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推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7367发布日期:2020-03-31 15:5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推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推流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反应器中包含多根反应管,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安装弯管的形式将两根反应管相连通。而弯管与反应管的连接处往往会发生泄漏。同时,由于弯管需要一定的半径,这就造成了相邻的反应管之间空隙距离较大,造成了反应器内部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旋推流反应器,弯管与反应管的连接处发生泄漏的问题,解决了反应器内部空间的浪费的问题。

一种旋推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具有壳程入口和壳程出口,所述壳程入口与反应器壳体的壳程相连通,所述壳程出口与反应器壳体的壳程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均整体呈弹簧状,所述第一反应管自管首依次为第一直管部—第一折流部—第一直管部—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二反应管自管首依次为第二直管部—第二折流部—第二直管部—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二反应管完全嵌装于第一反应管围成的第一空腔中或者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相互扣接组成锁链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管缠绕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设置有节流体。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与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个第一直管部与管板固接,最后一个第一直管部与管板固接,第一个第二反应管与管板固接,最后一个第二直管部与管板固接。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连接。起支撑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环形箍体,一个环形箍体箍于第一反应管外侧,另一个环形箍体箍于第二反应管外侧。环形箍体起保持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形状的作用,特别是由于一个环形箍体是夹于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之间可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使用一体成型的弹簧形的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使用折流部即可将不同的直管部相连通,不需要弯头,解决了弯管与反应管的连接处发生泄漏的问题;一条反应管中只在相对的两列直管部之间因采用了折流部而存在一定空隙,同列的直管部之间可以直接接触或留有较小的空隙,可以在相同的空间内增大反应管的长度,解决了反应器内部空间的浪费的问题;第一反应管内可以设置有第二反应管或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互相套在一起,在折流部产生的较大空隙中也设置了反应管,进一步增大反应器内反应管的总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4: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图8: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图9: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图10:本实用新型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到图6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推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5,所述反应器壳体5具有壳程入口51和壳程出口52,所述壳程入口51与反应器壳体5的壳程相连通,所述壳程出口52与反应器壳体5的壳程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所述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均整体呈弹簧状,所述第一反应管1自管首依次为第一直管部11—第一折流部12—第一直管部11—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二反应管2自管首依次为第二直管部21—第二折流部22—第二直管部21—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一反应管1与第二反应管2相互扣接组成锁链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管2缠绕形成有第二空腔25,所述第二空腔25中设置有节流体4。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5与管板6可拆卸连接,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与管板6固接,最后一个第一直管部11与管板6固接,第一个第二反应管2与管板6固接,最后一个第二直管部21与管板6固接。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连接。起支撑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环形箍体3,一个环形箍体3箍于第一反应管1外侧,另一个环形箍体3箍于第二反应管2外侧。环形箍体起保持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形状的作用,特别是由于一个环形箍体是夹于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之间可起到支撑的作用。

工作原理:如图1到图3所示,上方的第二折流部22在第一空腔15中,下方的第二折流部22不在第一空腔15中。即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像锁链一样互相套在一起。

反应物从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的管口处进入,反应物经过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后进入第一个第一折流部12折流,经过第一个第一折流部12后反应物进入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中,反应物经过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后进入第二个第一折流部12折流,如此循环,反应物从最后一个第一直管部11的管口处流出。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和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中的流动方向不同,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和第三个第一直管部11中的流动方向相同,即反应物同列的第一直管部11中流动方向相同,在相对的第一直管部11中流动方向不相同。

反应物从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的管口处进入,反应物经过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后进入第一个第二折流部22折流,经过第一个第二折流部22后反应物进入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中,反应物经过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后进入第二个第二折流部22折流,如此循环,反应物从最后一个第二直管部21的管口处流出。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和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中的流动方向不同,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和第三个第二直管部21中的流动方向相同,即反应物同列的第二直管部21中流动方向相同,在相对的第二直管部21中流动方向不相同。

第一折流部12和第二折流部22弯管,也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相结合。第一直管部11和第二直管部21为直管。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均为一体成型。节流体4起到减少反应器壳体5中壳程的截面,从而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可以相并联,也可以通过弯头或一体成型的管道将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串联在一起。第一直管部11长度大于第一折流部12,第二直管部21长度大于第二折流部22。

实施例2

如图5到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推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5,所述反应器壳体5具有壳程入口51和壳程出口52,所述壳程入口51与反应器壳体5的壳程相连通,所述壳程出口52与反应器壳体5的壳程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所述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均整体呈弹簧状,所述第一反应管1自管首依次为第一直管部11—第一折流部12—第一直管部11—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二反应管2自管首依次为第二直管部21—第二折流部22—第二直管部21—以此类推直至管尾,第二反应管2完全嵌装于第一反应管1围成的第一空腔15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管2缠绕形成有第二空腔25,所述第二空腔25中设置有节流体4。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5与管板6可拆卸连接,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与管板6固接,最后一个第一直管部11与管板6固接,第一个第二反应管2与管板6固接,最后一个第二直管部21与管板6固接。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连接。起支撑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环形箍体3,一个环形箍体3箍于第一反应管1外侧,另一个环形箍体3箍于第二反应管2外侧。环形箍体起保持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形状的作用,特别是由于一个环形箍体是夹于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之间可起到支撑的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应管2的所有的第二折流部22都在第一空腔15中。

反应物从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的管口处进入,反应物经过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后进入第一个第一折流部12折流,经过第一个第一折流部12后反应物进入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中,反应物经过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后进入第二个第一折流部12折流,如此循环,反应物从最后一个第一直管部11的管口处流出。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和第二个第一直管部11中的流动方向不同,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一直管部11和第三个第一直管部11中的流动方向相同,即反应物同列的第一直管部11中流动方向相同,在相对的第一直管部11中流动方向不相同。

反应物从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的管口处进入,反应物经过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后进入第一个第二折流部22折流,经过第一个第二折流部22后反应物进入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中,反应物经过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后进入第二个第二折流部22折流,如此循环,反应物从最后一个第二直管部21的管口处流出。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和第二个第二直管部21中的流动方向不同,反应物在第一个第二直管部21和第三个第二直管部21中的流动方向相同,即反应物同列的第二直管部21中流动方向相同,在相对的第二直管部21中流动方向不相同。

第一折流部12和第二折流部22弯管,也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相结合。第一直管部11和第二直管部21为直管。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均为一体成型。节流体4起到减少反应器壳体5中壳程的截面,从而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可以相并联,也可以通过弯头或一体成型的管道将第一反应管1和第二反应管2串联在一起。第一直管部11长度大于第一折流部12,第二直管部21长度大于第二折流部22。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