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浆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527发布日期:2020-05-22 21:4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浆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木浆过滤的装置,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中的羟基被酯化而生成的。根据乙酰基含量的不同分为一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俗称醋片。醋片用于生产香烟滤咀用的醋酸纤维丝束,醋酸纤维丝束是由醋片浆液通过纺丝机喷丝而成。

醋片是以高纯度漂白木浆为原料,用醋酐作乙酰化剂,醋酸作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对木浆纤维素进行乙酰化,经过预处理、醋化、水解、沉析、洗涤、挤压、干燥等工序进行生产。具体生产过程是:经过粉碎的木浆在预处理器中与醋酸一起搅拌,然后送入醋化器与混酸进行反应生成醋化物;反应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醋酸水溶液、酸性催化剂和过量的醋酐,醋化物经水解生成二醋酸纤维素(醋片);再经沉析、洗涤、挤压、干燥等工序得到产品醋片。

醋酸纤维浆液制成纤维丝束是在纺丝机中进行的,纺丝机中包括计量泵、烛芯过滤器、喷丝头和甬道。醋酸纤维浆液由保温箱体内的浆液管进入计量泵,计量泵将精确计量的醋酸纤维浆液压入烛芯过滤器过滤,由喷丝头上的微小孔眼喷成所需直径的纤维丝条。

木浆醋化过程中,因混有少量未完全水解反应的三醋酸纤维,对后续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木浆醋化过程中需要过滤掉木浆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才能保证后续纤维丝条的成品率和质量,以及生产的连续性。

目前,对木浆一般是通过带有滤布的滤芯进行过滤,存在的问题是滤布堵塞频繁,冲洗费时费力。虽然也出现了能够自动反冲洗的过滤设备,但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809571u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反冲洗过滤机,包括内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室体,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芯轴和设置在过滤芯轴侧壁上的若干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为包括外导流盘、过滤网片和内导流盘的五层结构。该过滤器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外导流盘的盘面上分布的外导流槽和容留杂质的内导流槽都较长,易聚集污物,反冲洗困难。

cn2608102公开的一种在线配剂、自动反冲洗过滤机,其罐体为分体式结构,由防尘罩、主体、罐底组成,通过上隔盘、下隔盘将其分为三部分,主体中心处设有管柱,与上、下隔盘焊牢,管柱侧壁带配剂用群孔,滤网均布于管柱外围、于主体中上下隔盘之间,与料箱相通的输入管从罩盖顶部穿入,通过上隔板的中心孔与管柱上端相通;罩盖开启机构将防尘罩与主体连接在一起;由电机驱动的反冲洗盘于罐底的空腔中,为管式结构,其上端定位于管柱及下隔盘中部下方,其下端安装在罐底底部、至罐体外,另设一转臂通过下隔盘上的圆孔与滤网动态封接;在罐底侧壁设进水口,在主体侧壁上方设出水口。该过滤器同样结构复杂,不易冲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木浆过滤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便于清洗、过滤效果好的木浆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木浆过滤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浆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隔环,隔环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过滤筒和下层过滤筒,下层过滤筒和上层过滤筒的外壁上均分布有滤孔,下层过滤筒上的滤孔直径大于上层过滤筒的滤孔直径,上层过滤筒中设置有反冲管,反冲管上分布有圆周分布的喷头,壳体上在隔环的下方设置有进液管,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排液管,下层过滤筒的底部设置上层排污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总排污管,总排污管上设置有总排污阀。

所述下层过滤筒和上层过滤筒均呈倒锥形,可以在反冲洗时污物更容易脱落,提高反冲洗效果。

所述反冲管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层反冲管、中层反冲管和上层反冲管,以实现对下层过滤筒和上层过滤筒的全方位冲洗。各层反冲管均与壳体外部的反冲洗总管连接,反冲洗总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滤孔由进液端面至出液端面依次分为外锥段、过渡锥段和直孔段。外锥段的锥度大于过渡锥段的锥度,外锥段的锥度为25~30度,过渡锥段的锥度为10~15度。直孔段的高度为0.1~0.3mm,过渡锥段的大端与出液端面的距离为0.5~0.8mm。

