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249发布日期:2020-05-20 03:0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筋材,其主要用于替代钢筋用于矿下巷道的支护。纤维筋材采用有机材料制备,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树脂材料进行高温捻合。

在纤维筋材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烟气,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小颗粒固体,现有技术在处理上述烟气,只是采用单一的水洗等方式,烟气中的小颗粒固体和污染性的氮氧化物并不能有效的进行除去,进而容易引发各种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尾气处理罐、第二尾气处理罐、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第三尾气吸收罐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

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二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所述第二尾气吸收罐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入气端,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连通到第四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所述第四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连通到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入气端,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出气端连通到外界;

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和第二尾气处理罐内均设置有若干个吸附盘,所述吸附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的一侧通道口朝向第一尾气处理罐和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入气端,所述吸附通道的另一侧通道口朝向第一尾气处理罐和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出气端;

所述吸附盘的中心部位具有空隙;

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第三尾气吸收罐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内均设置有若个吸附碳环,所述吸附碳环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吸附碳环由金属网编织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的底部设置出气端,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端;

所述第二尾气吸收罐的底部设置入气端,所述第二尾气吸收罐的顶部设置出气端;

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后侧设置入气端,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前侧设置出气端;

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顶部设置入气端,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底部设置出气端;

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底部设置入气端,所述第四尾气吸收罐的顶部设置出气端;

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后侧设置入气端,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前侧设置出气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顶部的入气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到外接尾气输入管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到第二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

所述第二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入气端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罐的出气端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连通有第五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第三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与第四尾气吸收罐的入气端通过第六管道连通;

所述第四尾气吸收罐的出气端与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入气端通过第七管道连通;

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管道。

优选地,所述吸附盘上的吸附通道前、后朝向,所述吸附盘为脱硝催化剂板,所述吸附通道上浸渍有脱硝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吸附碳环的中心具有空隙;

所述吸附碳环上、下等距分布在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第三尾气吸收罐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内。

优选地,所述吸附盘等距分布在第一尾气处理罐和第二尾气处理罐内。

优选地,所述吸附盘固定在第一尾气处理罐和第二尾气处理罐的内侧壁上;

所述吸附碳环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第三尾气吸收罐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置中,采用第一尾气处理罐、第二尾气处理罐、第一尾气吸收罐、第二尾气吸收罐、第三尾气吸收罐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设计,尾气按照吸附-分解-吸附-分解-排放的流程对尾气进行尾气处理。

通过上述装置有效将气体中的污染物排放,上述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制备纤维筋材所具有的尾气处理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另一种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的平面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的平面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盘与第一尾气处理罐的连接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盘与第二尾气处理罐的连接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碳环与第一尾气吸收罐的连接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碳环与第二尾气吸收罐的连接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碳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一种纤维筋材生产尾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尾气处理罐31、第二尾气处理罐32(第一尾气处理罐31位于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后侧)、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

第一尾气吸收罐1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二尾气吸收罐12的入气端,第二尾气吸收罐12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入气端,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入气端,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出气端连通到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入气端,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出气端连通到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入气端,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出气端连通到外界;

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尾气处理罐32内均设置有若干个吸附盘4,吸附盘4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附通道41,吸附通道41的一侧通道口朝向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入气端,吸附通道41的另一侧通道口朝向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出气端;

吸附盘4的中心部位具有空隙(空隙方便气体流动,减少气体流动阻力);

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内均设置有若个吸附碳环5,吸附碳环5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碳环5由金属网编织形成。

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与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一尾气处理罐的连通方式如下:

第一尾气吸收罐11的底部设置出气端,第一尾气吸收罐1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端;

第二尾气吸收罐12的底部设置入气端,第二尾气吸收罐12的顶部设置出气端;

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后侧设置入气端,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前侧设置出气端;

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顶部设置入气端,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底部设置出气端;

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底部设置入气端,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顶部设置出气端;

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后侧设置入气端,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前侧设置出气端。

第一尾气吸收罐11顶部的入气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到外接尾气输入管道(尾气输入管道输入尾气)。

具体是:

第一尾气吸收罐11的出气端通过第一管道21连通到第二尾气吸收罐12的入气端;

第二尾气吸收罐12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二管道22,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入气端连通有第三管道23,第二管道22与第三管道23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第一尾气处理罐31的出气端连通有第四管道24,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入气端连通有第五管道25,第四管道24与第五管道25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第三尾气吸收罐13的出气端与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入气端通过第六管道26连通;

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出气端与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入气端通过第七管道27连通;

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管道28。

其中,吸附盘4上的吸附通道41前、后朝向(尾气按照前后方向流动),吸附盘4为脱硝催化剂板(吸附盘4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脱硝催化剂板材料,因此,按照现有方式,吸附通道41上均浸渍有脱硝催化剂,尾气经过吸附通道41时,被催化剂催化分解)。吸附盘4等距分布在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尾气处理罐32内。并且,吸附盘4固定在第一尾气处理罐31和第二尾气处理罐32的内侧壁上。

吸附碳环5(采用金属网编制而成,内部填充活性炭)的中心具有空隙;吸附碳环5上、下等距分布在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内。并且吸附碳环5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的内侧壁上。

工作原理:

尾气从外接尾气输入管道进入第一尾气吸收罐11内,并经过第一管道21进入到第二尾气吸收罐12内,尾气中的小颗粒物质,被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内吸附碳环5内的活性炭吸附,尾气从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第三管道23进入第一尾气处理罐31,尾气经过吸附盘4上的吸附通道41,并被吸附通道41内的催化剂催化分解氮氧化物。

尾气经过第四管道24、第五管道25进入第三尾气吸收罐13内经过六管道进入第四尾气吸收罐14内,按照上述相同方式对尾气中的小颗粒物质吸附,尾气经过第七管道27进入第二尾气吸收罐12,按照上述方式,分解氮氧化物。经过处理后的尾气从排气管道28排出。

采用上述装置设计的优点在于:

采用第一尾气处理罐31、第二尾气处理罐32、第一尾气吸收罐11、第二尾气吸收罐12、第三尾气吸收罐13以及第四尾气吸收罐14设计,尾气按照吸附-分解-吸附-分解-排放的流程对尾气进行尾气处理。

通过上述装置有效将气体中的污染物排放,上述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制备纤维筋材所具有的尾气处理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