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9747发布日期:2020-04-14 20:5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流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层流罩是能将操作员与产品屏蔽隔离的设备之一,其主要用途是避免产品污染。从洁净室吸取的空气,然后采用顶部增压舱里安装的风扇通过hepa过滤垂直穿过操作区域,为关键区域提供iso5(级别100)的单向流空气。废气从下面排出,返回洁净室区域。它主要由箱体、风机、高效空气过滤器、阻尼层、灯具等组成。现有结构中的层流罩,其进风口处要么仅通过一层隔网进行保护,要么就在隔网上增设挡板或者滑动门体,再层流罩不使用时,通过挡板或者滑动门体将进风口保护起来,避免尘屑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层流罩内部。为了不断提升对进风口的保护效果,这种保护结构仍在不断地改进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采用侧面进风的结构,避免尘屑直接落到进风口中,从而提升层流罩内腔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包括层流罩本体,所述层流罩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对应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通风罩、过滤结构,所述通风罩设置为十字形,所述通风罩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各所述开口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所述通风罩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延伸面;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圆形管体,所述圆形管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滤网、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所述管体的上部与所述延伸面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罩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面的侧面设置有螺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弹性扣片,所述层流罩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弹性扣片匹配的扣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滤网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纳米光触媒隔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风罩内腔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紫外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风罩位于各开口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开口均安装有隔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通风罩和过滤结构的组合设计,通风罩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各开口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空气从通风罩的四个开口经过过滤结构再进入到层流罩里,一方面避免了尘屑从上方直接落入到进风口,另一方面,空气依次通过碳纤维滤网、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的过滤后能够确保其静洁度;

2、通风罩和过滤结构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组装和拆卸都便利;管体与层流罩本体采用弹性扣片和扣槽的组装方式,使保护结构整体与层流罩本体拆卸方便;

3、碳纤维滤网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纳米光触媒隔网,再结合紫外灯,实现空气净化和杀菌功能;

4、各开口均安装有隔网,防止一些类似昆虫或者体积较大的异物进入到通风罩内;

5、通风罩位于各开口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在转轴的支点作用下,将盖板向下翻动,即可对通风罩进行遮蔽,若层流罩不使用时,也可通过遮蔽开口,避免积聚尘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带纳米光触媒隔网和紫外灯)。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带隔网、铰接座、盖板)。

附图标记为:通风罩10、进风口11、开口12、弹性扣片13、管体14、流罩本体15、扣槽16、碳纤维滤网17、初效过滤网19、高效过滤网20、隔网18、延伸面21、铰接座23、盖板22、紫外灯24、纳米光触媒隔网25、外壳26、扣位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包括层流罩本体15,层流罩本体15由外壳、风机、高效空气过滤器、阻尼层、灯具等组成。

层流罩本体15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进风口11,进风口11处对应设置有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通风罩10、过滤结构,通风罩10设置为十字形,通风罩10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12,各开口12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通风罩10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延伸面21;过滤结构包括与进风口11对应的圆形管体14,圆形管体14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滤网17、初效过滤网19、高效过滤网20。有碳纤维滤网17、初效过滤网19、高效过滤网20可通过螺钉与管体14固定。延伸面2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管体14的上部与延伸面21螺纹连接;通风罩10的下表面与管体14连通。

管体1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弹性扣片13,层流罩本体15包括外壳26,外壳26位于进风口11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与弹性扣片13匹配的扣槽16。弹性扣片1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个或者4个,弹性扣片13可采用带有弹性的金属片制作而成。弹性扣片13的一端与管体14固定,管体14的自由端设置有凸粒,扣槽16包括与凸粒匹配的扣位27。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风罩和过滤结构的组合设计,通风罩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各开口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空气从通风罩的四个开口经过过滤结构再进入到层流罩里,一方面避免了尘屑从上方直接落入到进风口,另一方面,空气依次通过碳纤维滤网、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的过滤后能够确保其静洁度。通风罩和过滤结构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组装和拆卸都便利;管体与层流罩本体采用弹性扣片和扣槽的组装方式,使保护结构整体与层流罩本体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碳纤维滤网17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纳米光触媒隔网25。通风罩10内腔正对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紫外灯24,紫外灯24与电源连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启闭。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本产品实现空气净化和杀菌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通风罩10位于各开口1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铰接座23,铰接座23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22。实际操作时,在转轴的支点作用下,将盖板向下翻动,即可对通风罩进行遮蔽,若层流罩不使用时,也可通过遮蔽开口,避免积聚尘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开口12均安装有隔网18,防止一些类似昆虫或者体积较大的异物进入到通风罩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包括层流罩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罩本体(15)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处对应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通风罩(10)、过滤结构,所述通风罩(10)设置为十字形,所述通风罩(10)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12),各所述开口(12)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所述通风罩(10)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延伸面(21);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口(11)对应的圆形管体(14),所述圆形管体(14)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滤网(17)、初效过滤网(19)、高效过滤网(20);所述管体(14)的上部与所述延伸面(21)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罩(10)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面(2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4)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弹性扣片(13),所述层流罩本体(15)包括外壳(26),所述外壳(26)位于所述进风口(11)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弹性扣片(13)匹配的扣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滤网(17)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纳米光触媒隔网(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10)内腔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紫外灯(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10)位于各开口(1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铰接座(23),所述铰接座(23)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口(12)均安装有隔网(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流罩进风口保护结构,包括层流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罩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对应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通风罩、过滤结构,所述通风罩设置为十字形,所述通风罩的四端均设置有开口,各所述开口均连通形成聚风空间,所述通风罩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延伸面;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圆形管体,所述圆形管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碳纤维滤网、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所述管体的上部与所述延伸面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罩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连通。采用侧面进风的结构,避免尘屑直接落到进风口中,从而提升层流罩内腔的洁净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鹏驰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