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9179发布日期:2020-04-10 17:3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



背景技术: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它液体以一定压力通过喷嘴喷洒出来并形成特定喷洒花型的组合体。

在现有技术中,喷泉喷出的水流一般都是垂直喷射而出的,无法进行左右摆动,其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需求。而现有可以进行左右摆动的喷泉结构都较为复杂,且造价较高,耗电多,运行费用较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用以简化喷泉的摆动组件结构,降低喷泉造价和运行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其设置在水池内,包括设置在水池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上并沿水池长度方向设置的供水主管、沿水池长度方向铰接在安装架上的多个喷水管,以及用以连接多个喷水管之间的连接杆,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喷水管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且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喷水管摆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其中一端的驱动电机、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转动杆,以及同轴设置在转动杆上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边侧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铰接在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的转动杆转动,使得同轴设置在转动杆上的驱动盘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推动连接杆摆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连接杆上的多个喷水管一起摆动。喷水管摆动时,会带动其所喷射出来的水流摆动,从而实现喷泉的摆动,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由于至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且通过连接杆带动多个喷水管同时摆动,简化了喷泉的摆动组件结构,从而降低了喷泉造价和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推动组件,且其中一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架的另一端;

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杆相平行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铰接在连接杆上、另一端铰接有与所述驱动盘相平行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驱动电机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转动的同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同步组件带动转动轴和转动杆同时运动,从而带动同轴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转动盘和同轴设置在转动杆上的驱动盘同时转动,使得铰接在转动盘上的推动杆和铰接在驱动盘上的驱动杆同时推动连接杆摆动,使得设置在连接杆上的多个喷水管一起摆动。喷水管摆动时,会带动其所喷射出来的水流摆动,从而实现喷泉的摆动,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当喷泉的体积较大时,只设置在安装架一端的驱动组件无法很好的驱动喷水管运动。通过设置有推动组件和同步组件,使得推动杆和驱动杆同步运动,增加驱动喷水管运动的推动力,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杆上的第一同步件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二同步件;

所述第一同步件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杆上的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转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转杆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同步件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三锥齿轮和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转杆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皆啮合传动链条,且所述传动链条沿安装架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转杆转动。转动的第一转杆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链条运动。

运动的传动链条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二转杆转动,使得同轴设置在第二转杆上的第四锥齿轮转动。转动的第四锥齿轮带动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推动杆和驱动杆同步运动,增加驱动喷水管运动的推动力,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驱动组件、推动组件和同步组件皆位于防水罩内,且所述转动轴和转动杆皆穿过所述防水罩并与所述防水罩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盘和转动盘位于防水罩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防护驱动组件、推动组件和同步组件,防止水流影响驱动组件的使用,造成设备被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且由于驱动组件内含有驱动电机,防止电的泄露,影响水池内生物的生命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管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水管密封一端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铰接在安装架上,且所述连接杆皆设置在铰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杆带动设置在铰接杆上的喷水管摆动,使得设置在喷水管上的结构减少,不会影响喷水管的喷水,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外罩设有隔水罩,所述隔水罩上表面较高于水池水面设置,所述隔水罩上表面设置有一字型通孔,所述喷头顶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较高于所述通孔上表面设置,且所述喷头与所述通孔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将摆动装置整体罩起来,使得摆动装置的存在不会影响水池的正常使用。且增加了水池的整体美观度,使得水池内不会存在有较多的管道,影响水池的使用。同时,用以保护摆动组件,防止摆动组件内积水过多,影响摆动组件的使用寿命,方便工人检修喷泉,无需将水池内的水排出后检修。

虽然驱动机构可以限定喷水管的运动轨迹,但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当喷水管在摆动过程时,喷水管会由于惯性而接着向这一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喷水管和驱动组价之间存在有相反的作用力,影响驱动组件与喷水管的连接。通过设置有通孔,用以限定喷头的运行轨迹,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水罩其中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漏水口的一端位于水池水面上方,且所述隔水罩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将堆积在隔水罩内的水排出,防止隔水罩内的水堆积过多,影响摆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水罩上设置有水下彩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灯光的变换,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进水端位于水池内,所述潜水泵出水端与所述供水主管相连接,所述供水主管两端密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对供水主管和喷水管供水,且赋予水流一定的压力,便于水流从喷头内喷出,形成喷泉景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在安装架一侧的驱动组件和连接杆,带动多个喷水管同时摆动,简化了喷泉的摆动组件结构,从而降低了喷泉造价和运行费用;

