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9326发布日期:2020-07-10 16: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设备,作为固液分离设备使用,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污水过滤器作业时,由于直接进入过滤器内的固体物质较浓,随着时间的延长,过滤网外的滤渣会很快把滤网堵塞,使滤网过滤效率迅速下降,这时就要消耗大量的滤水对滤网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排出的滤渣含水量很高,存在排出滤渣浓缩度低及反冲水消耗量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解决上述污水过滤器无法连续除渣、反冲水消耗量大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包括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置有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

所述的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包括密闭的旋流筒,旋流筒外机架上设置有水泵并通过进水管二相通连接,旋流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中心设置有中心出水管,中心出水管顶端设置有多通管接头,旋流筒下端设置有終端排渣管,終端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三;水泵通过吸水管把待处理的污水吸入泵内而后从进水管二高速输入旋流筒内进行首次旋流固液分离,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较干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往上流入上端的前置过滤器再处理;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沉渣沉入旋流筒下端,而后通过終端排渣管由控制阀三定时控制排出机外;

所述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前置过滤器设置在上端盖上方,其上端进水口上设置的进水管一与中心出水管顶端设置的多通管接头相通连接,其上端出水口上设置的出水管一与上集水管相通连接,其下端设置的出渣口设置有下排渣管,下排渣管下方设置有集渣管并相通连接,集渣管下方设置有总排渣管并与水泵上设置的吸水管相通连接,总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二;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较干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往上经多通管接头及进水管一流入前置过滤器内进行第再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出水管一排出机外,过滤后的沉渣从排渣管排入集渣管,然后再从集渣管经总排渣管由控制阀二定时排入吸水管再由水泵输入旋流筒内再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及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是对污水进行二级固液分离系统。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上段为圆柱形管,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锥形管下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下方设置有终端排渣管并与锥形管相互固定连接,终端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三。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上段圆柱形管壁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外管壁上设置有与管截面呈切线角度设置的进水管。

再进一步的,旋流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中心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上设置有中心出水管,中心出水管下端伸进旋流筒内一定长度,上端向上伸出一定高度,其顶端设置有多通管接头,上端盖上还设置有出渣孔,出渣孔上设置有排浮渣管,排浮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上端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一及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一,其下端的排渣口设置有下排渣管。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上端的进水口上设置的进水管一通过活接头二与中心出水管上端的多通管接头相通连接。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上端出水口上的出水管一外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环形状的集水管并通过活接头一相通连接,集水管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通的出水管二并相通连接。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下端排渣口上设置有排渣管并相通连接,排渣管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环形状的集渣管并通过活接头三相通连接。

再进一步的,旋流筒设置在机架上并相互固定连接,机架上设置有支架并相互固定连接,集渣管下方设置有总排渣管,总排渣管上端与集渣管相互固定连接,总排渣管下端通过三通接头与吸水管相互固定连接,总排渣管上设置有排渣用控制阀三。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一、由于要过滤的污水首先经过旋流筒进行前期固液分离,使相对较大粿粒的固体杂质被旋流分离变沉渣沉淀到旋流筒底部待排,分离后较干净的污水再由前置过滤器过滤,这样就大幅提高了前置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二、由于前置过滤器下端下排渣管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通的集渣管,使前置过滤器内过滤时产生的滤渣可连续不断的流入集渣管内,使前置过滤器内可一直保持无沉渣滞留影响过滤效果,从而再次提高过滤效率。三、当集渣管内沉积到一定沉渣时,定时打开控制阀由水泵把该沉渣抽吸送进旋流筒进行再次旋流分离,这样可保证集渣管内的沉渣不会溢回前置过滤筒内影响过滤效果。四、由于旋流筒上方中心上水管周围设置了数个前置过滤器,这样可大幅增加污水过滤量,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局部剖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中心出水管,2、排浮渣管,3、控制阀一,4、出渣孔一,5、外法兰,6、中心孔,7、上端盖,8、旋流筒,9、支承座,10、机架,11、出渣口,12、终端排渣管,13、出水管一,14、集水管,15、进水孔一,16、活接头一,17、出水孔一,18、进水管一,19、活接头二,20、出水管二,21、多通管接头,22、前置过滤器,23、下排渣管,24、活接头三,25、进水孔二,26、集渣管,27、出水孔二,28、控制阀二,29、总排渣管,30进水管二,31、吸水管,32、水泵,33、进水孔三,34、支架,35、控制阀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的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包括机架10,在机架10上设置有旋流筒8出水、排渣系统;旋流筒8上方设置有前置过滤器22出水、排渣系统。