过滤之前关闭上层排污阀和总排污阀,木浆液由进液管进入外壳的底部,经下层过滤筒过滤后进入上层过滤筒,再由壳体上部的排液管排出。需要对上层排污阀底部污物和外壳底部污物排出时打开上层排污阀和总排污阀,需要对上层过滤筒和下层过滤筒进行反冲洗时打开反冲洗管上的阀门、上层排污阀和总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使木浆液先通过下层过滤筒过滤掉粒径较大的杂质后再进入上层过滤筒,提高了过滤效率,反冲洗时污物更容易脱落,提高反冲洗效果,特殊结构的滤孔保证了浆液顺畅流出,过滤效率高,运行稳定,反冲洗时污物易落下。过滤成本大幅降低,过滤质量提高,使烛芯滤布更换周期延长可达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木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上过滤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下层过滤筒,3.进液管,4.壳体,5.隔环,6.上层过滤筒,7.反冲洗管,8.上盖,9.上层反冲管,10.排液管,11.中层反冲管,12.下层反冲管,13.上层排污管,14.总排污管,15.总排污阀,16.直孔段,17.过渡锥段,18.外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木浆过滤器包括壳体4,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起支撑作用。壳体4内设置有隔环5,隔环5的下部设置有下层过滤筒2,隔环5的下部设置有上层过滤筒6,上层过滤筒6和下层过滤筒2均连接在隔环5上。壳体4的上端设置上盖8,上盖8既起密封作用,又将上层过滤筒6压紧在壳体4上。壳体4上在隔环5的下方设置有进液管3,进液管3可以有多个。下层过滤筒2的底部设置上层排污阀13,上层排污阀13采用电动阀,以实现自动控制。壳体4的上部设置有排液管10。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总排污管14,总排污管14上设置有总排污阀15。

下层过滤筒2和上层过滤筒6均呈倒锥形,下层过滤筒2和上层过滤筒6的外壁上均分布有滤孔。下层过滤筒2上的滤孔直径大于上层过滤筒6的滤孔直径,以使木浆先通过下层过滤筒2过滤掉粒径较大的杂质后再进入上层过滤筒6,这样可提高过滤效率。采用倒锥形的下层过滤筒2和上层过滤筒6可以在反冲洗时污物更容易脱落,提高反冲洗效果

上层过滤筒6中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层反冲管12、中层反冲管11和上层反冲管9,各层反冲管均与壳体1外部的反冲洗总管7连接,各层反冲管上均分布有圆周分布的喷头。反冲洗总管7上设置阀门。上层反冲管9和中层反冲管11主要实现对上层过滤筒6上滤孔的反冲洗,下层过滤筒12实现对下层过滤筒2上滤孔的反冲洗。反冲洗的污物由上层排污阀13进入总排污管14,下层过滤筒12过滤后的污物直接进入总排污管14,打开总排污阀15排出。上层排污阀13和总排污阀15在过滤过程中是关闭的。

下层过滤筒2和上层过滤筒6上的滤孔结构如图2所示,由进液端面至出液端面依次分为外锥段18、过渡锥段17和直孔段16。外锥段18的锥度b大于过渡锥段17的锥度a,b取值为25~30度,a取值10~15度。直孔段16的高度h为0.1~0.3mm。过渡锥段17的大端与出液端面的距离h为0.5~0.8mm。这种设计可在反冲洗过程中使污物容易由滤孔中脱落,提高反冲洗效率和效果。直孔段16的直径可根据过滤要求设计,下层过滤筒2的直孔段要直径大于和上层过滤筒6的直孔段要直径。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上述结构的滤孔能够保证了木浆液顺畅流出,过滤效率高,运行稳定,反冲洗时污物易落下。

上述木浆过滤器的过滤过程如下所述:

过滤之前关闭上层排污阀13和总排污阀15。木浆液由进液管3进入外壳1的底部,经下层过滤筒2过滤后进入上层过滤筒6,上层过滤筒6排出的液体由壳体1上部的排液管10排入下一道工序。需要对上层排污阀13底部污物和外壳1底部污物排出时,打开上层排污阀13和总排污阀15,污物由总排污管14排出。需要对上层过滤筒6和下层过滤筒2进行反冲洗时,打开反冲洗总管7上的阀门,同时打开上层排污阀13和总排污阀15,污物由总排污管14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