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9031发布日期:2020-04-21 18:44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苯氧乙酸是一种具生长素活性的苯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促进座果,诱导无核果,并有催熟增长作用,常用于番茄保果,高剂量下具有除草效果。其制备方法是将苯酚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110℃分别滴加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保持反应液ph=10~11,滴加完毕,100~110℃反应30min,加盐酸中和至ph=1~2,析出苯氧乙酸,冷却过滤,即得白色固体产品。而现有反应釜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较差,在对反应釜搅动过程中易造成反应釜的晃动和倾倒,影响苯氧乙酸的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本体本体的两侧设置水平减震装置,对反应釜本体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同时在反应釜本体的下方设置第一竖直减震装置、第二竖直减震装置并采用两级减震装提升了反应釜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使反应釜本体避免因震动而出现不稳或者倾倒。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本体、用于对所述反应釜本体进行减震的减震装置以及底板;

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用于通冷却介质的夹层,所述夹层的一侧设置进口,所述夹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固定在第一压板上;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减震装置、第一竖直减震装置以及第二竖直减震装置,所述水平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竖直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竖直减震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竖直减震装置;所述第二竖直减震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底板;

所述底板上端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支撑柱;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两端均与两所述支撑柱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平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套筒和连接杆,所述减震套筒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减震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减震弹簧相对应的减震压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侧壁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竖直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伸缩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竖直减震装置包括金属弹性板和第二弹簧;所述金属弹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金属弹性板的弧型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端相接触;所述金属弹性板水平底部与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金属弹性板的弧形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弹性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金属弹性板通过固定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且与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相连;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对称设置有搅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探头伸入到所述反应釜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口连接有通入管,所述通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反应釜本体本体的两侧设置水平减震装置,对反应釜本体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同时在反应釜本体的下方设置第一竖直减震装置、第二竖直减震装置的两级减震装置,提升了反应釜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使反应釜本体避免因震动而出现不稳或者倾倒;

在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用于通冷却介质的夹层,可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有利于苯氧乙酸晶型的变大;

通过在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搅拌轴可对酸化液进行充分的搅拌后,有利于苯氧乙酸晶型的变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反应釜本体;10-夹层;101-进口;102-出口;11-搅拌轴;111-搅拌叶片;20-减震套筒;21-连接杆;22-减震弹簧;23-减震压块;30-第一固定板;31-伸缩杆;32-第一弹簧;33-第二固定板;40-金属弹性板;41-第二弹簧;401-固定件;5-底板;50-支撑柱;60-第一压板;61-第二压板;7-转动电机;8-温度传感器;9-通入管;9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氧乙酸产品外观的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本体1、用于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减震的减震装置以及底板5;反应釜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通冷却介质的夹层10,夹层10的一侧设置进口101,夹层10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102;反应釜本体1固定在第一压板60上;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减震装置、第一竖直减震装置以及第二竖直减震装置,水平减震装置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两侧;第一竖直减震装置固定在第一压板60的下方;第一竖直减震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压板61,第二压板6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竖直减震装置;第二竖直减震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上端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支撑柱50;第一压板60、所述第二压板61的两端均与两支撑柱50固定相连。通过在反应釜本体本体的两侧设置水平减震装置,对反应釜本体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同时在反应釜本体的下方设置第一竖直减震装置、第二竖直减震装置的两级减震装置,提升了反应釜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使反应釜本体避免因震动而出现不稳或者倾倒;同时在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用于通冷却介质的夹层,可往夹层中通入冷却介质,可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有利于苯氧乙酸晶型的变大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套筒20和连接杆21,减震套筒20底部固定在支撑柱50上;减震套筒20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22,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减震弹簧22相对应的减震压块23;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反应釜本体1的外侧壁固定相连。反应釜本体在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能量传递可给通过连接杆传递给减震压块和减震弹簧上,最终将能量传递到支撑柱和支撑柱下端的底板上并被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30、伸缩杆31、第一弹簧32以及第二固定板33,第一固定板30的上端与伸缩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31的上端与第二固定板33的下方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2设置在伸缩杆31的外表面,且第一弹簧3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33、第一固定板30固定连接。反应釜在竖直方向产生的震动能量通过第一压板传递到第一竖直装置,并通过第一弹簧进行部分的吸收,实现反应釜在竖直方向的一级震动能量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竖直减震装置包括金属弹性板40和第二弹簧41;金属弹性板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50相连;金属弹性板40的弧型上端面与第二压板61的下端相接触;金属弹性板40水平底部与底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1的上端与金属弹性板40的弧形底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41的下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经一级减震的能量通过第二压板传递到第二竖直减震装置中的金属弹性板,金属弹性板通过形变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在金属弹性板形变的过程中会压迫第二弹簧,使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在第二弹簧形变的同时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实现反应釜在竖直方向的二级震动能量吸收,使震动能量被吸收完毕。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弹性板4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金属弹性板40通过固定件401相连。可增强金属弹性板吸收震动能量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的上端穿过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且与转动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相连;搅拌轴11的外壁对称设置有搅拌叶片111。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可对酸化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均匀后,有利于后期苯氧乙酸晶型的变大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的测温探头伸入到反应釜本体1。可实时探测反应釜本体的温度,使苯氧乙酸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结晶,有利于晶体的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进口101连接有通入管9,通入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90。通过调节电磁阀可对通入夹层的冷却介质进行控制,继而对反应釜本体降温速度进行控制,使反应釜本体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在结晶所需范围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仅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