2、通过设置有推动组件和同步组件,使得推动杆和驱动杆同步运动,增加驱动喷水管运动的推动力,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水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水罩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水池;200、安装架;210、供水主管;220、潜水泵;230、喷水管;231、喷头;232、铰接杆;233、连接软管;240、连接杆;300、驱动组件;310、驱动电机;320、转动杆;330、驱动盘;340、驱动杆;400、推动组件;410、推动杆;420、转动盘;430、转动轴;500、同步组件;510、第一同步件;511、第一锥齿轮;512、第二锥齿轮;513、第一转杆;514、第一齿轮;520、第二同步件;521、第三锥齿轮;522、第四锥齿轮;523、第二齿轮;524、第二转杆;530、传动链条;600、防水罩;700、隔水罩;710、通孔;720、排水管;730、抽水泵;740、安装孔;750、水下彩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喷泉用摆动装置,其设置在水池100内,包括设置在水池100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200、设置在安装架200上并沿水池100长度方向设置的供水主管210、沿水池100长度方向铰接在安装架200上的多个喷水管230,以及用以连接多个喷水管230之间的连接杆240(参照图3),供水主管210与喷水管230通过连接软管233相连接。且安装架20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喷水管230摆动的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与连接杆240相连接,用以带动多个喷水管230同时摆动。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组件300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安装架200其中一端的驱动电机310、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310输出轴上的转动杆320,以及同轴设置在转动杆320另一端上的驱动盘330。驱动盘330边侧铰接有驱动杆340,驱动杆340另一端铰接在连接杆240上,用以带动连接杆240摆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连接杆240上的多个喷水管230同时摆动。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20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推动组件400,在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400只设置有一个,且设置在安装架200的另一端。

参照图3和图5,推动组件400包括与驱动杆340相平行的推动杆410,推动杆410一端铰接在连接杆240上、另一端铰接有与驱动盘330相平行的转动盘420。转动盘420通过转动轴430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00上,且驱动电机310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430转动的同步组件500。

参照图3,同步组件500包括设置在转动杆320上的第一同步件510和设置在转动轴430上的第二同步件520。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同步件510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杆320上的第一锥齿轮511和与第一锥齿轮51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12。第二锥齿轮512通过第一转杆51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00上,且第一转杆513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514。

参照图3和图5,第二同步件520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轴430上的第三锥齿轮521和与第三锥齿轮521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22。第四锥齿轮522通过第二转杆524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00上,且第二转杆524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523。

参照图3,第一齿轮514和第二齿轮523平行设置,且第一齿轮514和第二齿轮523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514和第二齿轮523皆啮合传动链条530,传动链条530沿安装架200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200上焊接有防水罩600,驱动组件300、推动组件400和同步组件500皆位于防水罩600内,且转动轴430和转动杆320皆穿过防水罩600并与防水罩60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盘330和转动盘420位于防水罩600外。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喷水管230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一体设置有喷头231。且喷水管230密封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铰接杆232,铰接杆232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架200上。同时,连接杆240皆焊接在铰接杆232上,方便带动喷水管230。

参照图1,安装架200外罩设有隔水罩700,隔水罩700上表面较高于水池100水面设置。隔水罩700上表面开设有一字型通孔710,喷头231顶端穿过通孔710并较高于通孔710上表面设置,且喷头231与通孔710滑移连接,用以限定喷头231的滑移轨迹。

参照图1和图2,隔水罩700其中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漏水口(图中未显示),漏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720,排水管720远离漏水口的一端位于水池100水面上方,并较高于水池100水面设置。且隔水罩700内通螺钉固定设置有抽水泵730,抽水泵730与排水管720相连接,用以将堆积在隔水罩700内的水排出,防止隔水罩700内的水堆积过多,影响摆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隔水罩700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740,安装孔740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水下彩灯750,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架200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潜水泵220,潜水泵220进水端位于水池100内,潜水泵220出水端与供水主管210相连接,且供水主管210两端密封设置,用以对供水主管210和喷水管230供水,且赋予水流一定的压力,便于水流从喷头231内喷出,形成喷泉景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皆为防水材料或允许水下使用的设备。

工作过程:

工作时,启动电源,使得潜水泵220运作,用以对供水主管210和喷水管230内供水,并对供水主管210和喷水管230内的水流提供一定的压力,便于喷水管230内的水流喷射而出,形成喷泉景观。

同时,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与驱动电机310输出轴同轴设置的转动杆320转动,使得同轴设置在转动杆320上的驱动盘330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340推动连接杆240摆动。

且转动杆320还会带动第一锥齿轮511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锥齿轮51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12转动,使得与第二锥齿轮512同轴设置的第一转杆513转动。转动的第一转杆513会带动第一齿轮514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514相啮合的传动链条530运动。

运动的传动链条530会带动第二齿轮523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齿轮523同轴设置的第二转杆524转动,使得同轴设置在第二转杆524上的第四锥齿轮522转动。转动的第四锥齿轮522带动与第四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430转动。转动的转动轴430会带动同轴设置在其上的转动盘420转动,从而使得推动杆410推动连接杆240摆动。

驱动杆340和推动杆410同时运作,推动连接杆240摆动,从而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多个喷水管230一起摆动。喷水管230摆动时,会带动其所喷射出来的水流摆动,从而实现喷泉的摆动,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亮起的水下彩灯750可以增加喷泉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当隔水罩700内有水堆积时,启动抽水泵730,用以将堆积在隔水罩700内的水排出,防止隔水罩700内的水堆积过多,影响摆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