所述旋流筒8出水、排渣系统,包括密闭的旋流筒8、水泵32、吸水管31、进水管二30、中心出水管1、终端排渣管12,旋流筒8对由水泵32送进的污水进行前期固液分离。

所述的前置过滤器22出水、排渣系统,该系统设置在旋流筒8上方,旋流筒8的上端盖7中心上下方向设置有中心出水管1,中心出水管1上端周围设置有数个进水口与其相通的前置过滤器22,对经旋流筒8前期固液分离后的较干净污水进行再过滤,前置过滤器22所分离出来的滤渣由水泵32抽入旋流筒8内再进行二次固液分离,分离后净水由出水管20二流出机外。

所述旋流筒8上段为圆柱形管,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中间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旋流筒8上端设置有外法兰5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旋流筒8下端设置有出渣口11,出渣口11下方设置有终端排渣管12并与旋流筒8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终端排渣管12上设置有控制阀三35。

所述旋流筒8上段圆柱形管壁上设置有进水孔三33,进水孔三33外管壁上设置有与管截面呈切线角度设置的进水管二30并与旋流筒8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旋流筒8上端设置有上端盖7,共周边与外法兰5用螺栓相互固定连接,上端盖7中心设置有中心孔6,中心孔6上设置有中心出水管1并与上端盖7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中心出水管1下端伸进旋流筒8内一定长度,上端向上伸出一定高度,其顶端设置有多通管接头21并用管牙相互固定连接,上端盖7上还设置有出渣孔一4,出渣孔一4上设置有排浮渣管2并与上端盖7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排浮渣管2上设置有控制阀一3。

所述旋流筒8上方中心出水管1周围设置有数个前置过滤器22,前置过滤器22上端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一18及其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一13,其下端的排渣口上设置有下排渣管23。

所述的前置过滤器22上端进水口上的进水管一18通过活接头二19与中心出水管1上端的多通管接头21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置过滤器22上端出水口上的出水管一13外设置有进水孔一15与其相通的环形状集水管14,并通过活接头二16相互固定连接,集水管14上设置有出水孔一17,出水孔一17下方设置有出水管二20并与集水管14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前置过滤器22下端排渣口上的下排渣管23下方设置有进水孔二25与其相通的环形状集渣管26,并通过活接头三24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旋流筒8下方设置有机架10,其上端设置固定在旋流筒8筒壁上的支承座9用螺栓相互固定连接,机架10上设置有支架34并相互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支架34上设置有水泵32并用螺栓相互固定连接,水泵32的出水口设置有进水管二30并用管牙相互固定连接,水泵32的进水口设置有吸水管31并用管牙相互固定连接,集渣管26下方设置有总排渣管29,集渣管26下部设置有出水孔二27,总排渣管29上端设置在出水孔27上并与集渣管26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总排渣管29下端设置在吸水管31上并通过三通接头相互固定连接,总排渣管29上设置有控制阀三35。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作业时先关闭控制阀一3、控制阀二28及控制阀三35,然后起动水泵32把待处理的污水从吸水管31抽入水泵32,接着水泵32把污水从进水管二30高速送进旋流筒8内进行旋流固液分离,这时经分离后较干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1往上输送,而后从顶端多通管接头21分流到各前置过滤器22的进水管一18进入前置过滤器22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出水管一13流入集水管14再从出水管二20流出机外;过滤后的滤渣从下端下排渣管23排入集渣管26内,当集渣管26内收集到一定数量沉渣时,定时开启控制阀二28让沉渣从总排渣管29往下排入吸水管31再由水泵32抽吸送进旋流筒8内进行二次固液分离,旋流筒8内旋流分离后的沉渣会沉淀到筒体下端,当堆积到一定数量时定时开启控制阀三35筒内沉淀的滤渣经终端排渣管12排出机外另作处理,浮在旋流筒8上端的浮渣由控制阀一3定时开启把浮渣从排浮渣管2排出机外另作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