而使水泵通过抽水管抽取挡板上的水流,然后使其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进入冷凝器内,从而使冷凝器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使冷凝器对泄压管道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使其内部的水蒸气完全冷凝成水,从而去除蒸煮罐蒸煮泄压时产生的难闻气味,冷凝成水之后的水流则会进入冷却塔上的挡板和冷却塔的底部之间,从而控制了气味的排放,且水流从冷凝器内流动之后会进入第二循环管道内,从而在次流至挡板上,从而实现了水流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且冷却塔的顶部可设置吹风机,从而使水流冷却更快速,从而使水蒸气更好的冷凝成水,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可将挡板顶部的水流排出,通过第二排水管可将挡板与冷却塔底部内壁之间冷凝形成的水流排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冷却塔的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冷却塔的剖视图二。

图中:1、蒸煮罐;101、泄压管道;2、冷凝器;201、水泵;202、第一循环管道;203、抽水管;204、第二循环管道;3、冷却塔;301、挡板;302、填料层;303、第一排水管;304、第二排水管;4、增压泵;401、进水管;402、连接管道;403、环形管道;404、支撑杆;405、喷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大豆蛋白胨蒸煮泄压时的除味装置,包括蒸煮罐1、冷凝器2和冷却塔3,蒸煮罐1的顶部外壁连接有泄压管道101,冷凝器2连接在泄压管道101的外壁,泄压管道101远离蒸煮罐1的一端穿过冷却塔3并向内延伸,冷却塔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201,水泵201的抽水端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202,第一循环管道202远离水泵201的一端与冷凝器2相连,水泵201的出水端连接有抽水管203,抽水管203远离水泵201的一端连接在冷却塔3的底部外壁,冷凝器2远离第一循环管道20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循环管道204,第二循环管道204远离冷凝器2的一端连接在冷却塔3内,冷却塔3的外壁还连接有进水管401。

参照图5,进水管401上连接有增压泵4,进水管401置于冷却塔3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道402,连接管道402远离进水管401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道403,环形管道403底部连接有喷淋盘405。

参照图5,冷却塔3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404,环形管道403通过支撑杆404固定连接在冷却塔3内。

参照图4,冷却塔3内壁还分别连接有挡板301和填料层302,第一循环管道202和第二循环管道204置于冷却塔3内的一端均连接在挡板301和填料层302之间,冷却塔3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03和第二排水管304。

参照图4,泄压管道101置于冷却塔3内的一端分别穿过填料层302和挡板301并连接在冷却塔3的底部,且泄压管道101与挡板301和填料层30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参照图1-3,冷凝器2呈螺旋状连接在泄压管道101的外壁。

大豆蛋白胨在蒸煮罐1内蒸煮泄压时,产生的刺鼻气体则会通过泄压管道101排出,然后通过进水管401向冷却塔3内排水,水流则会经过增压泵4进入冷却塔3内,从而通过连接管道402进入环形管道403内,从而使水流从头环形管道403底部的喷淋盘405喷出,使其喷淋在填料层302上,从而对喷进的水流进行降温,通过采用喷淋的方法可节约资源,同时使冷却效果更好,支撑杆404可使环形管道403方便固定,然后水流则会流进挡板301上,由于挡板301与冷却塔3密封连接,从而使水流不会渗漏,然后启动冷却塔3外壁的水泵201,从而使水泵201通过抽水管203抽取挡板301上的水流,然后使其通过第一循环管道202进入冷凝器2内,从而使冷凝器2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使冷凝器2对泄压管道101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使其内部的水蒸气完全冷凝成水,从而去除蒸煮罐1蒸煮泄压时产生的难闻气味,冷凝成水之后的水流则会进入冷却塔3上的挡板301和冷却塔3的底部之间,从而控制了气味的排放,且水流从冷凝器2内流动之后会进入第二循环管道204内,从而在次流至挡板301上,从而实现了水流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且冷却塔3的顶部可设置吹风机,从而使水流冷却更快速,从而使水蒸气更好的冷凝成水,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303可将挡板301顶部的水流排出,通过第二排水管304可将挡板301与冷却塔3底部内壁之间冷凝形成的水流排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